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2)
时间:2011-12-26 18:53来源:摘自《知识窗》 作者:朱任辉 点击:
载入中...
第三次窖顶拱连,采用的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石头发碹方法,墙壁用大块青石和水泥砌成,这些青石据说采自青州,每块足有一吨重。重建后的大酒窖总面积达1900多平方米,深7米,虽然比海平面还低1米多,却不见有渗水的地方。窖内四季恒温,常年保持在摄氏11度左右,对酒的老熟是难得的环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滩边的酒窖”,其巧夺天工的建筑成就声振亚洲。
张成卿为酒窖的建成可谓是耗尽心血,体力渐渐不支,积劳成疾,每天由工人用小推车送入酒窖工地,亲自监督施工进程。最终英年早逝,享年仅42岁。
张裕的“亚洲桶王”
在修建地下大酒窖的同时,张成卿还通过拔保,从奥地利和意大利购进已加工好的白橡木板材,运至公司后,经外加钢箍,再行装嵌,做成橡木酒桶。之后,将橡木桶从地窖门顺石阶推入窖内,依次排列整齐。其后,张裕耗费了10年以上的时间,约至1908年,自行装嵌了大小不等的橡木桶约500个,在窖内成行排列横放,从大桶到小桶共为7种。
其中最大的橡木桶于1905年在酒窖内制作完成,至今仍保存于烟台张裕的百年地下大酒窖,桶身长3米,直径2.6米,可装酒15吨,被称为“亚洲桶王”。“桶王”装的酒,一个20岁的年轻人每天喝一瓶,喝到70多岁也喝不完。经历了百年时光洗礼的“亚洲桶王”成为张裕百年传奇的见证者,张裕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的可雅白兰地、琼瑶浆、红葡萄、雷司令几款产品,就出自这只“桶王”。
十八年陈酿
拔保没有辜负张弼士、张成卿叔侄两代的重望,他利用烟台改良了的优质葡萄和西方先进的酿酒技术,为张裕酿出了品质一流的葡萄酒。在所有人为之欢呼的时候,张弼士却命令所有的酒不许出厂,它们必须在酒窖内存放10年以后才能上市,张弼士认为,这样才能保证葡萄酒品质的完美,因此从建厂开始十年内,张裕酿酒公司没有在市场上卖过一滴酒。直到1914年,张裕才开始在上海正式推销自己生产的“双麒麟牌”葡萄酒。此时张裕的第一批葡萄酒已经窖藏了整整18年。在上海的西方人,一开始见到这种酒的时候,根本不相信这是一种醇正的葡萄酒,少数人在品尝之后,又断定这不可能是中国人生产的葡萄酒。然而好酒终归会被世人所认可。张裕葡萄酒在1915年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不仅证实这一点,更打破了洋酒不可战胜的神话,将中国的葡萄酒工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责任编辑:鑫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