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论:为市场“松绑”,让权力“入笼”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新媒体专电 题:为市场“松绑”,让权力“入笼”
新华社记者 顾钱江
纷纭猜测和热议已久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终于揭去盖头。“铁老大”被分拆等种种改革举措一下子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不过,细读之下,方案中有更重要新闻——职能转变。如果说机构改革是“物理变化”,职能转变则意味着“化学反应”,反应的重要收获之一,便是给市场主体“松绑”,把权力关进“笼子”。
方案在职能转变部分刻画了一幅革命性图景:国务院欲挥刀砍向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权力——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此举旨在让各类市场主体舒展筋骨,大显身手。
中国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不断调整,不断释放活力的过程。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全能”,对所有经济活动发号施令,人是被动的;改革开放后,政府逐渐放权,市场出现了,企业家被“请回”。当年,“傻子瓜子”增加雇工曾涉嫌“剥削”,今日,阿里巴巴、小米手机等民营企业风生水起,国际瞩目,根本上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的奇迹。
这就是为什么广东先行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十八大在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时开宗明义:“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重点也包括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向市场放权,意味着自身利益的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将被压缩,这正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重要举措。
如此看来,新一轮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可能引发一系列变化:政府变小,市场变大;政府能腾出精力把该管的进一步管好,如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该做的事。这将进一步促进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一种学习机制,并将进一步释放亿万人的创造活力和学习能力。(完)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