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江起义军转战黄淮平原各地之时,宣和二年(1120年)冬,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方腊也率义军连破处州、秀州,攻势凌厉,使北宋王朝十分恐慌。
整日只知朝歌夜舞、醉生梦死的宋徽宗大惊失色,急召群臣商讨对策,平日里巧舌如簧、只知拍马溜须的权臣们,个个没了往日的气焰,面对宋徽宗的责问,只会含含糊糊,闪烁其辞。就在宋徽宗一愁莫展,大骂自己身边无贤臣、忠臣时,一个名叫侯蒙的人上书说:“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没有敢抵抗的,说明他必定有过人的才智,不如赦过招降,让他率兵讨方腊以赎之过,或许还能平定东南之乱。”看罢奏折,宋徽宗对建议十分赞同,连声赞叹:“(侯)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宋史》卷三五一《侯蒙传》)。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年轻时在乡里颇有好誉,扶弱济贫,乐善好施,有时一日施千金。进士及第后,他硬是凭着自己的才干与正直,在朝中站住了脚,并且深得宋徽宗的信任,从宝鸡尉一直升至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后又担任了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官位显赫。
有一次,宋徽宗问侯蒙:“侯爱卿,你觉得蔡京这个人怎么样?”侯蒙说:“臣以为要是蔡京心术端正,即使是古代贤相也不一定能比得上他。”言下之意,蔡京虽有才能,但独揽大权,心术不正。宋徽宗听了他的话,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并且派人秘密监视蔡京的一举一动。蔡京知道后,对侯蒙怀恨在心,伺机进行报复。一次,有几件奏折上提到的事是侯蒙独自处理的,蔡京便到宋徽宗那里去告状,诬陷侯蒙独揽大权,再加上蔡京死党、犬牙的联手攻击,宋徽宗便对侯蒙失去了信任,下令将侯蒙罢贬到亳州当知州。
当侯蒙得知宋江、方腊起义后,连夜向宋徽宗上折子,宋徽宗龙颜大悦,立即下诏任命侯蒙为东平府知府,负责招降宋江。侯蒙此时已六十八岁,正想踌躇满志前往上任时,突然发病而死,招降计划未能实现。
宣和二年(1120年),宋江又向南发动攻势,虽然义军人数不多,却好似一把钢刀,令北宋王朝惊恐万状、闻风色变,急令大军镇压。起义军进入沂州,沂州知州蒋园严阵以待,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为蒋园所败。
宣和三年(1121年)初,宋江率领起义军挺进江苏地区,遇到沭阳县尉王师心率领的军队,受到阻击,战败退走。二月,宋江起义军进入淮阳军(今江苏邳县南),北宋政府急令海州知州张叔夜前去招降。在起义军转战各地的战斗中,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才能,指挥若定,战术灵活多变;同时宋江作战也很勇敢,身先士卒,带头冲杀,打出了威风,令一些朝廷官吏也不得不承认其有勇有谋。所以,当侯蒙死后,宋徽宗立即下诏给刚刚以徽猷阁待制出任海州知州的张叔夜,令其设法招降宋江等人。
张叔夜到达海州时,起义军正准备攻城。宋江等人仔细分析了海州的特点和城防情况,决定从海上突破,他们攻至海滨,夺取了大型船只10余艘。然而,张叔夜在得到“招安”宋江的诏旨后,进行了周密策划。他首先张贴出了榜文:“有赤身为国,不避凶锋,拿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双执花红;拿获李进羲者,赏钱百万贯,双花红:拿获关胜、呼延绰、柴进、武松、张清等,赏钱十万贯,花红;拿获董平、李进者,赏钱五万贯,有差。”(王士祯《居易录》卷二四)同时,张叔夜又派出探子侦察起义军的情况,当他获悉起义军从海上突破这一动向后,连忙招募敢死队1000余人,在近城设伏。又派出小股士卒赶往海滨诱战,同时将精兵埋伏在海边。双方开战后,张叔夜诱使起义军离船上岸作战,伏兵乘机烧毁了起义军的船只。面对数倍于己的官兵,宋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宋江虽率部勇猛拼杀,给敌人以重创,但面对重围,船只着火,退路已断,只好接受“招安”向张叔夜投降了。
宋江接受“招安”后,北宋朝廷对起义军将领都授以官位进行笼络。《宣和遗事》载:“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勒,分住诸路巡检使去也。”北宋朝官李若水,极度仇视农民起义军,反对“招安”,可他却又亲眼目睹了宋江受“招安”的情形,于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写了一首《捕盗偶成》诗:“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廓。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后来的事实证明,宋江投降并非出于本意,而是为了保存实力。所以当时机成熟后,宋江重新举起了义旗。但这次起义,很快就失败了,宣和四年(1122年),宋江起义被宋将折可存镇压下去,宋江等人遭到残酷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