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计划对100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在青海省考察时指出:“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
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的要求,各级政府在安置区着力发展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各地搬迁群众生活正实现“跨越式”奔小康。
几辈人告别“穷窝窝”,迎来新生活
短短数年时间,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境内寸草不生的“沙窝子”上,兴起了由独门独院的住宅、蔬菜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组成的现代化乡村,还有基础设施齐备的乡村广场、崭新校舍、柏油马路……
3年前,30多岁的芦喜年把家搬到这个生态移民区——黄花滩富民新村。
搬迁前,他们住在古浪县南部山区,吃水靠挑,生活靠天。在芦喜年的记忆里,打小“离开大山”话题就被村里人挂在嘴边。但直到自己成家有了孩子,大家还生活在山上。
山里的收成“糊”不住一家人的日子,芦喜年开始下山打工,去过县城,远走新疆,奔赴福建……不管走多远,山里的家都拴着他。
2016年,他所在村子真的实现了集体搬迁。在新村,芦喜年一边经营蔬菜日光温室,一边着手建养殖暖棚。春节一过,他还将发展一个养殖规模达千余只羊的养殖场。
“眼前的生活是几辈人的梦想。”芦喜年说,消除了“后顾之忧”,有了更多精力脱贫致富。
目前,黄花滩富民新村已搬迁安置山区移民1379户4580人,有6个小区、16个村民小组;村内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6所。
也是在3年前,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加羊索南一家告别了高原。过去,他们居住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尖扎滩乡羊直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以放牧为生。
谈起过去在海拔3800米的高山草原上的放牧生活,加羊索南说最怕两件事:一是怕雪灾——不期而至的雪灾常常在一夜间让羊群遭受灭顶之灾;二是怕家里有人生病,“自从搬下山后,再也不用怕了”。
加羊索南的新家,是位于黄河岸边的昂拉乡德吉村——一个由30多个贫困村的251户村民组成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
加羊索南介绍说,“德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今天居住的这个黄河岸边新村气候宜人、风景秀美、交通便利,跟过去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谁能想到,我们牧民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村貌(2016年11月1日吴刚摄)。
实施脱贫攻坚以来,青海省近12万贫困人口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绝大多数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彻底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要想稳得住,产业要先行。
虽已入冬,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毛坝乡的千亩莓茶园却郁郁葱葱,48岁的宁秋菊正忙着在茶园修枝除草。
宁秋菊是毛坝乡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居民。2018年,从山上搬来的宁秋菊一家3口分得3亩莓茶园,还在乡政府门口开了一家面馆,每月固定收入超过2000元,很快实现脱贫。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宁秋菊充满感激。
这个安置小区的搬迁户,不论老人孩子,每人分得1亩莓茶地。截至2019年10月,毛坝乡莓茶种植面积已超过万亩,带动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1600人脱贫摘帽。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以往农闲无事的村民忙得正欢。李应川家日光温室里种植的1亩多辣椒喜获丰收,外地客商的冷藏货车停在温室外,他和妻子正忙着采摘辣椒。
“辣椒收获季要持续两个多月呢,预计能卖2万多元。”李应川说,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从未见到种1亩来地能挣这么多钱。
2018年,李应川一家从古浪县南部山区的横梁乡横梁村搬迁至富民新村,住进了一栋独院房子,外带一座日光温室和7亩耕地。在县农技员辅导下,李应川很快掌握了辣椒吊绳、施肥、温室通风等日光温室生产技能和要求。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在日光温室采摘辣椒(2019年12月2日王朋摄)。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调研时来到李应川家。
“总书记看到我们生活好,非常欣慰。”回想起几个月前的情景,李应川仍很激动。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后排左)与家人在新房前合影(2019年12月2日王朋摄)。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截至目前,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已经建成日光温室6808座,养殖暖棚2.2万个,羊养殖量达30万只。到2018年底,富民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余元,全村已实现脱贫559户2188人。
“抬着头生活,往前看、谋发展”
入冬后天气转晴,51岁的龙金凤换上漂亮苗族服,坐上电动轮椅出门走亲访友。
龙金凤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村村民。她的记忆中,过去村民出入只能依靠攀爬“天梯”,贫穷的日子看不到头。身有残疾的龙金凤越来越消沉。
2016年,湘西州在腊尔山台地上建起一座崭新的苗寨——“同福苗寨”。2017年,龙金凤作为最后一户搬迁人员,坐在扶贫工作队和乡亲们提前赶制的担架上,被大家抬出了峡谷。
如今,龙金凤的丈夫在村里成立的食品公司和工程队务工,年收入2万元。一双儿女在浙江务工,生活一下翻了身。
龙金凤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住进新苗寨后,房子好路也好,她每天起来都会让丈夫给自己梳洗一番,换上干净的苗族服,坐着轮椅出去串门、唱歌。“好日子就要有好日子的过法。”龙金凤笑着说。
好日子,“激活”希望、点亮未来。
吕五十三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搬下山后两三年,村里已娶进了10个新媳妇。
吕五十三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村民。过去,村民居住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干旱山区里,村里姑娘“只出不进”,光棍一年比一年多。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6年11月拍摄的脱贫前的青海互助县班彦村村貌(新华社记者吴刚摄)。下图为2019年9月拍摄的互助县班彦新村村貌(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2016年底,班彦村129户人搬到班彦新村,在各级政府、驻村工作队和有关企业帮扶下,产业扶持资金到户到人,初步形成多元增收渠道,当地村民实现了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观念转变。
2017年,吕五十三在一年内先后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了却心中大事。
班彦村贫困户吕有金50岁刚出头,搬迁前就处于“养老”状态。搬迁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重新拾起了家传的酩馏酒酿造手艺,办起了酿酒作坊,一年净收入超过10万元。
“要抬着头生活,往前看、谋发展。”吕有金自信地说。
记者:任卫东、姜伟超、王朋、张玉洁、骆晓飞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