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娄村“酸奶加工厂”。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瑞宇摄
加工厂生产的牦牛酸奶。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瑞宇摄
中国青年网合作7月15日电(记者张瑞宇)用勺子扒开覆盖在酸奶上的那层淡黄色硬脂奶皮,洁白软糯的牦牛酸奶便出现在眼前,加入白糖搅拌后,口感酸甜,香味宜人。
作为藏区人民每餐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牦牛酸奶以其营养丰富助消化的特点深受当地居民喜爱。7月14日上午,中国青年网记者在甘南州合作市那吾镇卡四河行政村门娄村,见到了帮助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酸奶加工厂”。
门娄村位于合作市南郊,紧邻国道213线,距市区10公里,海拔2900米到3200米,属于典型半农半牧村,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政策性收入和种养殖业。全村共14户120人,均为藏族。2017年底全村农牧民人均收入达9730元,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9648元,实现整体脱贫。“酸奶加工厂”的诞生,为他们刚刚脱贫的生活提供了一份保障,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也为整个村子村民的致富提供了可能。
酸奶加工设备。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瑞宇摄
“酸奶加工厂”法人更高才旦介绍,该“酸奶加工厂”2017年5月份建成,6月份正式运行,是合作地区首家农民自产自销的“酸奶加工厂”。所做酸奶加工属于当地的经济工程,也属于农牧局的产业扶持项目。当时加工设备投资了35万元,有四川的老师过来当地教农牧民操作设备。设备加工产生的电费一个月500多元。
该村14户都加入了“酸奶加工厂”,每家找一个人来加工厂工作,家中其他的劳动力就可以外出打工赚钱。14户人家中有5户贫困户,2016年时这几户人家也全脱贫了。
加工厂每天都要做出大量的酸奶。做酸奶的3个工人因持有健康证的原因,每天固定做酸奶外,其他人则轮流负责不同的工作,如送酸奶、包装、销售等。牦牛酸奶当天做好后会当天送到市区,如果当天天气好就做的多些,天气冷酸奶销量不好,做的也会相应少。
因为工作平等,各户投入的也一样,村里的其他劳动力有更多选择,如学习挖掘机技术、烹饪藏餐、工地做工等,来提高家庭收入。
在加入“酸奶加工厂“之前,农牧民的鲜奶一斤卖3元,现在卖给”酸奶加工厂”,一斤5元。农牧民感受到收入的提高,纷纷参与进来。更高才旦说,夏天牦牛产奶量高,每天每户交过来30斤也有可能,酸奶和鲜奶每天能卖两百多斤。而冬天产奶量相对低些,卖的也少。
除了加工厂,更高才旦表示村民在合作市市区还建立了酸奶直销店,店里除了销售鲜奶、酸奶,还卖酥油,酥油每斤40元,8斤鲜奶可以做出一斤酥油。
“酸奶加工厂”除了给农牧民家的鲜奶提供了销售渠道,去年6月份到去年年底,加工厂还为每户分红3500元。“酸奶加工厂”已成为当地跳出传统畜牧、激活特色产业、提升造血能力的脱贫致富新举措。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