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记者 王志俭)9月26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平凉专场)——“携手同绘生态画卷齐心共建美丽平凉”新闻发布会,甘肃省生态环保督察专员蔡桂星,平凉市副市长杨恭,平凉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吕红武,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怀义,平凉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徐俊红,平凉市水务局副局长黄正栋,平凉市林草局局长杜勤科,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甘肃省生态环保督察专员蔡桂星介绍了“十四五”以来甘肃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切实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监管,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一方面,构建“1+7+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对照国家相关规划方案,加快完善我省“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规划体系。制定印发《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个总体规划、《甘肃省“十四五”核与辐射安全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甘肃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4个专项方案,为全面加强“十四五”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撑保障。另一方面,健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先后出台《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等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发布《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技术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覆盖主要环境要素的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在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重点有序推进兰州、临夏等4个市(州)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项目建设,全面实施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业领域稳步推动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扎实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推动机动车排放检验和维护治理,完成3.8万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持续巩固兰州、平凉等4市18条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积极推进华亭、敦煌等5个县级城市黑臭水体开展排查。大力推进实施刘家峡、九甸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武威市石羊河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白银市、张掖市纳入国家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嘉峪关市、张掖市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在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4个甘肃省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农村环境整治累计完成662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02%,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76.83%。有序推进兰州、金昌、天水、兰州新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三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制定颁布《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争取中央资金2000万元,省级安排奖补资金2.35亿元,推进黄河干流、黑河、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施“黄河清废”行动,完成黄河流域甘肃境内入河排污口年度排查整治任务。与上下游4省建立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黄河流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黄河之滨也很美”成为靓丽名片。
四是祁连山生态保护常态化监管全面实现。我省始终把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推动落实《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机制化工作方案》,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系统状况评估、生态保护修复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评估等工作。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地面观测站项目建设。制定《甘肃省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启动羌塘三江源甘肃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科院评估显示,祁连山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向好。祁连山生态保护“常态化监管、动态式修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五是国家“双碳”战略得到积极有效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印发实施《甘肃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及时分解下达各市(州)“十四五”碳强度降低指标,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圆满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发电行业19家企业的配额发放和清缴工作,共清缴碳排放配额1.58亿吨,累计成交二氧化碳455万吨、成交额1.98亿元。持续推动兰州、敦煌、金昌3个低碳城市和庆阳(西峰区)、白银2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六是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有序推进。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国率先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纳入省级督察,拍摄警示片全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目前,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已全面整改完成,两轮省级督察的问题已基本整改完成。全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平凉市葫芦河、庆阳市马莲河、白银市东大沟重金属污染治理,入选“督察整改看成效”全国正面典型案例。
七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推进环评“放管服”改革,优化精简审查审批流程,探索开展“容缺受理”,开辟“绿色通道”,落实并联审批,环评报告书、表审批时间分别比法定时间降低了67%、77%。制定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全力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8条措施》《强化环评服务保障促进项目落地“大提速”的通知》等,实施省列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包抓机制,全力协调保障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目前,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依托该系统完成3700余个建设项目及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的对比核实。厅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江苏、浙江实地调研,邀请有关企业来甘投资兴业,为我省环境治理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
八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平凉市、张掖市、两当县、崇信县、迭部县、合作市、清水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华池县南梁镇、张掖市临泽县、陇南市两当县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制定印发《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试行)》《甘肃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等3项省级评选标准规范,指导符合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省级创建工作。目前,全省共29个地区积极争创省级第一批和国家第七批生态示范创建遴选命名。今天,新闻发布地平凉市就是全省创建工作的典型,2017年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以来,全市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亮,生态建设的优势更加凸显。
九是生态环境安全工作更加严密有效。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履行生态安全、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牵头单位职能职责,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监测机制,做好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修订印发《甘肃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推进完成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加强放射性废物入甘备案核查和辐射监测工作,推动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库项目落地甘肃。建成15个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配套设立15支救援队伍。全省4723家企业完成环境风险评估并划定环境风险等级。开展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省级督导检查,加强尾矿库生态环境问题和环保设施安全管理。积极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全省生态环境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二十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甘肃建设。
平凉市副市长杨恭介绍了平凉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近年来,平凉市始终坚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来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细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平凉市在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后,2022年又成功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市工作突出位置,谋篇布局更加完善。市委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决定》,提出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文旅康养基地“三大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两个示范区”奋斗目标,开启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党委政府和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修订了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指标权重,强化绿色考核导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逐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二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低碳发展步履坚实。生态工业方面,紧盯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引领,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梯次跟进的“1+N”现代产业体系。建成20万吨聚丙烯、碳素复合材料等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全省首家绿色建材研发创新基地建成运行,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陕西量维医药原料绿色制造及光伏、风电等项目加快建设。生态农业方面,以国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试点和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开展苹果产业“十大转型提质”行动,推进“三品一标”体系建设。静宁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崇信县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静宁县、庄浪县纳入国家苹果产业集群项目区,庄浪县纳入国家马铃薯产业集群项目区,平凉红牛跻身全国重点打造的50个产业集群,全市基本形成牛果菜薯药的生态农业产业格局。生态旅游业方面,构建现代农业文化体验、花卉观赏避暑度假、山地苹果景观休闲采摘三大乡村游片区。推出十大避暑、十大康养等旅游线路,打造安口窑古村落、崇信窑洞养牛等民俗文化和生态观光景点,建设崆峒山养生、泾川橙香瑶池、海寨沟旅游度假等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业态,创建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7个,平凉市跻身全国20个避暑优选胜地。
三是协同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蓝天保卫战方面,深入打好扬尘、燃煤、机动车、工业、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标志性战役”,部署开展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问题巡查,建立并落实巡查检查、交办督办、整改落实、验收销号、复查复核闭环管理制度。今年1—8月份,平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5.6%,6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碧水保卫战方面,开展葫芦河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与天水市签订葫芦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今年各级河湖长巡河巡湖8.7万余次,解决河湖“四乱”问题93个,分类治理排污口2160个。深入开展地下水规范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分类治理取水井8218眼,压减取水量210.86万立方米。持续巩固4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交叉水质监测全部达标,全市6个地表水国控和7个省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优良率100%。净土保卫战方面,严格落实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制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开展农膜回收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为61.6%、48.3%和83.8%,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生态治理方面,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全市森林面积555.37万亩、森林覆盖率33.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5%、绿地率达到37.28%。不断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6.87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塬面保护106.88平方公里。积极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投资5.16亿元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入围全国示范工程。
四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先后出台了《平凉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平凉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覆盖重点环境要素的地方性生态环保法规体系初步确立。扎实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目前两轮中央环保督察、第一轮省级环保督察和国家、省级黄河流域警示片反馈披露的问题全部清零,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41个问题整改到位39个,下剩2个问题正在加快推进整改。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和重大项目选址时,将“三线一单”管控要求融入决策和实施过程。出台平凉市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措施20条,先后三次下放环评审批权限,审批时限均压缩到法定时限的1/4。
五是充分发挥项目引领作用,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十四五”以来,争取中省环保专项资金8.2亿元,拉动各类环保投资50.8亿元,完成了华能平凉电厂等10台387.5万千瓦火电机组和平凉海螺水泥公司2条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实施了水泥、陶瓷、砖瓦行业工业窑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以及平凉电厂中水回用、平凉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等一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建成了平凉市管道天然气工程和平凉、华亭、灵台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城区燃煤供暖锅炉基本“清零”。完成了全市7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或扩容改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平凉、华亭、静宁3个省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投运,全市36个重点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部建成。率先推行全域垃圾闭环处理,形成了以崆峒区海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庄浪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中心,辐射全域的城乡垃圾焚烧处置体系。
六是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市,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序推进。主动对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要求,统筹国家和省市各项规划目标任务,印发了《平凉市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了2035年总体目标和2027年近期目标,从生态制度、生态治理、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六大领域引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低碳绿色转型,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市。全面启动《平凉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修编,扎实开展指标、任务、项目调研对接工作,描绘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路线图。目前,华亭市、泾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庄浪县、静宁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崇信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生态环境部现场核查。
下一步,平凉市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力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生态文明建设红利。
记者问答
央广网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请问近年来平凉市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重点举措?
平凉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吕红武: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我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三年来,平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努力绘就美丽平凉新画卷。
一是着力构建双碳工作体系。市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及时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请市委、市政府印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各领域、分行业碳达峰方案逐一落实,“1+N”政策体系全面构建,“双碳”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高水平高质量开展节能工作,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二是持续发力推进生态产业。聚焦“三大基地”和“两个示范区”建设,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协同,推动产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体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改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2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58.4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4.7%,生态产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和新引擎。
三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基地为目标,积极推广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着力夯实能源供应基础。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转变用能方式。目前,全市建成风光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在建新能源项目85万千瓦,这些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绿电17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0万吨以上。
四是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一体化节约、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积极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行绿色设计,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先后实施了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秸秆利用、农膜利用、生物有机肥等项目。坚持项目支撑,市发展改革委紧盯河湖岸线治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支持方向,精准谋划对接、认真组织实施,落实项目管理“4+2”机制,今年实施重点生态环保类66项,年度投资74亿元以上。
下一步,平凉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行动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平凉。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我们了解到平凉市在今年部署启动了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请介绍一下平凉市的主要做法及目前取得的成效。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怀义:今年1月,平凉市委五届六次全体会议作出《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决定》,从平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层面确定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平凉市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全面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系统牢固的生态安全体系、稳定完整的生态空间体系、绿色低碳的生态经济体系、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平凉。今年8月,平凉市委五届七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提出紧盯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个目标”,全面实施生态产业转型、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修复系统、国土绿化持久、环境安全保卫“六大战役”,不断厚植美丽平凉生态底色,努力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平凉力量”。
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已初见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今年1—8月份,平凉中心城区6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3个地表水控制断面和1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回收废旧农膜量11966吨,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安全稳定。
二是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小镇25个,建成各类城市公园49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5%,绿地率达到37.28%,全市森林面积达到555.37万亩、森林覆盖率33.8%。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6.87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塬面保护106.88平方公里,划定生态保护面积612.61平方公里。
三是绿色循环低碳稳步发展。建立了双碳“1+N”政策、产业体系,建成20万吨聚丙烯、杭州幄肯碳素复合材料等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实施新能源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85万千瓦,既定71项生态环保产业链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45.9亿元。
四是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累计完成平凉电厂等10台387.5万千瓦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平凉电厂中水回用、平凉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等一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项目,提标改造7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36个重点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8%以上。推行全域垃圾闭环处理,建立以崆峒区海创垃圾焚烧发电和庄浪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中心,辐射全域的城乡垃圾焚烧处置体系。
五是生态优势产业持续推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开展苹果产业“十大转型提质”行动,推进“三品一标”体系建设,上半年全市肉牛出栏量、蔬菜产量分别增长10.9%和6.8%。推出十大避暑、十大康养等旅游线路,创建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7个。平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崇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效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色和底色不断增亮。目前,已推荐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申报国家第七批、省级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泾川县申报省级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部通过省级评审,其中崇信县已通过生态环境部现场核查。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近年来,针对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平凉市自然资源系统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什么计划打算?
平凉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徐俊红: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平凉市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对甘肃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以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创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服务经济和服务民生为主线,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保护环境与促进发展同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平凉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黄陇基地核心区、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煤炭资源量650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占甘肃省的38%,煤炭产能、火电装机容量分别占甘肃省的54%和22%。我市矿山开采历史悠久,为全省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也形成了一些高陡边坡、塌陷沉降、水土流失、地貌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们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成立了生态修复专责组,建立了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的工作机制。全市矿山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治理面积129.44公顷;申请到省、市生态修复资金8219万元,对301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进行了修复治理,治理面积661公顷;督促63户持证矿山企业累计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5.14亿元;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目前我市海螺水泥矿山、新世纪建材2户矿山企业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为全面解决我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问题,我市谋划申报总投资5.16亿元的“甘肃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平凉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目前成功通过国家竞争性评审,是甘肃省唯一入选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项目涉及4个县(市、区),部署3个修复单元12个子项目,涉及55个矿山,修复治理图斑160个、修复治理面积1191公顷,项目分三年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扑下身子办实事,持之以恒抓落实,扎实做好服务民生、保障发展为重点的相关工作。全面抓好平凉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不断提升区域内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使生态系统服务良性循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努力把平凉打造成山青水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之城、康养之城、幸福之城,切实筑牢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再鼓干劲、再创佳绩!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据了解,近年来平凉市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崇信县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请您介绍下创建美丽幸福河湖的意义是什么?平凉市在创建美丽幸福河湖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平凉市水务局副局长黄正栋: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河湖长制、美丽幸福河湖创建作为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2022年我市河湖长制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考核为“优秀”等次,水土保持工作被省政府考核为“优秀”等次。
美丽幸福河湖创建是探索新时代河湖保护治理的新模式、新范本,是一项系统工程,目的是通过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塬各要素,统筹“治、建、管”各项措施,按照“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目标,将优质河湖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能,提升河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环境。
2022年,我市汭河崇信县城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达溪河灵台段等6条(段)河流成功创建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市内河湖水生态质量明显改善,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汭河、泾河、达溪河等河流水质多年达到或优于国家Ш类标准,黑脸琵鹭、凤头䴙䴘、白鹭、苍鹭、鸳鸯、豹猫等濒危珍禽在河道繁衍生息,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绿色美丽幸福河湖”已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管护体系方面。完成72条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泾河等7条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定期对33条市县级一河(湖)一策方案进行更新修订,完成“四乱”及各类专项行动反馈问题整改销号。
部门协作方面。通过整合力量,做到“水务建基础、文旅创品牌、生态建湿地、自然资源建公园、交通来修路、林草搞绿化”,真正将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从“一家事”变为了“大家事”,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了政府、财政、项目、社会资源相互扶持的建设机制。
行洪保障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协同保护,实施了一批堤防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水毁维修等项目,开展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在重点水域河段建成河道监控设施256路,常态化开展“河湖体检”,实现了河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实施了一批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等项目,河湖滨岸带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全市13个国家和省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14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水资源管理方面。崆峒区等6县(市、区)成功入选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平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专家审查,今年8月取得省水利厅取水许可批复,利用崆峒水库地表水606万立方米置换近一半地下水用于平凉中心城区生活饮用水,有效化解了地下水位下降和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单一问题。
文化融入方面。依托汭河、泾河等河流沿线丰富的流域文化底蕴,结合沿岸历史古迹、农耕文化、红色革命、古树名木、传统民俗等特色元素,将水环境治理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沿岸生态农业、民俗、文创、旅游等产业发展,打造了生态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今年,正在推进泾河平凉中心城区段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和崆峒区小芦河大路村段等7段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正在编制《平凉市汭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全力申报创建汭河全域全省首批国家美丽幸福河湖。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近年来平凉市林草生态建设和林果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平凉市林草局局长杜勤科:近年来,平凉市林草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省、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创建国家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发展以“静宁苹果”为主导的经济林果产业,林草生态建设和林果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高位推进,全力擦靓“绿水青山”美丽底色,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创建成效。以林长制为统领,坚持“五绿”并进,每年组织开展春秋两季造林绿化不停歇,建成万亩以上绿化工程37处48.8万亩、千亩以上工程241处65.89万亩,全市森林面积由516万亩提高到555.3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1%提高到33.8%,林木覆盖率由38.76%提高到44.27%,建成各类公园绿地95处,地面生态停车场10.79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6.98%提高到43.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15平方米增加到13.69平方米。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森林小镇分别达到20个和25个,林业助建美丽乡村469个,城乡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变。2022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我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全省首家获此城市绿色名片。
立足惠民利民,做大做强林果产业,不断激活“绿色经济”发展动能。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推进以静宁苹果为主的优势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聚力打造“静宁苹果”百亿级产业链。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50.92万亩,创建苹果国家级示范园7个、省级示范园53个,认证“三品一标”等各类基地140万亩。“静宁苹果”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8张国家级名片,荣获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最有价值10强、2020年标杆品牌等称号,品牌价值达到161.3亿元,进入首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受欧盟保护名单,入选国家2022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近期又获得2023年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培育德美、常津、贡禾等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和28家省级龙头企业,贮藏、加工、包装、运销等关联企业289家,2022年果品产量达到215万吨,果品收入115亿元,年仓储能力116万吨,年加工鲜果19.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产业,建成2个千亩核桃示范点、2个千亩花椒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切实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将“美丽风景”真正转化为“美丽经济”。推动林旅融合发展。依托1个国家级、2个省级地质公园,2个国家级、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1个国家级、6个省级森林公园资源,通过“林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田园、休闲康养等林(果)旅融合新业态,打造十大乡村旅游线路和一批乡村生态示范园,开发林下采摘、民俗文化、生态观光等项目,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今年,静宁县35°苹果谷森林休闲康养度假村和双岘镇仙鹤谷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园荣获“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