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记者魏梦佳)连日来,中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冲入洪流救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抢修受损设施……灾情当前,武警消防官兵、部队、志愿者等中国各路救援力量,迅速集结,投入抢险救灾,携手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1日,北京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来到门头沟区进行支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出现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在房山、门头沟等山区引发山洪和坍塌,洪水冲毁道路、桥梁、房屋,导致部分铁路中断、列车滞留,供电供水交通等设施损毁严重,民众生命及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
北京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提前转移群众、强化物资储备、加固堤防,共落实防汛抢险队伍3100余支、20余万人。武警北京总队火速动员,2000余名官兵投入抢险救灾。
救援行动中,一幕幕感人暖心场景不断涌现。有的救援队员冒生命危险在洪水中爬绳索救人,有的徒步涉水10多公里运输物资,许多热心人为受困民众提供食物、水和衣物……
8月2日,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平各庄村,消防员驾驶冲锋舟前往救援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救援人员与时间赛跑,最大限度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在门头沟大峪南路小区的一个半地下室,三名消防员在泥水里手脚并用,使出全身力气救助一位被泥沙埋压的八旬老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紧急救助,老人被成功救出并送往医院救治。
为了抢险救灾,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武警消防官兵冲锋一线,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7月31日,门头沟区王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科长熊丽,在前往险情地点勘察途中,突然被坍塌墙体掩埋,不幸遇难。同日,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消防救援站特勤一班班长冯振,在营救被困群众时壮烈牺牲。
8月1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妙峰山民族学校临时安置点,北京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在转运一名受伤村民。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持续强降雨导致门头沟多段铁路遭遇严重水害,致使3趟列车受困,大量旅客滞留。
为将旅客转移至安全地带,8月2日,由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北京消防救援部门、门头沟中医院等单位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徒步急行14公里山路,穿越7条隧道,抵达Z180次列车旅客滞留地门头沟安家庄村。
等待被转运的184名旅客中,多数是老幼孕等重点旅客,其中有5位旅客需要担架转运。长长的铁路线上,满是淤泥积水的隧道里,救援人员们扶老携幼,带领旅客一步步前行。
历经9个多小时的护送,所有乘客平安抵达转运火车。70多岁的翟女士说,她的眼睛曾受过伤,视网膜脱落,戴眼镜后的视力只有0.3,“如果没有一直陪伴我的武警战士,我不可能走出来”。
8月5日,从安置点回来的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口头村村民高大爷领到生活物资准备回家。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艰难时刻,凡人善举,民众间的无私互助,闪耀着人性之光,汇聚成团结一致、共渡洪灾的暖心力量。
此次强降雨导致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发生严重水害。7月30日,在途K396次、K1178次、Z180次列车被紧急扣停。其中,K396次列车被迫停在门头沟落坡岭火车站,近千名乘客滞留当地。暴雨断路、食品告急、饮用水有限、信号中断,乘客们心急如焚。
附近的落坡岭社区居民,在自家物资储备并不充足的情况下,纷纷伸出援手,倾尽全力帮助被困乘客。坚守抗洪一线的门头沟区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说,社区内300多户600多人,以老年人居多,要接待近千名乘客,压力巨大,但所有居民在灾难面前的无私让她感动。
8月1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峪嘴村村口,一台挖掘机在清理阻断桥梁交通的杂物。目前该条道路已经疏通完成。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老百姓把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拿了出来,成锅成锅给大家弄疙瘩汤、面条汤。”她说,“我们有一口吃的,就坚决不能让他们饿着。”
没有饮用水,大家就上山挑水,一桶桶送下来,再连续不断地给乘客们熬粥;家藏的咸菜也被切成了小份,送到乘客手中;每家每户都收留了乘客,各家的车也成为乘客们的“栖身之所”。
几天来,孟二梅紧锣密鼓地开展部分居民的转移安置工作。“我是共产党员,一定要保证所有群众的安全。”她说。
截至目前,门头沟、房山、昌平等受灾区域通讯电力逐步恢复、道路陆续打通、受灾民众得到妥善安置,灾后重建正在有序开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正一步步重回正轨。
8月7日,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在河北省涿州市市区内进行排涝作业。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河北省涿州市在此次洪涝灾害中受灾严重。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与河北省对接,派出前方工作组,带领4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赶赴涿州市参加排涝抢险。
8月4日,涿州市传来消息:28个存在失联隐患的村落全部排查完毕,全市共计402个村落全部取得联系。城区主干道路积水基本消退,因灾断电的75个居民小区恢复供电。
同时,河北全省转移群众158.97万人,其中蓄滞洪区转移96.12万人,高速公路全部抢通,全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参与采写:王艳刚)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