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崇信县窑洞里的“托牛所”

时间:2020-07-14 12:2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这是7月12日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窑洞“托牛所”拍摄的母牛和牛犊。新华社发(马希平摄)
  
  在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当地政府将废弃不用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从2016年开始,当地村民朱海萍在政府支持下办起“托牛所”。
  
  朱海萍的窑洞“托牛所”起初只有10余头牛,2019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朱海萍通过锦屏镇平头沟红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关企业签约,以“租借”的方式引进了64头基础母牛,5头牛犊。在朱海萍的悉心照顾之下,“托牛所”里牛群规模不断扩大,她的“托牛所”现在共有20孔窑洞,130多头牛。经过7个月左右的育肥后,一头牛可带来1万元左右的收入。2019年,朱海萍靠着“托牛所”收入约10万元。
  
  窑洞冬暖夏凉,是西北黄土高原上古老的人居形式。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原来用来居住的窑洞多已闲置。崇信县根据窑洞冬暖夏凉、遮风避雨的特性,发展了“窑洞养牛”特色产业,既利用了闲置窑洞,避免了重复投资新建牛舍,又提供了良好的养牛条件,牛群发病率大幅下降。目前,崇信县已建成窑洞养牛示范带3个。
  
  
  
  这是7月12日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拍摄的窑洞“托牛所”。新华社发(马希平摄)
  
  
  
  7月12日,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的窑洞“托牛所”里,朱海萍在喂牛。新华社发(马希平摄)
  
  
  
  7月12日,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的窑洞“托牛所”里,朱海萍在喂牛。新华社发(马希平摄)
  
  
  
  7月12日,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的窑洞“托牛所”里,朱海萍准备去打扫窑洞卫生。新华社发(马希平摄)
  
  
  
  7月12日,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的窑洞“托牛所”里,朱海萍在打扫窑洞卫生。新华社发(马希平摄)
  
  
  
  这是7月12日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拍摄的窑洞“托牛所”。新华社发(马希平摄)
  
  
  
  7月12日,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的窑洞“托牛所”,朱海萍驾车去拉草料。新华社发(马希平摄)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省陇西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6%
  • 甘肃省启动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专项帮扶指导检查
  • 甘肃省住建厅与“同济两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甘肃省2020年高考网上填报志愿时间和招生批次确定
  •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14个城市6月份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 甘肃省多举措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