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火:在城市化进程中嬗变

时间:2013-03-01 06:55来源: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随着春节的落幕,红红火火的各路社火表演也告一段落。但在近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社火已经少了很多传统味,而多了一些都市文化的气息。传统社火这个承载和集中体现着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民俗艺术形式,在高楼大厦的不断林立和人们匆匆忙忙的脚步中渐行渐远。在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的洪流中,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和扩张,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员结构的变迁、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以社火为代表的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不断弱化的形势,让社火正在濒临消亡的危险。而对古老而完整的传统社火的了解,我们也只能从残留在老人们的记忆和专家们研究的阐述中去略窥一斑——因为我们多少年传统社火的片段,再没有见到过正宗、完整的传统社火表演。记者 李鹏传统社火渐行渐远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在中国西北,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只要到春节,各村、各队都有自己的社火表演队伍出现在大街小巷,然后四里八乡逐渐向城镇集中进行展示。而每到这个时间也是春节最为热闹的时候。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兰州举行过三次民间大规模的传统社火表演,分别是1955年、1959年和1964年。兰州地区四面八方的社火队伍分别在金城关、阿干镇、安宁、榆中、河口等地陆续集结,然后开始向兰州城进行,社火队伍要在路上边走边演,要两天时间才能到达分别设在文化宫和省政府的两处社火集中展示地点,然后行进至盘旋路结束。而在社火表演期间,由各界名流组成的评审们还要评选出兰州的社火王、太平歌王、太平鼓王。


  据介绍,以兰州地区为例,传统的社火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祭祀,二是游走,三是耍社火,四是表达心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祭祀环节在各地都在被忽略和弱化。游走则是社火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包括仪仗队、旗队、秧歌队(含民间舞蹈、芯子、舞狮、舞龙等)、鼓队(太平鼓等)、高跷队,一支社火队伍的游走队伍要达到数里路,队伍一边前行,一边表演。游走队伍每到一段重要的地点,就开始进入第三个环节耍社火。这就要求社火队伍在此展示表演技巧、表演阵法等。此时,表演所在地的商贾等要对社火队伍表达心意,披红挂彩。而且社火表演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互动,在社火队伍到来时要“鸣炮相迎”,表演完之后要“披红相送”,并赠予烟酒等礼物。而周围观看的人群也可以融入到行进的社火队伍中,一起互动。


  “现在我们看到的社火已经被肢解了,现在的社火只能说是传统社火的片段性和改造后的产物。而互动的‘闹社火’和‘耍社火’已经变成了单方面的表演和观看”,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徐枫遗憾地说。徐枫说:“以芯子为例,我们现在看到的芯子表演基本上都是在推车或汽车上架起来固定的展示,而传统的芯子是高抬芯子,也就是说是由人抬着行进,从4人抬到76人抬不等,而且抬芯子的人是有舞步的,需要边舞边行进。


  现在这些基本上都看不到了。而且,与社火配套的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放河灯’也早已不见了。”


  社火濒临消亡危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社火这一典型的民间、民俗草根文化,面临着逐年减弱,并趋向濒临消亡的危险。徐枫告诉记者:“社火的基本土壤是民俗,是在民俗风情和民间宗教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而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人口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这让民间、民俗文化也在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到社火的发展。”


  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渐发达,社火这个主要根植和集中于农村的民间、民俗形式,受到巨大的人们快速转变的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冲击。过去过年时,老百姓的娱乐方式十分单一,社火表演成为各家各户在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大餐”之一,观看社火表演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内容。现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地方经济实力的不断飙升,农民收入的大大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视、电脑等现代科技的产物不断进入到农民家庭,人们的娱乐方式也随着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普及日益多元化。


  同时,群众对于社火表演艺术热情程度也严重下降。以前在进行社火表演几乎所有的城镇居民都会参与到社火表演的观看之中,大街小巷在过年表演的时候一般都是水泄不通,甚至有住在百里之外的居民长途跋涉至社火表演现场进行社火观看。而现在,过年时,群众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再加上社火表演质量的连年下降相对于上街观看社火表演,许多农民们在过年时宁愿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


  特别是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出外打工,这种人员结构的变迁,让以“人”为基础而表演的社火出现的不仅仅是“人荒”,更是社火人才的严重缺失。老一代表演社火的艺人在不断老去,而能够真正了解社火艺术表演、进行系统性社火艺术表演的年轻人却是少之又少。即使目前能够撑起一场社火的村落,也基本上都是在过年前临时召集部分年轻人进行紧急培训,临时教授一些简单浅显的社火表演而已。社火表演的传承出现巨大的断档,人才严重缺失,成为社火艺术表演严重衰落的重要原因。


  据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徐枫研究员介绍,社火的衰退从数量上来看就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以兰州市及周边地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社火表演队伍在上世纪50年代时有700支;在上世纪60年代上半期达到最顶峰,达到800多支;1978年至1985年期间有400多支;1985年至1994年逐渐回升,达到600多支;而目前的社火表演队伍也就在200支左右。也就是说,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目前的社火表演队伍仅是鼎盛时期的四分之一。


  城市化进程速度与社火发展成反比根据记者多方的采访、调查显示,在社火不断弱化的形势和濒临消亡危险的进程中,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速度与社火发展成反比。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的地方,诸如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社火的弱化程度最快。根据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们自2006年以来对甘肃乃至西北五省区社火的研究表明:兰州市是西北地区省会城市中社火弱化最厉害的城市。在西安,已经形成了具体的社火表演场所,陕西省全省各地的社火表演队伍汇聚西安“闹社火”,一闹一个星期。


  在老兰州人的记忆中,每年过年的社火表演,只要提起雁滩大队社火队、五里铺村社火队,那都是必须翘着大拇指叫好的在兰州颇有名气的社火表演队伍。而如今,不论是雁滩,还是五里铺的社火队,都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栋栋林立的高楼大厦,一个个人头攒动的交易市场,从农村到城市、从村民到市民,人们人员结构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习惯的改变……城市化进程中的高强度、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让传统的社火在这些地方已难以延续和承载。


  但根据我省文化艺术研究工作者田野的调查显示,在我省农业基础较为厚重、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的地区,社火不仅没有衰退的迹象,依然是当地人们在过年期间最大的盛会。


  在舟曲,每年过年期间举行的大社火“迎婆婆”活动,全县出动,全县13个乡每个乡出个“婆婆”,然后汇聚县城,活动从正月十四开始,一直不间断地延续到正月十六凌晨4时左右。在和政,从明代起一直延续至今的大秧歌,每年都如期上演,汇聚民间秧歌、舞蹈、音乐于一体,载歌载舞。在秦安的千湖乡、莲花镇等地,旋鼓舞表演从正月十二开始持续到正月十六,同时来自静宁、庄浪及陇城等周边地区的社火队伍都云集莲花镇,被称为“十八路神仙汇聚莲花镇”。在武都的鱼龙镇,十几个村的高山秧歌、高山戏汇聚一起闹通宵。特别是以上尹村为代表,几乎是不分老幼、男女全村出动参与其中。在文县的“赤格尔咒乌”面具舞、花灯戏,一直要闹到正月十六凌晨。在民勤,当地人们展开以唱民勤小曲为主的打擂台,并附以威风锣鼓,而最典型的则是庞大的黄河灯阵……从这些不同地区的春节社火表演可以看出,这些地方的社火表演不仅各具特色,而且还搞得如火如荼。但从中不难看出,从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来看,这些地县、村镇与城市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而正是这种差距反而让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在这里继续有着扎实的根基。


  时代变迁中社火的嬗变虽然,传统社火在长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前行中受到不断的冲击,使得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社火表演,但社火这个受众面广、影响深远的民间、民俗文化,依然还是有着巨大的需求。而正是在这种发展与落寞、希冀与现实的冲击与碰撞中,社火也在继承部分传统的基础上,吸入了大量时尚、现代的都市文化,从而也使得在都市当中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欢庆模式。


  在近年的兰州春节文化庙会上,虽然大规模的传统社火集中表演与展示越来越少,但各类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加入,特别是专业文艺院团和民间团体的加入,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是丰富和壮大了社火队伍。在“金蛇狂舞”第十一届兰州春节文化庙会上,兰州市专业的文艺院团带来的“舞台精品奉献社会”公益演出活动,组织鼓舞乐《鼓舞中国》、舞台精品剧目《大梦敦煌》、交响乐等高雅艺术在金城大剧院为市民免费演出,共演出6场(次)。兰州戏曲剧院从2月11日(正月初二)至2月15日(正月初六),在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广场演出秦腔和民族音乐会,共演出15场(次)。群众自发文艺团队、西艺社从2月11日(正月初二)至2月15日(正月初六),在五泉山公园“乐到名山”广场进行群众团体综艺节目及秦腔演出表演,共演出10场(次)。


  而且,还有很多民间文艺团体组织进行的文艺演出分别在第一工人俱乐部(隍庙)、小西湖公园每天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秦腔演出、非遗展示展演、游园、游艺等活动。而且,即使在拥有舞狮、秧歌等内容社火表演中,表演团体也会加入和糅合时下流行的音乐、舞蹈作为一个重要的表演内容来进行展示。以兰州社火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太平鼓表演为例,在近年的发展中更是呈现出完全专业化、职业化、商业化的特点。


  甘肃应打造国际级社火节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是世界文化的一块瑰宝,而甘肃所拥有的形式多样、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社火更是宝贵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反映着甘肃目前传统文化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不能将城市化与传统文化所对立、割裂、分化,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资源,让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宝贵财富不至于在我们手中丢失,也是摆在人们面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对此,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徐枫表示,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对文化事业发展所提出的重要政策支持,特别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支持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对于甘肃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带来空前的好环境。就社火的传承和发展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思想和观念的问题,要看到社火等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文化资源,也是甘肃经济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很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些资源,而不是将其与城市建设对立。其次,要加大民间资本对文化的投入,不能将资金完全集中在舞台艺术,而忽略了民间、民俗文化。再次,要在尊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按照民间、民俗的艺术规律对这种资源进行完全的展示和创新型的展示,而不是民间、民俗文化进行掠夺性的开发,以至伤害传统文化的根。特别是都市文化的介入要从民间、民俗文化中吸取养分,用先进的科技来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时,增强对社火表演人才的培训,推进社火艺术教育和宣传,提高社火表演的质量。


  徐枫还提出建议,有人认为中国的社火表演是中国的狂欢节,其实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因为从社火的起源来看,社火应该是狂欢节的老祖宗。不过,如果整合好甘肃的社火资源,完全可以打造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品牌,利用全省各地风格不同的社火展示,在正月期间打造“中国国际社火节”,在全省各地展开浓厚的传统社火展示表演,而且还可以邀请和吸引全国、乃至国际的民间、民俗表演团体前来参加,利用社火形成一个甘肃走向世界的品牌,把甘肃寒冷的冬天,用社火变得热闹非凡。同时,应该抓紧对甘肃的各地社火进行整合,向联合国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榆中三电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加快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 刘伟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 兰州市全力推进五城联创 影响创建进程的物企将被吊销资质
  • 城市化步伐助推餐饮业蓬勃发展
  • 龚家湾的城市化道路之思考
  • 兰州养老产业艰难中前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