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
清朝徐昆着的《柳崖外编》,是部类似《聊斋志异》的志怪小说,虽然没有《聊斋》名气大,但作者刻意模仿蒲松龄,说奇道怪,颇具趣味,里面记录有若干风物人情。其中三文写云南奇物,一为动物,二为植物。
其中一文为《我有油》:“我有油,出滇南,一名竹鼠。生竹丛中,食竹根,形类猫而小,毛灰色,可为裘。稍肥,则自鸣曰,我有油,我有油。人以木板压之,取其油,遂不复叫。再叫,必待有油时。”
竹鼠,又名芒洞老鼠、芒狸、竹狸等,因主要吃竹而得名。在受到人为刺激时,有时发出“咯、咯”的磨牙声,或立即露出锋利粗大的门齿,发出“呼呼”的鸣声示威,但前人居然能听出“我有油”三个字,似有寓言含义,即做人不能太得瑟(张扬)。
在今天,竹鼠被视为珍贵的补品,据测定,它体内含粗蛋白质57.78%、粗脂肪20.54%、粗灰分17.36%、粗纤维0.84%、胆固醇0.05%,还富含磷、铁、钙、维生素E及氨基酸、甾类,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
这样一说,一目了然,但寓言带给我们的美好也荡然无存了。
另一文《和合草》:“永昌府澜沧江外,有和合草,根洁白,结男女交媾状,土人见之,用稻米周遭围之掘,方可得,否则遁去。有夫妇不谐者,服之即欢好。然载诸江船,辄沉溺不得渡,智者用长线系置岸侧,持线登舟,渡毕,然后引过。故滇省近边一带,时时有之。闻服之者曰:男视女,虽嫫母,西子王嫱不若也。女视男,虽丑亦潘安,虽老亦健儿也。治夫妇相憎疾,煎酒服。”
草能治心病,恐亦如山海经一样,属于想当然。和合草乃中药之一种,又名合情草、合掌草、土蛇床、对叶接骨草等,有清热解毒,散淤止血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疮疡、跌打损伤等。
土人认为其能愈合男女欢爱,应是望形生义,受吃啥补啥思维模式所限。不过,古代生活条件差,很少用药,不要说滋补品,能吃饱饭就算小康家庭了,对奇形怪状的药物充满想象和期待,也没什么不好。
再一则,记载今人耳熟能详的冬虫夏草:“滇南有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入夏,虫以头入地,尾自成草,杂错于蔓草溥露间,不知其为虫也。交冬草渐萎黄,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簌簌然带草而行。盖随气化转移,理有然者。和鸭肉炖食之,大补。”
同前两者一样,都是介绍奇物的神奇表现、神奇功效,“大补”两字,一言概括矣。如果我说冬虫夏草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多种生物碱等,你还会觉得冬虫夏草神秘吗?
介绍一个美女,咱们东方人喜欢说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具体怎么美,自己琢磨。西方人则直统统地说她胸围多少、腰围、臀围多少,重多少斤,脚丫子多大,脸蛋子多大,好像在买肉。
所以,养生宝物大多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心理上的期待也算其一。化学成分、物理成分通过其他渠道也能得到,而灵丹妙药非心诚不可得。民有所好,市便兴焉。这大概就是我们这里多灵丹妙药的原因吧。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