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豪气“买外资”是政绩闹剧
近来,某些地方形成了一条“买外资”产业链。东部某省的城市100万美元“外资”售价17万元人民币,通过与中介合谋注册“外资公司”让钱空转一圈,地方政绩耀眼,中介赚钱,留下的却是一本财政烂账。(8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
众所周知,对于有的地方而言,吸引外资水平是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甚至喊出“招商引资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打一场全民招商的战争”等雷人口号。如今虽然各级政府对非理性招商都有所反省,但在政绩的驱动下,一些地方仍然采取超常规招商手段,下指标、层层加码分解任务。在此背景下,出现“买外资”的咄咄怪事,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买外资”的害处不言而喻,政府资金只是空转一圈“假扮”外资,对经济发展毫无帮助,还要给中介公司付一大笔中介费。对于这再清楚不过的亏本买卖,某些地方官员却乐此不疲,道理也不复杂:损失的钱是国家的,收获的政绩却是自己的,拿公帑为自己买政绩,何乐而不为?
某些官员一旦在“买外资”中尝到甜头,丢失了务实作风,想必也就不会再尽心尽力地踏实招商、吸引外资,国家在制定经济及外贸政策时将受到严重误导。
因此,“买外资”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买外资”这样的弄虚作假,有关部门应介入调查,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惩,以儆效尤。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考核办法,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体系,引导地方官员找准自己在招商引资中的定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上,而不是把提拔希望寄托在“数字出官”上。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830/c1003-22750688.html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