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奔小康】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系列报道之四——
农民日子过得好企业发展步步高——定西市脱贫攻坚“蓝天模式”探析
香泉镇马铃薯基地利用无人机进行马铃薯日常管护。
种什么、种多少,养什么、养多少,是农民每年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贫困地区在实施产业扶贫时着重引导解决的问题之一。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农民和地方政府皆大欢喜,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农民“跟着感觉走”,一旦“粮贱伤农”,地方政府部门也免不了跟着揪心发愁。
在定西市,有这样一家企业,它抓住国家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标准化种植+贫困户”的模式,建立了委托生产、订单农业、贷款担保、入股分红、利益返还等合作机制,将生产加工上下游环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贫困户等各方利益紧密联结在了一起。这种做法,不仅有效避免了原料收购过程中的恶性竞争,为企业加工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还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民种地“心里没底”和产业发展“难保长效”的问题。
这家企业就是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它的这一做法被称为“蓝天模式”。
农民的困惑
58岁的朱勇是安定区杏园乡李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马铃薯种植大户和致富带头人,见证和经历了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至今的整个过程。
马铃薯曾是定西人度荒充饥的口粮,是“救命薯”。在朱勇的记忆中,那时候的定西,山高坡陡,生态恶化,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业生产经常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为了吃饱肚子,每家每户各种农作物都要种一点。遇到旱年,其他庄稼都被晒没了,洋芋却多少有所收获,保证一家人能够度日。
正是因为洋芋的这一特性,1996年,定西提出实施“洋芋工程”,开始转变生产方式,推动洋芋种植由自给自足走向规模扩张、产业培育。之后,定西市特别是安定区的洋芋种植走向了大规模扩张之路,种植面积从小到多,逐年攀升,种植地点从分散走向集中,“洋芋花开赛牡丹”成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一道美丽风景,推动当地人民的生活从贫穷向温饱迈进。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步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4,成为全市打造“中国薯都”的核心区,“洋芋”的称呼也逐渐开始和“土豆”“马铃薯”混用。
安定区工作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害进行防治。
以前,朱勇和很多农户一样,只种了一亩多地的洋芋,从来没想过卖洋芋换钱。“洋芋工程”的实施,给了朱勇一家无限希望。当年,他家把洋芋种植面积扩大到了一垧地,之后逐年上升,最多的时候达到了21亩。同时,随着政府部门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他家的洋芋种子也从原来的自留种变成了专门培育的改良品种,产量也从最初的每亩1000多斤增加到了3000多斤。
但是,朱勇的脱贫致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每年新收获的洋芋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涌进市场,引起了“市场之手”的强烈反弹。就朱勇所在的李家河村而言,每到马铃薯收获季节,虽然前来收购洋芋的五六个“二道贩子”一个挨一个等在通往洋芋地的路边上,但收购价却上不去;并且商贩还挑卖相,个头大的一个价,小的又是一个价,“薯贱伤农”现象不时发生。“那时候一天一个价,今天忽然高了,过几天又忽然低了,但没有一个人能吃准哪个是最高价,只能碰运气。”朱勇说,他家的洋芋最低的时候卖过5分钱一斤,最多的时候一年挣过3万元。
更让农民心里没底的是,钱还未必能拿到。“二道贩子”都是周边头脑灵活的农民,一时拿不出太多的收购款,贷款又贷不上,只能用“乡里乡亲”的口碑作“抵押”,等洋芋卖出去收回了货款再付乡亲们收购款。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洋芋价高还是价底,马铃薯种植户基本上都没有拿到过现钱,只有到年底凭“白条子”找“二道贩子”结算。
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二道贩子”也难以预料市场行情,一旦行情有变,而“二道贩子”又没能及时出手,收购的洋芋就会烂在自己手里,血本无归,农民也会因此受到损失。有一年,很多“二道贩子”都想等个好价钱再将收购的洋芋出手,结果价格一跌再跌,“割肉”早的还能收回一点成本,“割肉”晚的洋芋全部被冻坏,所欠农民的收购款至今未还清。其中,朱勇的1万多元也成了“坏账”。
“蓝天”破局
为了解决马铃薯生产扩大造成的“卖难”,当地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投资者建设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大就地消化的力度;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大对外销售,打造“定西马铃薯”品牌。那段时间,每到新洋芋上市时节,马铃薯加工企业最集中的安定区巉口镇,家家企业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交售洋芋;每个乡镇政府都承担起了组织马铃薯上火车的任务,“洋芋专列”一时成为定西外销马铃薯的重要渠道和标志。
但解决了农民的一时“卖难”,企业却遇到了“吃不饱”的问题。因为马铃薯生产的季节性、储藏能力不足等问题,所有马铃薯加工企业除了洋芋上市之后的半年能开足马力加工生产之外,其余时间常因原料缺乏,生产线时动时停。
如何才能既能保证洋芋市场价格平稳,保证种植户的利益,又能保证马铃薯加工企业能收到足够的原料。2002年,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探索中应运而生。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马铃薯种植、购销、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3条每小时处理35吨马铃薯的淀粉生产线,年加工马铃薯能力80万吨。为了让生产线“吃饱”,近年来蓝天公司学习借鉴丹麦淀粉生产加工企业KMC公司经验,按照股份合作方式牵头组建甘肃福景堂马铃薯产业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将上下游各环节的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农机合作社、2000户家庭农场、600户种植大户、5万农户和860户贫困户联合在一起,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不断探索市场化运营的路子。
在这一过程中,蓝天公司抢抓国家精准扶贫和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带来的机遇,投资兴建了20多个马铃薯贮藏库,并以此为中心,延长、补齐、建强马铃薯产业链,提升企业在整个行业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带动和掌控区域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则因势利导,利用蓝天公司的龙头地位,通过种植、农机、保费等补贴政策,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推广良种、农技,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蓝天公司的这一做法带活了周边的马铃薯市场,也让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了起来。
安定区团结镇高泉村种植贩运大户陈守英,是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以前,陈守英“单打独斗”闯市场,自己种植和收购来的马铃薯最高时卖过每斤1元的价格,尝到过其中的甜头,但更多的时候心里却是没底。为了能让心里踏实点,他一直希望自己碰上个有实力的“老板”。有一年,他终于碰到了一个“大老板”,对方出价每斤0.5元收购马铃薯,让他组织货源。但等他组织好货源后,“大老板”却迟迟不露面,最终他只能低价将收购的马铃薯出手,那些原本指望着跟他卖个好价钱的种植户还质问他:“你怎么说话不算数?”
2017年,通过镇政府牵钱,蓝天公司与陈守英成立的合作社签订了订单合同,在高泉村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4800亩,专种蓝天公司指定的“庄薯3号”,以每斤0.5元的价格向合作社收购,合作社则以0.45元的价格向农户收购,而且现金结算。由于加工薯不分拣大小,节省了人力成本,等到秋收,大伙一算账,发现将马铃薯卖给蓝天公司,比以每斤0.5元的商品薯价格卖给“二道贩子”还划算。“一亩地赚1500元,没一点问题。”陈守英说。
蓝天公司的这一做法,不仅让农民心里有了底,也让恶性竞争的市场有了秩序。当年,蓝天公司收购马铃薯30万吨,农民直接经济收入2.3亿元。
良性循环
马铃薯被传送入蓝天淀粉公司生产线。
蓝天公司的做法,激活了一池春水。
前些年,定西市马铃薯市场异军突起,成千上万的“二道贩子”应运而生,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收购资金,又没有质押物用以银行贷款,致使收购资金欠缺,收购马铃薯时只能给农民打“白条”。蓝天公司在与农民的合作中,将合作社视为关键环节和桥梁,由蓝天公司组建的甘肃福景堂马铃薯产业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与各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民层层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同时由蓝天公司为各合作社担保向银行贷款,弥补合作社收购资金不足的现象。
“通过跟蓝天公司合作,我们探索出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推进普惠金融、下沉金融服务、服务‘三农’事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中国工商银行定西市分行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因为工商银行在乡镇没有营业网点,过去很难将服务下沉到乡镇一级,如今通过与蓝天公司合作,每年的贷款发放和还款节点,该行都会在蓝天公司设立临时办公网点,开通“一站式”特别审批通道,集中办理,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只需要两周时间,被业内称为“蓝天贷”。“通过‘蓝天贷’提供贷款500万元,可以让一个有30万元资本的合作社,做成1000多万元的马铃薯生意。”甘肃福景堂马铃薯产业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一位负责人说。
定西陈旭东马铃薯购销合作社就是用“蓝天贷”撬起大生意的一家合作社。
2017年,这家合作社通过蓝天公司担保获得300万元“蓝天贷”,用来就地就近收购马铃薯,年底结算时除去贷款利息和各种成本费用后,获得纯利润30万元。同时,合作社还从与蓝天公司合作的“订单种植”中,每吨获得40-60元收益。
不仅如此。这家合作社本身还流转土地种植了290亩马铃薯,为了避免自然风险,合作社接受政府补贴参加了农业保险,每亩保额27元,其中自缴保费7元。结果,当年受马铃薯晚疫病影响,290亩马铃薯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合作社获得了保险公司7800元赔付,除去缴纳的保费,实际得到了5000多元的赔偿,最大限度减少了损失。
随着与蓝天公司合作的合作社越来越多,定西马铃薯市场的价格不再坐“过山车”,而是趋于稳定,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又被调动了起来,蓝天公司马铃薯种植的组织化、市场化、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水平也越来越高。2018年,为该公司提供原料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了12万亩,不仅有效增加了产业综合效益,还带着农户实现了产业增收和脱贫致富。
获得了稳定的原料来源,蓝天公司发展也步步高升。近几年,该公司引进更新生产设备、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市场影响,与国内70多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2018年,该公司投资7600万元新增1条年产8万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4条年产1万吨马铃薯蛋白粉提取生产线,生产的马铃薯淀粉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10%,销售额西北第一、全国第二。
对于这些变化,蓝天公司董事长李幸泽认为这是农业产业的一种发展趋势。他说:“就淀粉产量而言,全国看西北,西北看甘肃,甘肃看定西。只要种植马铃薯的农民日子过好了,我们加工企业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记者手记
农业企业的根在“三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世智
上个世纪,党的包产到户政策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也推动我国“三农”实现了第一次腾飞。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已越来越难以应对市场的波动,小农民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农民如何才能实现稳定致富?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集团通过合作社将自身利益与农民利益结合在了一起,使农民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日子越过越好,企业的经营也越来越红火。
农民的根在土地,农业企业的根在“三农”。相信只要农业企业通过合作形式将所有农民与企业自身紧紧联结在一起时,我国“三农”必定会实现第二次腾飞。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