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偷豪夺",一般都说作"巧取豪夺".这个成语比喻用卑鄙的手段占有别人的财物或权利,殊不知这原本是书画史上一段风雅趣事。
一次宋徽宗召见米芾,命他在御屏上书写《周官篇》,并亲自给他备好御用端砚。写完以后,米芾突然把笔掷于地上,捧着砚台跪在徽宗脚下说:"这个砚台臣已经濡染过,不能再让您使用了。"徽宗素知"米颠"的性情和洁癖的特点,闻听此言大笑,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
不仅如此,对于心爱的字画米芾更不惜舍命相求。一日,他与蔡京同坐小船出游。蔡京拿出所藏帖示之,该帖苍雄沉着,逸迈奇崛,米芾惊叹不已,要求以其他画交换,蔡京不肯。米芾一急,竟跳上船舷以投江相要挟,被逼无奈的主人只好连忙将帖奉上。《铁围山丛谈》还记载过这样一件事:"唐沈传师有《道林诗》,大字犹掌,书于牌,藏其寺中,常以一小阁贮之。米老元章为微官时,游宦过其下,舣舟湘江,就寺主僧借观。一夕张帆携之遁,寺僧亟讼于官,官为遣健步追取还,世以为口实也。"这种抢夺的手段实在不太光彩,难怪苏轼会做诗取笑他藏品的来路不正:"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米芾还常借人古书画自临,"并以真赝本归之,俾其自择,而莫辨也".得偿所愿又借此炫技的米芾便得意不已。由于他好作赝本,骗得人家古书画很多,他的朋友们常以此戏谑之。东坡跋米芾所收书画云:"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又云:"拙者窃钩辄斩趾",皆谓米芾好取人书画也。
当时人们都说米芾"只痴进不痴出",不过他也不是每次都能得逞。传说有次他见到一幅戴嵩的画,画面上是两头蓄势发作、弓角相斗的牛。他爱不释手,摹了一幅还给主人。谁知主人认出这是摹品,要求归还真迹。米芾问何以见得,主人说:"牛目有童子影,此则无也。"原来戴嵩居然在牛的眸子里画了个放牛娃的身影。米芾没有注意这个细节,只好将原作还给对方。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