玉门关和阳关

时间:2015-10-21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玉门关

 

    玉门关和阳关,是汉代“丝绸之路”上通往西城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部的汉长城线上。这两个古代名关,多次载入史册,屡见于诗歌,又被之管弦,真是千古盛传,中外驰名,使人心驰神往,增添了访古的逍厚兴趣。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酒泉郡分置敦煌郡,设立重要关隘,即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西关”.四郡为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两关为玉门关和阳关。敦煌郡下辖六县,其中一县叫龙勒,两关均为龙勒境内军事重镇,都是都尉治所,设兵驻守。玉门关和阳关之间有长城连接,阳关以南也有城墙,还有烽燧多处,两关虎踞长城。当时,与西域以及西亚各国交往频繁,北行出玉门关,南行出阳关;两关分扼天山南北路的咽喉,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玉门关位于敦煌城西北80多公里一个叫小方盘的地方。从敦煌西门,沿红党公路到党河口水库,折向西北;另一路是向南到南湖乡,再向北行经二墩、芦草井,直到玉门关。


    玉门关废墟遗址,一般以小方盘城遗址统称。这是一座破旧的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茫茫沙海中的砂岩岗上。关城周垣尚在,面西有一门,北垣一门已堵塞。城堡用黄胶土板筑,城墙高达9.7米,厚度近5米,东西宽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有630多平方米。周围有营垒、炮台、古塔之类的遗址。城北有三个土阜,形如废墩;东南距城约200米,亦有土阜数个,这些是古代烽燧的遗址。从城北的废墩处挖掘出来的汉简中,有“玉门关,在龙勒县界、敦煌西北一百数十里。”巴黎藏石室本残《沙州图经》亦载有玉门关,谓“周回一百廿步,高三丈”.这些材料说明,玉门关的位置和城墙大小,与今日小方盘关城大致相合。城垣上的痕痕风纹,记载着两千多度春秋,多少风沙侵独过这座古堡。


    登上城堡,可见关内外空阔壮美的景色和异彩闪烁的风姿。关城近处地形低洼,形成一个圆形的盆地。沼泽上芦苇丛生,胡杨处处。关城旁横卧干涸的疏勒河,河川上下大大小小的卵石灼灼发光。河南岸伸延着无垠的沙丘。沙丘间夹杂着丝丝红柳以及沙漠特有的野卉。远处,北面有北塞山绵亘的峰峦,南面青海长云锁雪山。向西北了望,大道遗址在沙漠的湮没下隐约可见。这是汉朝丝绸之路的北道。《元和郡县志》载:“玉门谓之北道,西趣车师前庭及疏勒。”出玉门关后,沿天山南麓西行,经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和龟兹(今新疆库存车)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再由此西南行,经大月氏(今中亚阿姆河流域中部)和大厦(今阿姆河流域南部),可到达安息(今伊朗),最后通往印度、西亚以及欧洲诸国。通过玉门关这个门户,中国的丝绸织品和农土特产输到西方,而西域、西方的骏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和文艺、宗教也传到中原。


    西域的美玉、珠宝、晶莹璀璨,天下誉称。珠玉过雄关,关城也由此而得名“玉门关”.玉帛象征友谊、富庶,丝绸之路源远流长。


    从小方盘城往东行约10多公里,有个大方盘城,即古代的河仓城,建于西汉,位于疏勒河南岸。城南戈壁陡起,城北数十步是茅滩。城分内外两重,外城城垣倾圮已尽,唯北垣仅存少许。内城分三室,面南各自辟门。四周碉楼,仅存残基。伦敦藏石室本《敦煌录》载:“河仓城,州西北二百三十里。古时军储在彼。”


    1979年秋季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敦煌以北的汉长城和烽燧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发掘了小方盘城西10多公里的马圈湾烽燧遗址,获得大批汉简和其他文物,认定小方盘城是玉门都尉治所,以它为轴心,东有军需给养基地大方盘城,西11公里是它管辖的玉门千秋燧(玉门官候)和玉门关(羊圈湾或后坑附近),再西50公里,是其管加的大煎都候,管辖玉门都尉的是东南面的敦煌郡治所。出入北道的官吏、商贾、僧侣及游人,要在玉门关验证,也要在玉门官候、大煎都官候以至玉门都尉等处办理关牍文书等出入关手续,管理和守卫体系完整而严密。敦煌玉门关关址的确认,有待专家们进一步考证。后来,由于伊吾大道的开通,玉门关东迁。唐代玉门关设在瓜州晋昌县苦峪城(又名锁阳城)。


    苦峪城东北有一条泉水汇集的小河,叫葫芦河,汇入疏勒河处叫双塔堡。一般认为,唐玉门关就设在这里。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苜蓿烽寄家人》诗记“苜蓿烽边逢立春,葫芦河上泪沾巾,”说的就是这里。唐代玉门关,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整个城池正方形,护城河完整。通往瓜州、敦煌、郝崖驿有条古道,环卫此关的烽燧已找到11处遗址,关西第一烽即为苜蓿烽。古诗中玉门关不胜枚举,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最为脍炙人口,诗云:“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阳关,与玉门关一样,也是汉武帝开辟河西走廊后建立的雄关要隘,是丝绸之路南线之咽喉。说到阳关,人们总会吟出唐代诗人王维的幽怨凄凉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日阳关,在敦煌市南湖乡,那里却有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从敦煌市区乘车出城西南行,约70公里路程,便到了南湖乡。


    南湖乡东靠祁连山尾大戈壁,西连无际的白龙堆大沙漠。凭古老的渥洼地水的滋润,靠新时代的人们拉起林带的绿幕,才有这一块奇迹般的绿洲。在古代,这里近处原也有一座县城:汉代叫龙勒县,是敦煌郡所辖六县之一;到了唐代,改名寿昌县,归沙洲管领。据说,古城在北边七八里地方,现在已被埋在沙漠中。往日渥洼地的绿水涟漪,被肆虐的黄龙步步吞噬,但今日仍留下一泓碧波。南湖如画的沃野良田,正是勤劳的人们用双手与风沙搏斗中,在渥洼地底托起一块无比珍贵的翡翠。


    穿过绿树葱郁、渠道纵横的南湖田园,刹那间,就能见到一条叫龙勒山的山梁。相传从前有一匹龙马,朝发咸阳,暮及边关,在这里遗下了宝勒,也给这座山风带来美名。这一带有三座烽燧,分布在风蚀台地上。有一座烽火台雄踞高处。四面一片空旷荒寂,使这座烽火台更显得雄伟,气势非凡。台旁竖立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说明:“墩墩山烽燧系汉代建筑,约公元前111-102年。现残高4.7米,上宽南北8米、东西6.8米,底宽南北8.8米、东西7.5米。为古阳关候望之地,故有‘阳关耳目’之称。”登上烽火台,举目四望,那无际的流沙苍苍茫茫,高低起伏的沙梁层层叠叠。闪亮的沙粒,五彩的砾石,在阳光照耀下,组成各种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壮丽图案,使人们不禁陶醉于“丝绸之路”上缤纷的花雨之中。


    下了墩墩山,越过一道沙梁,进入南面广阔的流沙中,这里俗称“古董滩”.据说,沙地上散布着古代的陶器碎片、铜箭头、铜带钩、石磨和各种铁制工具,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货泉通宝、榆荚钱等古代货币,还有产自西域的五色料珠、琥珀珠之类的装饰品残片。有时还可找到黑色的阳关砖,这种古砖质地细腻坚实,扣它发金石声,可制名贵的砚台。沙漠上刮过狂风后到这里来,就可拣到更多的古董。这些埋没在风沙中的古代文物,使人依稀看到当年阳关道上信使往返、商旅络绎不绝的盛况以及争战的激烈。


    这里,新月形的沙丘链和鲸脊状的沙垄,纵横交错。向西翻越几道山梁,就能见到真正的阳关遗址。脚腕高低的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零星散落。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曾发现大型板筑遗址,经过试掘,连地埂、水渠也明显可见,分布面积有十平方里。可见,这儿在古代曾是个人烟密集、经济繁荣的地方。


    为什么说这里就是汉唐时代的阳关呢?这是考古工作者根据文献资料结合地理形势作出的判断。《旧唐书·地理志》寿昌县条下,“阳关,在县西六里。玉门关在县西北一百一十八里。”巴黎藏石室本《沙州图经》残卷记载:阳关“在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迹见存”.文中的“县”,指唐代寿昌县澡。上列史料,尽管有六里、十里的出入,大体指南湖乡西隅,却是无疑的。


    由于频繁的战争,大规模的开荒屯垦,破坏了这个地区的植被和水源,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难挡风沙的侵独。风沙自西南来,逼使人们向东后撤。宋辽以后,人们迁离阳关;元朝以后,阳关和寿昌县城终于被流沙吞没了。昔日阳关附近,今天一排排防风林带,一片片果园,筑成绿色屏障;田野上渠水淙淙,阡陌纵横。阳关一带建成碑亭、廊阁和陈列馆,前来凭吊古迹的游人不绝。人们品尝沙乡水,甜在心头,有谁又能会吟唱“西出阳关无故人”呢!


    据《陇上珍藏》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玉门关和阳关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