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子山城址部分遗址
四周是重重迭迭的黄土山丘,中间弯弯曲曲流出两条河:大一点的叫西汉水,小一点的叫燕子河,在两河交汇处的西岸,依山面水坐落着一个小小县城,这就是甘肃礼县。
礼县古称兰仓,大概因为在远古时代它水草丰茂,盛产兰芷吧,可百姓的生活却如同牛马。明万历年间礼县知县郭衡,曾作诗记述他乡下所见:
陇西别是一封疆,关塞生民最可伤。山叟祇知莜为麦,溪娃曾识布为裳。笆篱全不遮风雨,住卧公然溷豕羊。木食草衣真外化,此中何事更征商。
礼县历史久远,文脉深厚。祁山、铁笼山等地的农民,在耕地中常翻出陶片、“龙骨”、瓦当、箭矢等东西,人们熟知《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大战铁笼山的故事,对此便习以为常,并不介意。1917年,在礼县红河乡的王家东台,出土了数十件青铜器,农民把它们当作破铁烂铜卖给古董商人,两年后流入兰州商肆,其中一件置厨中盛残浆,幸亏甘肃督军张广安尚能识货,重金收藏,直到1923年在北平被王国维见到并为之作跋,才真相大白,原来它就是现藏北京国家博物馆的国宝“秦公簋”。此后为秦公簋作考证的,除了当地学者天水冯国瑞外,还包括了罗振玉、马叙伦、郭沫若、容庚、商承祚等著名学者。1947年,著名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裴文中来礼县考察,在盐关乡新集村和石桥乡高寺头,先后发现仰韶文化和齐家窑文化遗址多处,并有后来发掘的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存的显示。
987年开始,由于不法文物贩子的介入,礼县城东13公里的大堡子山的盗掘活动越来越猖獗,规模也越来越大,所获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比如,1994年6月,在美国纽约出现的一对秦公壶;1994年11月,在法国巴黎出现的一批金器,计顾首金虎2件,鸟形金饰片8件,重环纹鳞片形金饰片26件,窃曲纹梯形金饰片2件,窃曲纹形金饰片2件,简化窃曲纹圭形金饰片2件。还有在日本出现的秦编钟。这些珍贵文物,据香港古董商透露,均为礼县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对大堡子山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发现大大小小各种墓葬200多座,最有代表性的,是在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为140米墓葬区内,清理出3座大型墓葬,按编号,1号墓为曲尺形,长37米,深7米。2号墓为中字形,长87米,深11米。3号墓为目字形,长110米,宽10米,深9米。墓室面积以2号墓为最大,长12米,宽、深各11米,并有大型车马坑。尽管发现盗洞多处,但仍出土玉器、金器、青铜器等各种随葬品1000余件,有的青铜器上铸有“秦公作铸用鼎”,“秦公作宝用簋”,“秦公作和钟”等铭文。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史记》等史书记载,秦人总是同“西山”、“西垂”、“犬丘”、“西犬丘”等地名联系在一起,秦人在这里繁衍生息,驰马逞强,后来从西东移,可以说经历了“三部曲”:先是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被收为附庸“赐姓嬴”,接着因征伐反叛周室西戎获胜,被赐为西垂大夫;最后因护送周平王东迁而受宠,得以封侯。秦人东迁后,利用其政治、经济上的优越条件,迅速壮大起来,与其他诸侯一起参与逐鹿中原的七雄争霸,并最终问鼎中原,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能够证实这一时期秦人历史活动的,是已探明的3座秦人陵园,即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和始皇陵园,均在陕西境内。那么,秦人最早的陵园,即史书上所载的西垂陵园,它在什么地方呢?这是长期困扰历史学家的一个千古之谜。
礼县大堡子山墓葬的发掘,可以破解这一千古之谜:其一,出土的青铜器上,无论鼎还是钟,都铸有“秦公”字样,这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这不是一般秦人的墓葬,而是秦人最高统治者的墓葬。其二,与此相联系和相适应的是,墓葬的规模宏大,陪葬丰厚,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其三,墓葬都是坐西向东,墓主都是头西脚东,这跟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始皇陵园的建制完全一样。其四,大堡子山位于西汉水和永坪河的交汇处,从侧面看,酷似乌龟形,这种“两河夹一山”的风水取向和象征长寿的山形选择,也完全符合秦人的文化传统。总之,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据此初步断定,礼县大堡子山的秦公墓,就是被历史尘封2000多年的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新华社于2002年9月2日正式发布消息:“秦始皇第一祖陵惊现甘肃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