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早享“齐人之福”娶姐妹的名人是谁

时间:2012-11-20 10:29来源:《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 作者:赵浩 点击: 载入中...

 


 

舜帝




舜帝是一位英明而伟大的君主,也是个幸福、幸运的男人。


舜在为帝之前,曾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两道眉毛长得跟头发一样齐,拖到了地上。这是一个雷人的造型,但舜醒来后想:“人的头发是在人体最顶端的,就像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见眉毛与头发长齐了,莫非是天子听了人的荐举,来叫我,使我代行天子的职权,和天子一样么?”不过想归想,想了之后还是下地干活去了。


要说一下,舜生于一个普通农家,姓虞,他的号是华,排行老二,叫“仲华”(与今天的“中华”谐音)。他的母亲死得早,后妈只疼自己的娃。舜的童年可以说是比较凄苦的,要天天干活,吃不饱穿不暖,但他是一个有素质的人,不管后妈怎么折磨他,他也总是笑脸相迎、谦谦如也。


他一边放牛一边学习,学问越来越多,修养越来越高,渐渐赢得大家的敬重和赞誉,他的为人连尧帝也知道了。尧帝有两个女儿,姐姐娥皇,妹妹女英,姐妹俩秉承庭训,熏陶涵育,性质纯良,都愿嫁给舜为妻。幸运的是并没有发生曲折离奇的“三角恋情”,舜也喜欢两位姑娘,于是就把姐妹俩都娶了。


完婚之后,舜带着两个妻子回去见父母,想不到遭到父母的拒绝,而他那后妈生的弟弟象,见到两位嫂子的绝色姿容,竟起了不轨的心思。


娥皇、女英嫁给舜之后,过起了艰苦的生活。


象垂涎两位嫂子的美貌,常乘舜不在家的时候找嫂子“闲谈”。娥皇、女英是聪明人,但不敢得罪他,怕他在父母面前说舜的坏话。越是如此,象越是蒙了心,觉得只有杀死舜,才可将嫂子们抢到手。象使了一招“调虎离山”与“瓮中捉鳖”的结合版计谋:让母亲叫舜去修房子,去疏通井,然后放火烧屋,用泥土封井,妄图把舜烧死、封在井中闷死。每次娥皇、女英都通力合作把舜救了出来,舜总是不记前嫌。


这些事,尧帝都看在眼里。他对舜的表现很满意。他终于尧把舜召到京城,开始委舜重任。几年后,尧把地位禅让给舜。舜即位为天子,定都于蒲阪。


舜勤政爱民,为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他规定各部落君长每五年来朝见天子一次,而每五年天子也照例前往全国各地巡狩一次。这年盛夏来到洞庭湖,因天气太热,娥皇、女英就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舜继续南巡。


这一年,南方衡山一带有苗部落发动叛乱,舜亲自南征,至苍梧之野而死。娥皇,女英听到这消息悲痛极了,决定去寻找舜墓。她们边走边哭,泪水洒在竹子上,竹子上落下了斑斑的泪痕。她们来到湘江,过江时,不幸沉溺而死。


半个月之后,娥皇、女英的尸体浮出水面,人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将她们葬在君山,并立湘夫人庙来纪念她们。至今君山上还有二妃墓,墓旁斑竹丛生,青翠欲滴,令人遐想不已。


据传,后来秦始皇南游洞庭,遇大风,有人告诉始皇,这是湘夫人发怒所致,始皇问湘夫人是何方神圣,侍臣答称是舜的二妃。秦始皇也是个不可一世的人物,他就因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历史上的三皇五帝,而把“皇帝”合起来做自己的称号。他一怒之下,下令伐完君山上所有的斑竹,然而,三年后,这里又是一片苍翠蓊郁。


能得到这样两位女子忠贞如一、生死追随的眷眷深情,想来尧也无憾了吧。

 

知识链接趣味链接:相关诗词


李淑曾的诗《斑竹怨》写道: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有泪洒湘竹,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疑庙,日落苍梧山;余恨在湘水,滔滔去不还。


毛泽东在吊唁他的爱妻杨开慧时也写道: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群;班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唐代诗人高骈曾写有《湘浦曲》,诗云:


虞帝南巡竞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且斑。


清初著名诗人施闺章在《江行杂咏》中写有《见斑竹》的观感:


碧玉森森绿水湾,风鸣环佩满湘山。游人自洒离愁泪,不是当年旧泪斑。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中国史上最奇葩黑社会
  • 中国史上最奇葩黑社会
  • 高洋:中国史上最残暴淫狂的帝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