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武汉的一位‘收藏家’请我看他的东西,他家里面摆满了超市里的那种货架,货架上堆满了青花瓷器。那个人省吃俭用,就为了买藏品。我看完他的东西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全部是假的。我只能告诉他,你感觉不行,不要再投资买这些青花瓷器了。
王立军是收藏佛像的专家,广东一个企业家花了几亿元,想搞一个佛像馆,请他去剪彩。“剪彩的时候,当地媒体的长枪短炮都对着我,记者们热情地问:‘王老师说说吧,里面的东西是不是真的?’那时我已经知道里面东西大多是赝品了,可我总不能立刻就泼冷水吧,只好说这东西要用高科技仪器才能检测,我的肉眼是无法鉴别真伪的。”
王立军感叹说,说真的昧良心,说假的不就是拆人家台吗?在那种时候,我真觉得做人难。
“一个台北老板打电话给我,要我帮了看看他的藏品,我们约定在珠海见面。”王立军说,“晚上到珠海时,那个台北老板已经为我订好了五星级宾馆的房间,我们吃水果的瓷盘是明宣德年间的,喝茶的青花瓷杯也是他最得意的藏品。如果这些都是真货的话,我感觉自己所享受的简直是帝王一般的待遇。可一眼看过去,它们都是仿品。”
王立军觉得台北老板很热情,也很真诚,就把自己的判断和盘托出。“当时他就变了脸色,说他的藏品全是在台北买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呢?”王立军苦笑着说,“第二天醒来,台北老板已经不辞而别,房费也没帮我结,来回机票和房费全是我自己埋单。”
原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案发后,王立军被请去鉴定他的收藏。“马向东的藏品都在一个密室里,基本上都是假货,只有两座小青铜鼎是真的。”王立军说。
“我搞收藏20多年了,也是从上当受骗起家的,可以用‘惨痛’两个字来形容我以往的收藏经历。我的藏品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赝品。我身边就有一些人,都是工薪阶层,被赝品坑惨了。”王立军叹了口气说,“上海有个60多岁的老先生,花费毕生的精力买了很多古玩,请专家鉴定,有的说真,有的说假。最后,他找了五六个专家来‘会诊’,专家说全是假的,老先生当场就中风瘫痪了。”
文物造假一条龙
为什么赝品会充斥古玩市场,王立军感慨地说,现在造假、卖假以及假鉴定已经形成了一条龙,彼此配合默契。据说,现在全国有成千上万家文物仿制企业,为了谋取高额利润,以假充真,蒙骗收藏者。他们造假手段非常高明,还编出许多精彩的故事。所以,王立军认为,在没有专家指点的时候,普通收藏者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王立军说:“作为一个收藏者,要坚持三个绝对:一、绝对不要相信地点,荒山老林中都会出现赝品;二、绝对不要相信人物,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也会捧着假货让你买;三、绝对不要相信故事,看东西再说话!”
这些事,王立军都遇到过。“以前,一些假文物贩子把赝品提前一两年埋在深山老林里,伪造成一个被荒弃的坟堆,然后带着我去挖。现在他们更绝,专门挑现成的坟头上长着参天大树的坟墓,从远处斜打一个洞把赝品放进去。相信很多藏家都有我这样的经历吧。”
在王立军看来,现在赝品泛滥的主要原因就是鉴定专家队伍良莠不齐。“有的专家是理论型的专家,整天在家写书,但鉴定经验、眼力不过硬;有的专家是极端型,瞧不起民间藏品,一律否定;有的专家是老好人,只要送东西去,他就好好好,闭着眼睛看东西,全是真的;有的专家人品不好,是腐败型,家里面的各种礼品从门口排到窗户下,放得满满的,鉴定证书天天写,一出就是几十张。”王立军说,“当然还有‘复合型’的,即:眼光既差又是老好人。我粗算了一下,如果这些专家每人每天只为藏家看一次东西,全国每天就会出现上百件赝品,3年之后,藏家手中将有成千上万件的赝品。”
“我曾经问一个古玩城的老板:‘你为什么喊某某来搞鉴定?’他说:‘我要是让一个眼光好的专家来,那么我们一分钱也赚不到。’越是眼光好的专家,越没有人找;越是眼光差的专家,天天门庭若市。”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