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芒种时节插秧忙

时间:2023-06-05 23:1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陇南文县发布 点击: 载入中...
  忙碌抢时节,希望寄耕耘。6月6日,又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是农民朋友最为忙碌的时刻,既要收割冬小麦、打油菜,又要种植水稻、复种其他作物,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走进田野,我们满瞳都能装满这个夏日的丰收和忙碌。
  
  
  
  
  
  稻田插秧忙,又是一年好“丰”景。近段时间,随着气温的回升,文县“两江八河”的川坝地带,插秧已全面铺开。当川坝的油菜和小麦颗粒归仓,土地再次被翻耕一新的时候,勤劳的农民们将田间注满了水,肥沃的土地变成一面面镜子,映衬着蓝天白云的浪漫。这里在等待新的生命入驻——一台台旋耕机正在稻田里来回吟唱、悦耳不绝,一株株翠绿的秧苗在农民的手里扎根泥土、漫畦成行,田间地头一派热闹忙碌,绿色的秧苗在微风中如浪摇曳,开始孕育新的丰收希望。
  
 
  
  
  
  插秧,是传统的农事活动,就是把水稻秧苗从育苗的秧田移植到稻田里的过程。这正是“三夏”时节的一项重要农活。那么,水稻种子为什么不直接种在稻田里呢?这是因为,通过育秧可以让秧苗宝宝更加健康地成长,等到小小的秧苗足够强壮后,再移植到大大的水田里,粮食产量才会更加“有保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不只是南方的专属。地处秦巴山地,享有“甘肃的西双版纳”“陇上江南”之美誉的文县,海拔550m-4187m之间,境内有“两江八河”和360多条小溪”,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与暖温带湿润气候交汇地带,光、热、水、土等资源富集,赋予了这方土地独特天然的资源禀赋,一年能产一季水稻,让地处“秦巴山地”的文县变成了生长水稻的“鱼米乡”。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在插秧的稻田里,处理现代机器耙地外,还得靠动作娴熟的农民手动插秧,田水和汗水交织间,空荡荡的水田里很快就“站”起了整齐的秧苗。千百年来,我们的农民在与自然的长久磨合中,用最朴素的智慧创造了或找到了最适宜的农耕方式,只待来时稻花香。
  
  
  
  稻子生长在文县,大约需要120-130天左右,等到大地再度染上金黄,农民朋友也将迎来丰收的喜悦。米饭,当然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了,一顿饭的灵魂所在,无论做成什么样式的米饭,它丰富而又满足的味道都会萦绕在众多唇舌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些美味,都是农民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幸福味”。
  
  “三夏”时节,全国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事活动。文县也毫不例外,境内川坝河谷地带,到处都是农民插秧繁忙场景。
  
 
  
  
  “目前,全县已完成水稻种植0.785万亩,种植的早的已到换苗期,农民们正在追施换苗肥。”据了解,今年为确保水稻种植面积不减少,文县农业部门提早安排部署,积极同省市衔接争取资金25万元用于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引进。同时,在水稻育秧关健时期,派出技术人员到白水江、白龙江沿岸村社广泛宣传发动,推广优良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在栽植关健时期,选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发放配方卡和种植技术资料,指导农户科学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用药,确保水稻高产优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也许只有碳水自由时,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沉甸甸的重量。我们期待:今年收成好,谷满仓。  (文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玉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树倒,信心不倒——甘肃文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见闻
  • 甘肃文县:洪涝重灾区“孤岛小镇”打通“生命通道”
  • 甘肃文县:白水江形成堰塞湖紧急撤离1300多名群众
  • 生活逐渐安定:甘肃文县“8·7”暴洪泥石流灾后百日回访见闻
  • 甘肃文县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
  • 甘肃文县琵琶弹唱:朴素中的诉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