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日本筑波

时间:2012-05-24 10:58来源:未知 作者:陈冬梅 点击: 载入中...


 

  2010年9月15日,日本筑波,人型机器人HRP-4展示对声控命令的反应和对人脸及物体识别的能力。HRP-4机器人由川田工业和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HRP-4机器人1.5米高,仅重39千克。




筑波科学城(Tsukuba,Scientific Town in),日本科学研究中心。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由茨城县筑波町、大穗町、丰里町、谷田部町、樱村町和茎崎町6村町组成,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万。1968年开始动工,耗资50亿美元,到1982年已有10个省、厅的43个国家研究所(约占日本40%的主要科研机构)、两家私人研究所和筑波大学等两所大学,约有1.1万多名研究人员、专家和后勤人员,再加上附属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总人数已达2.2万人 。


  筑波科学城分为生物研究实验区、土木建筑研究区、文教研究区、理工科研究区和公共设施等5个小区。科学城内设有宇宙研究中心,拥有最先进的质子加速器;工业试验研究中心,包括工业技术院的9个研究所;农业科研实验中心;研究人类的灵长类试验站;高空气象台等。筑波城现为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是日本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向美国等国挑战的重要国家谋略。

政府作用

  筑波科学城是由政府主导发展而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本政府直接介入整个筹建过程,包括科学城之选址、人力筹措等。日本内阁通过建设筑波科学城的决议,明确城市的基本性质、功能、建设方针和措施,购买大量的城市建设土地来建设筑波科学城。
 
  1.科学城的形成机制。筑波的形成和发展,完全靠政府指令,从规划、审批、选址到科研等整个过程和运行完全是政府决策,连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也都由政府从东京迁来,各种设施都需经行政审批配备,私人研究机构和企业也由计划控制。规划和主管都是国家最具权威的机构,使得科学城的建设和搬迁得以顺利进行。

  2.科学城的组织结构。筑波的各类研究机构和教育设施以及其它产业和公司,均受在东京的相应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垂直指挥。二、政府投资。到1993年,日本政府在筑波科学城花费的预算经费已超过2万亿日元,到1998年累计财政预算经费达到2.3868万亿日元。筑波科学城建设预算在2004财政年度超过2.5万亿日元。同时享受日本开发银行、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的低息贷款。三、健全的立法保障和大量优惠政策。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制定的法律;二是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关的国家科技经济乃至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第一类法律更集中有力,这是筑波科学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通过立法手段,对房地产租赁、设备折旧、税收、信贷、外资引进等给予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科学城区的发展。《筑波研究学院园区都市建设法》对研究学院地区建设计划、周围开发地区整备计划及事业设施等作明确说明。《研究交流促进法》允许私人企业使用国家院所设施。《实施令》对研究学院园区的区域、公共利用设施等作了具体规定。

1985世博会

  为纪念这座城市的建成,从1985年3月17日到9月16日的半年期间在这里举行了世界博览会(科学万博—EXPO’85)。这是日本举办的第三个世界博览会,主题是“人类、居住、环境与科学技术 ”,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反映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46个国家和37个国际组织参加展出,日本各大公司组织了28个馆参展。展出 期间共接待观众2000万人次。
 
  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也被称为机器人的盛会,会上展示了由日本、美国、瑞典等国机器人公司研制的十几种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大部分是蓝领机器人,有能够爬楼梯的机器人、清扫机器人、机械零部件分类机器人、甲板除锈机器人,还有排险机器人。
 
  举办1985年筑波世界科技博览会促进了筑波的城市发展。日本政府在筑波举办“人类居住与科技”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首要目标是提高筑波作为科学城的声誉,使筑波成为国际级高科技研究中心和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1.较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举办世界博览会,集中国家大量资本,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一批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为城市进一步完善创造了基本条件。
 
  2.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功能过于单调不利于城市健康发展。博览会举办之际,建成了商业街、百货大楼、食品街、信息中心、宾馆等设施,刺激了商品消费,促使筑波科学城功能结构趋向合理化。
 
  3.美化城市环境。博览会用地在会后大部分建成公园绿地,与步行专用道路、广场等一起形成了城市的开敞空间系统,并与商业、交通、文化、食宿设施相连接,在景观、绿化设计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形成了高度人性化、优美的城市环境。
 
  4.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国际交流。博览会极大地推动了筑波科学城的国际化,提高了城市知名度,成为国际闻名的科学城,奠定了其作为国际科学交流基地的地位。

转变发展模式

  作为完全由政府主导的科学园区,筑波为日本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筑波的发展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首先,筑波以国家级研究机构为主体,并享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园区内缺乏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其次,研究机构、企业、市场没有形成完整的研产学销的链条,研究成果转化率较低。另外,园区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都比较封闭,缺乏与国外先进文化与技术的联系与交流。在国际科技工业园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筑波科学城的弊端愈发显现,并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科学乌托邦”。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纪录片之——洮砚
  •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广州举办
  • 科普:“科学”号上的深海“稀客”
  • 五图话“金砖”——最美“金砖”地标
  • 民国黄金剩女吕碧城谈感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