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埃博拉的“解药”

时间:2014-09-10 09:43来源:新华社 作者:袁原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电埃博拉,本是非洲中部丛林中一条寂静的河流。上世纪70年代,这一河流流域发现的一种致命病毒由此得名,并成为死亡与恐惧的代名词。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说,埃博拉病毒被发现以来已近40年,西非当前的埃博拉疫情是最严重和最复杂的一次。世卫组织最新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已有3700多例确诊或疑似埃博拉病例,1800多人死亡。
  
  制服埃博拉病毒,寻找解药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是医学技术难关,也是挑战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
  
  小众”的传染病
  
  埃博拉病毒发现至今,始终没有通过认证、确实有效的疫苗,也没有针对性疗法。过去近40年,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对埃博拉却几乎无计可施,部分源于这是一种“小众”病毒。
  
  埃博拉固然可怕,但只是一种传播途径有限的病毒,只有直接接触患者体液才会被感染。相比之下,由空气传播的流感或由昆虫传播的黄热病等传染病更易蔓延扩散。
  
  换言之,埃博拉是偏居一隅的传染病,发展为大规模流行病的可能性不大,对医疗体系健全的富裕国家更不足以构成威胁。这正是埃博拉解药迟迟不能问世的根源所在。
  
  当今世界的新药研发,仍然由发达国家少数几家制药公司说了算。开发一种新疫苗,动辄耗资数亿美元,除非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否则不会有大型药企参与其中。
  
  即使在非洲,埃博拉疫苗的市场也不大。西非今年暴发疫情之前,非洲共暴发过20余次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数累计达1590人。与艾滋病或肺结核等全球性传染病相比,埃博拉解药的市场微乎其微,无法刺激药企投入研发和生产。
  
  事实上,寻找埃博拉的解药并非难如登天。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已开始相关试验,但巨额研究经费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在欧美发达国家,即使基因病之类的罕见疾病,也有专门疗法问世。虽然患有此类疾病的人屈指可数,但只要有钱的患者或社会保障体系愿意买单,药企投入研发何乐而不为?
  
  埃博拉的情况正好相反。这是未“走出非洲”的传染病,是贫穷国家里穷人生的病。无论患者还是疫情国,都无力支付埃博拉解药的高昂研发费用。
  
  艾滋病的启示
  
  这不由让人想起艾滋病的传播历史。这是另一种源自非洲丛林的致命传染病。研究显示,艾滋病病毒最早出现在1959年一名非洲患者的血样中。可以想象,如果当时举全球之力将这种“怪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人类或许可以避免后来夺去3900万条性命的浩劫。
  
  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蔓延到欧美发达国家,艾滋病才真正引起重视。随着“鸡尾酒疗法”问世,艾滋病在发达国家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等世界最贫困的地方肆虐。
  
  究其原因,发展是阻止疾病传播的关键。世卫组织强调,成功防治艾滋病需要三个关键因素,即资金、药品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均与发展有关。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许多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温饱尚无保障,何谈高昂防治费用。
  
  人类抗击艾滋病甚至所有疾病,不光是与病毒的斗争,也是关于医学伦理、贫富差别和社会发展的持久论战和反思。
  
  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可减缓艾滋病传播速度,但价格不菲,如果没有强大的医疗保险支撑,难以维系。为救人命,发展中国家纷纷推出仿制药,却一直难逃专利保护的责难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值得庆幸的是,艾滋病自发现以来被定义为全球性问题,其防控得到全世界资源的支持。今年7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人类有可能在2030年将艾滋病感染病例降至可控范围。
  
  发展才是解药
  
  对付埃博拉病毒,人类防控艾滋病走过的弯路何尝不是一种启示。两者都是源自非洲丛林的罕见疾病,都最终演化为全球事态。西非埃博拉疫情更说明,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发展才是战胜疾病的真正解药。
  
  埃博拉病毒虽然致命,但只要及时筛查隔离、妥善看护,不至于大规模蔓延。这需要健全的早期预警机制、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完备的消毒防护设施,需要财力和人力的双重投入。
  
  然而,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重灾国”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世卫组织估计,这些国家每10万人才有1到2名医生,美国的同一比例高达245。
  
  疫情紧急,世界各国向疫情国援助资金、药物甚至病床。世卫组织则推荐八种试验性疗法和两种试验性疫苗,尽管它们尚未经过最后的临床试验。
  
  这仍难满足需要。联合国预计,至少需要投入6亿美元方能控制疫情。世卫组织呼吁,光有资金支持是不够的,如果非洲的整体医疗水平得不到改善,迟早会有下一次疫情暴发,还会有另一种病毒感染。
  
  2011年数据显示,非洲54个国家中32个的医疗卫生投入低于世卫组织推荐的人均40美元标准。世卫组织警告,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又反过来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西非暴发疫情以来,国际社会以不同方式为非洲国家提供帮助,中国提供了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派遣了公共卫生专家。中国政府在疫情危急之际“雪中送炭”,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和非洲国家纷纷“点赞”。
  
  中国一直以“真、实、亲、诚”的理念与非洲国家交往,真心为非洲的发展提供帮助,双方合作规模不断升级。中国向非洲国家承诺援建30座医院,援建的其他1000多个成套项目遍布非洲大陆。
  
  控制疾病,杜绝传染,发展才是真正的解药。国际社会有义务对非洲施以援手,不仅提供对抗病毒的疫苗,更要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因为这才是抵御疾病的“终极解药”。(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寻找伊藤由奈 福岛核事故亲人的遗留症
  • 刚果(金)将使用新型疫苗 用以抗击埃博拉
  • 马航MH370遇难者家属亲赴非洲 寻找飞机残骸
  • 软银将创建最大技术基金 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
  • 欧洲拟发火星甲烷探测器 寻找火星生命踪迹
  • 借鉴抗击埃博拉所有经验 世卫再战寨卡疫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