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2月19日讯 昨日上午,兰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省政府礼堂隆重开幕。来自兰州市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肩负重托和使命,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兰州市市长袁占亭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当袁占亭向参会人员娓娓道出过去一年兰州市取得的成绩时,一幕幕时光长卷如画轴铺开,细数来路的点滴变化,可谓感慨万千。当新一年工作内容被一一揭晓时,放眼前行的秀丽风光,顿觉美好无限。记者吴少华
回顾2013——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76.83亿元
《报告》指出,2013年兰州市经济首位度和综合实力逐步提高。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76.83亿元,增长13.4%,在全省的首位度为28.2%,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623.71亿元,增长3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87亿元,增长14.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4.52亿元,增长20.0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2.32亿元,增长19.61%。进出口总额40.6亿美元,增长19.63%。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6%。“3341”项目工程入库项目1984个,计划总投资8734亿元,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872个。市列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32.4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85.42%,创历史新高,新增存款和贷款分别占到全省的46.81%和44.66%。兰州银行存贷款业务大幅增长,成为区域内同业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60万人次,增幅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成为国内大型运输机场和国际航空口岸。兰渝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宝兰客运专线、西客站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兰州的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加速提升。与此同时,城市功能形象显著提升。完成为民兴办的实事29件,承办省上实事项目23件,累计投入资金4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67元,增长12.6%。
展望2014——生产总值增长12%
2014年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30%、12%和15.5%。
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2%
今年兰州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将突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用互联网思维提升产业层次,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加快发展。完善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建设“生物产业基地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放大兰州生物制品等11家骨干企业产学研功能。建成兰州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举办首届“兰州科技成果交易周”。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
在商贸物流业方面,用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推广4G应用,扩大信息消费规模。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发展年”活动,积极引进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商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成万达、红星美凯龙等城市综合体。综合实施西客站中央商务区开发。建成运营兰州粮油物流中心一期工程。抓好毅德商贸城、瑞鑫物流城、五矿物流园等大型物流园区项目,推进国际港务区建设,加快城区批发市场“出城入园”。
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制定“兰州都市现代文化产业区”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网络服务、数字音乐、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等新型业态。突出“黄河风情、都市文化”主题,推进黄河风情线综合景区建设,加快实施黄河楼、黄河母亲文化广场、华夏青瓷博物馆、什川古梨园、青城古镇、仁寿山景区、天斧沙宫、太阳约城等重点项目。办好第四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黄河文化旅游节,增强文化旅游吸引力。建成城市规划展览馆和马拉松体育公园。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2%,旅游总收入增长25%以上。
力争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
今年,兰州市将全面提升兰州新区建设水平,全力打造新兴发展增长极。以争取国务院批复兰州新区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为新契机,优化新区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加快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金汇不锈钢、科创医药、禾邦中药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产见效。抓好格瑞德空调、圣丰集团等在谈项目,力争早日落地建设。紧盯“四个500强”和掌握领先技术的高新企业,深化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和高效招商,新引进资金到位800亿元。继续推进企业“出城入园”。把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搬迁改造作为重中之重,高起点抓好化工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组建园区管委会和实体开发公司,做好精细化工规划和投融资规划,先行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天化工、中国化工CPP等产业链延伸项目。加快推进兰石集团、兰州电机等在建项目,力争30户企业竣工投产。启动佛慈制药、威特焊材等30户企业搬迁改造,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主动对接国家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核心,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协调,开展设立自由贸易区申报工作。力争综合保税区尽快获得国家批复,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和联检大厅、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
力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
达到300天以上
在环境治理方面,坚持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以PM2.5、PM10防治为重点,着力完善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力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实施城区三大电厂和兰州石化公司燃煤锅炉除尘改造治理。推进二热热电联产“上大压小”项目外迁改造。推广“双良”节能减排技术,推进“煤改气”供热企业技术升级。分类实施坪台地区和城乡接合部未供暖住宅接入热电联产供热管网、煤粉锅炉和电暖器改造。完善煤炭专营配送制度,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加强重点施工项目扬尘管控,实行施工工地和渣土车辆远程智能化监管。继续抓好餐饮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坚决淘汰“黄标车”,全面推广使用“国四标准”燃油,实施公务车辆和营运性车辆清洁能源改造。创建近郊四区大气污染防治示范区,做到无燃煤、无裸地、无堆场。
实施高坪地区供水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启动第二水厂增供20万吨过滤水项目,完成轨道交通建设管道改迁。推动刘家峡第二水源地建设。实施城区排水防涝工程,新建雨水管网20公里。确保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建成投运窑街、海石湾和皋兰3个污水处理厂。启动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加强对涉重金属工业企业的排水监管,严格整治各种排污现象。
实施黄河风情线绿化提升工程,打造十里樱花和十里玉兰休闲道,建设绿色出行健身步道一期工程,启动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修订南北两山绿化管理条例,编制两山生态建设总体规划,促进两山绿化可持续发展。启动黄河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围绕打造“山水城市”,从黄河兰州段上游引水,逐步构建城市生态水系。整治七里河马滩南河道。完成大砂沟洪道综合治理。
形成城市二环路
今年兰州市将着力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龙头,全面开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确保上半年盾构机全线下井施工,年内完成全部车站土方开挖和车站主体结构70%工程量。
加快完善“139”路网体系。确保南山路全线通车,力争北环路基本建成,形成城市二环路。拓建西行线,延伸沿黄河快速通道。建设盐场堡至什川段连接线。完成天水路下穿读者大道、白银路上跨安定门十字工程,启动解放门立交桥上跨南滨河路等“上跨下穿”工程。加快西客站、东川货场配套道路建设。建成深安黄河大桥,加快建设雁白黄河大桥。新建一批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启动公交都市建设项目。试点运营十里店桥至兰州港水上公交。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加快停车场和停车泊位社会化建设步伐,缓解停车难现象。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运行模式,把关系民生的教育、环保、社保、交通、燃气等公共服务信息纳入其中。进一步推广“民情流水线”工程。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拓展市民卡应用范围。建成智能交通二期工程,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完成农村地区3G网络全覆盖,提升无线宽带接入率。
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2014年,兰州市将坚持新型城镇化方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编制实施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构建外连内接、老城新区互动、大中小结合的城镇结构体系。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控制老城区人口增长,放开三县和红古区中心城镇入户限制,以优惠政策引导人口向兰州新区流动。实施3至4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培育特色农业镇、现代工业镇、商贸集散镇和文化旅游镇。加快东部科技新城建设步伐,打造新型城镇化试验区和示范区。
在推进各项改革方面,面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市、县区两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进一步简政放权,探索建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推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在深化财政金融改革方面,严格财政预算和支出管理,加大部门预算公开力度。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继续实行“三个20万”鼓励政策,新设小微企业贷款贴息专项2000万元,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补助资金增加至1000万元。实行创业注册资本“零首付”。深化农村和社会领域改革方面,深入实施16项国家和地方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和补偿机制,将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在合理水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加快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
今年,兰州市将推进向西开放和向东承接,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抓住机遇,主动融入,突出重点,积极作为,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办好第二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向西开放高层论坛”。加快兰州国际港务区及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争取哈萨克斯坦领事馆、工业园落地新区。申请加入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与中西亚国家缔结2至3个友好城市。规划建设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促进丝绸之路沿线特色农产品贸易。实施文化旅游“西进”工程,开发中西亚旅游市场,开辟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让“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旅游形象走出国门。着力办好“首届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20届兰洽会”。主动参与“浙商陇上行”、“千名陇商回家乡”等活动。组织“西洽会”、“津洽会”等11个节会的参展工作,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洽谈活动。探索建立国外招商机构,举行境外招商项目推介活动。力争全市引进到位资金2000亿元。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