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本报记者报道:2014年11月,中美两国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承诺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首次以量化方式明确各自在2020年后的减排行动。目前,中美两国正在努力落实联合声明。
中美这一重大合作举措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广泛赞誉。一些国内外政府人士、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确定了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中美两国通过脚踏实地的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注入正能量,引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
多管齐下,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向本报记者表示,《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去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国宣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一承诺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阶段、现实国情、实际能力制定的,是有力度的,也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屏蔽此推广内容 苏伟介绍说,去年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后,双方立即行动起来,多管齐下积极推动落实。一是双方加强了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中的对话沟通,为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关于2020年后强化行动安排的协议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双方继续推动中美气候变化务实合作取得进展,在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框架下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双方各自国内正在按照华沙会议和利马会议决定要求,积极准备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决定贡献。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表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其他排放大国能够像中美两国一样为子孙后代着想,为人类共同的家园着想,立即行动,减少排放,在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更多的实质性协议。
美国环境保护署副新闻发言人劳拉·艾伦对本报记者表示,美中两国的联合声明是全球去碳排放长期努力的一部分,将为今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注入积极能量。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声明将促进世界各国在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各自的努力。
美国环境保护署副总顾问艾森·申克曼曾参与帮助中国制定提高空气质量的法规。申克曼说,在华期间,他时刻被中方人员的投入和热情所打动,他感到中国非常渴望在处理环保挑战的同时,走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保护公众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他坚信中国一定能够治理好空气污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表示,美中两国签订《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美中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两国共同向世界宣布决心减少排放,为全世界气候和环境治理做出了榜样,非常值得称道。
协调行动,对全球具有示范意义
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名誉主席皮埃尔·卡拉姆认为,签订《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一个重大的进展,因为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时都遭遇了来自经济领域的压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要求能源结构转型、实施综合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各国来说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中美两国在双边领域协调一致,制定共同的治理目标,率先为各国确立共识做出了努力,在国际社会具有示范意义。
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中国能源和气候项目主任瓦莱丽·卡普勒斯表示,这是中美两国迈出的坚实一步,势必将推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各自目标。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美两国就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措施达成一致,展示了两个排放大国减排的决心,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谈判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的计划和行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直接的影响。
美国进步研究中心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主任梅拉尼·哈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不仅将造福于对环境污染感到关切的中国公民,也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步伐。中国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的成功将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一条可供追寻的道路。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舍尔恩胡伯表示,中国的承诺意味着中国转动了全球气候政策这艘大船的方向舵,这艘船驶上了正确航线。中国已经进入驾驶舱并决定用切实行动掌控未来。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奥塔尔·埃登霍费尔说,《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减少气候变化风险的里程碑。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向世界发出了清晰信号,并将引导投资预期,推动技术进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硕表示,中美签订联合声明显示出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到全球环保合作中,这清楚地体现出在这个需要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责任的全球议题上,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巴西环保机构主席卡洛斯·布库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全球的生态保护将起到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乐见中国在碳减排方面的努力。”
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罗贝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应对各种污染,包括使用替代能源,逐渐减少煤炭的使用量等。中国自身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推动整个世界的环境改善。
(本报记者李志伟、李秉新、温宪、陈丽丹、李博雅、邢雪、管克江、刘栋、侯露露、王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