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运腕论藏锋

时间:2016-01-09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弘一法师书法

 

弘一法师书法

 

    古代法书,多用藏锋。康氏《广艺舟双楫》说:古人作书,皆重藏锋。中郎曰:“藏头护尾”,右军曰“第一须存根藏锋,灭迹隐端”,又曰:“用尖笔须落笔混成,无使毫露,所谓筑锋下笔,皆令完成也。”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而藏锋也。


    古人既重藏锋,兼以运其腕力“全身力到”,所以雄厚无匹。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藏锋之说,下笔洁净,没有涨墨,清超可喜。米芾的“无往不收,无垂不缩”,锋自能藏,古拙自生。藏锋之法,写横画先自近中截起笔,使笔向左行,到了画起处,才折回向右行,到了尽处,再向左收。直画也要从近中截处起笔,使笔向上行,到了起画处才折回向下行,到了尽处,再向上缩。这样就能笔笔浑厚,无薄弱之病,这叫做“曳”.其实这乃初学的写法,到了成熟之后,并不在纸上进行三折收缩,只使笔从空中行,就可以了。像作横书,从空中使笔向左,一着纸就向右行,到了尽处,又离纸向左收。作直画,笔从空中向上行,一着纸就向下行,到了尽处,就离纸向上缩,这叫做“摇”.大凡写字,还是笔在空中活动多;不然,怎能行笔如飞,快起来呢?


    蒋骥《续书法论》说:“藏锋者,点画起止,不露锋芒也。”姜夔《续书谱》说:“笔正则锋藏。”是说作书用偏锋,就不可能藏锋了,不是说笔用中锋不能出锋的。古人是用中锋的,所以笔势雄厚,就是多用藏锋。但书法是求其多变化的,运笔要常变化,结构要常变化,怎能抱住藏锋不放,专用藏锋呢?所以虽重藏锋,又不能不兼用出锋,千字一律,笔笔一样,字也不会生动活泼的。所以《广艺舟双楫》还说:行笔之法,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此已曲尽其妙,然以中郎(蔡邕)为最精。其论贵疾势涩笔,又曰:令笔心常在画中,笔软则奇怪生焉。这些话的重点是说作书一定要用中锋,且要多用藏锋,少用出锋。唐宋以后,用出锋的多,处处露锋,字就乏浑厚而薄弱。且六朝人的露锋舆唐以后的露锋,又有不同。六朝碑虽有露锋,但不太尖,总有些秃,唐以后就处处尖锋了,舆六朝人比,就觉得卑薄了。


    学古人书,万不能失其雄厚,古人用全力去运腕,所以笔毫平铺纸上,常使万毫齐力,所以没有薄弱之笔。今人多用指力,不知藏锋之理,小字已见薄弱,大字则更难成字。书法一道,精熟之后,随笔写去,自合法度,往来、收缩、起伏,处处能曲,处处藏锋,不见起止之迹,能得自然之美。后人置腕于案,则指不能不动,不得不用偏锋,因视藏锋为难事,应曲之处,也浮滑过去,所以用功虽深,也不能保其无失,况不用苦功的呢?


    据和讯网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容铁先生书画篆刻展今天上午在甘肃美术馆

    容铁先生是一位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身的复合型艺术家,也是中国唯一一位集中国...

  • 有龙则灵

    近来对于“龙的传人”,却有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叫“蛇的传人”,因为国人始祖...

  • 毛笔开展的沿革

    我国制笔有着悠长的前史,笔的使用能够追溯到新时期年代,战国时期,蒙恬年代的笔...

  • 赵之谦临《武荣碑》

    汉 《武荣碑》原拓释文: 君即吴郡府卿之中子,敦煌长史之次弟也。廉孝相承,亦世...

  • 簪花字美

    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华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 书法艺术的指尖传承

    皖北沙书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技艺表演,是用手撮捻细沙或石灰挥洒成字。近日,记者来...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