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武威市获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至2020年创建周期”提名城市。一年来,围绕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的创建目标,武威市形成了全域创建、全民参与、崇德向善、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工作机制。
2019年3月2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武威市以较好成绩位列提名的地级以上城市,标志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力创建,城乡旧貌换新颜
去年3月,武威市发出了“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全市上下部署落实,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度融入各自的行业管理和业务工作中,各尽其能,各出其力。
武威市先后5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的专题讲座,开展业务培训,建立起一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专业队伍。建成并上线运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智能化、工作台账化、档案电子化、监管和考评动态化的工作机制。
过去一年,武威市编制完成中心城区13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风貌、色彩、交通系统等9个专项规划,首次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全覆盖,为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武威市打造“德城”“文城”“绿城”和“清城”,成为“创城”工作的亮点。
武威市将“德”塑造成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传统价值坐标,广泛开展道德讲堂、道德模范评选、政德政风、师德师风、医德医风、优良家教家风、最美武威人等活动。
武威市提出“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立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成立凉州文化研究院,推出“凉州讲坛”和“凉州文化沙龙”,有效激发了市民参与打造“文城”行动热情。组织开展了“书城不夜、书香武威”“德润武威、词话凉州”等主题读书活动,展示凉州文化深厚底蕴,极大地激活了“创城”最具生命力的生长点。
打造“绿城”,使城市环境绿韵萦绕,使市民生活绿意盎然。武威市先后制定发布《2018年城市(县城)绿化倍增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实施祁连山生态恢复、绿洲绿化美化等“五大工程”,推进城镇绿化等“八大行动”,涌现出了“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等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打造清新洁净的“清城”,是另一创举。武威市推进城市整体环境面貌全力改观,一年来,全市累计清理陈年垃圾75.5万吨,擦除历史小广告“牛皮癣”49786处,查处违法张贴、喷涂小广告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案件96起,拆除平整废旧宅基地16371亩,解决了老大难问题。
创新工作,优化环境添活力
武威市创新工作模式,细化具体工作,推行“烟头革命”“厕所革命”“交通革命”三项革命,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城市功能完善行动、绿地倍增行动”三项行动,改善城乡卫生环境状况。
在推行“烟头革命”行动中,全市各级机关干部常态化开展周五下午义务捡拾烟头垃圾、擦洗公共设施、清理小广告“牛皮癣”活动,示范引导市民,街头的烟头和垃圾越来越少。推进“厕所革命”,建成景区景点公厕108座,城区公厕110座。推进“交通革命”,推进普通省道及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投入城市公交车463辆,新增公交线路8条,运营路线39条,新建智慧公交候车亭328个,办理公交“温馨卡”11.8万张,新建改造停车场22个,整治乱停乱放、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等行为。
实施“三项行动”的关键举措是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年来,武威市开工建设28条主次道路,建成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各5个,改造城区污水管网1.3公里,配套安装路灯122套,深入实施“井盖子工程”,对全市4125座高低不平和破损井盖子进行整治。改造老旧小区23个,实施背街小巷“三化”治理81条,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全民参与,核心价值聚民心
武威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采取多形式、全方位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体市民人知人晓、熟知内容、入脑入心、自觉践行。
一年来,广泛宣传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中小学“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和“陇原妇女面对面,母亲讲堂社区行”巡讲活动,主流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表彰全市“美德少年”“优秀公务员”“医德医风标兵”“师德师风标兵”,开展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寻找最美驾驶员”“寻找最美交警”等系列活动。目前,全市建成乡村道德讲堂320个,开展道德讲评活动1300多场次,设立“好人榜”920个,累计推出市级以上各类“道德模范”91名,打造了“创城”的精神高地。
2019年,武威市提出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提升年、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达标年、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突破年等创建工作目标,将创建从外延向内涵转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普惠与福祉。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