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美"非害死杨家将元凶 系"被借刀杀人"

时间:2014-06-19 08:30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且菲 点击: 载入中...

潘美

 

潘美

  “乌鸦好比潘仁美,早晚要把他性命追……”这是川剧名段《五台会兄》中的一句台词。《五台会兄》讲的是杨延昭深入辽国,盗取杨业遗骸,归途经五台山,夜宿兴国寺,与五郎杨延德相遇,随后共同与辽人战斗的故事。《五台会兄》中,有很多台词都在控诉奸臣潘仁美对杨家犯下的滔天大罪。


  1978年,四川曾公开出版过这一名段的黑胶唱片。五郎杨延德的饰演者是川剧名家吴晓雷,这张唱片是他去世前两年(1958年)录制的。1952年10月,吴晓雷与名生角陈淡然带着《五台会兄》,作为川剧优秀表演项目,参加了文化部在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那个没有电视机,收音机还属奢侈品的年代,吴晓雷的唱段被电台反复播放,让潘仁美奸臣的形象在川人的心中扎了根。


 

 

潘仁美的原型叫潘美

 


  在古代中国,曲艺的素材来源,最多的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加工。深入人心的奸臣潘仁美形象,是被戏剧文艺作品歪曲了的。那么,历史上的潘仁美,到底有没有害过杨家将?


  中国古代有二十四本史书,是被广泛认可的正史,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二十四史”.关于宋代的正史叫《宋史》,修撰者脱脱,是元代的哈萨克政治家。中国古代历来有后朝修撰前朝历史的传统,《宋史》是研究宋代历史最靠谱的一本书。


  很遗憾的是,在这本最靠谱的《宋史》中,没有潘仁美这个人,只有一个叫潘美的人,他是潘仁美的原型。《宋史》列传第十七中,有对潘美的介绍: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璘,以军校戍常山。美少倜傥,隶府中典谒。尝语其里人王密曰:“汉代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及即位,补供奉官。高平之战,美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出监陕州军,改引进使。世宗将用师陇、蜀,命护永兴屯兵,经度西事。


  这段文字,概括了潘美的前半生。大概意思是说,潘美的父亲潘璘曾是军旅人士,潘美年少时长得很帅,又风流倜傥(参见上期《天下潘姓男女多俊秀》,可见潘姓人面相多俊秀不是乱说的),做了一个迎接宾客的小官。但这个小伙子不是个安生的人,他曾经和同乡说:“我看汉政权差不多要完蛋了,奸臣当道,正是大丈夫求取功名的好时机。”


  潘美出生在925年,他所说的汉是历史上的后汉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个短命的王朝,只在947年到951年间维持了4年,是“五代”之一。潘美说这番话时,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却已经胸怀大志。


 

 

潘美是赵匡胤的铁哥们

 


  在民间较早关于杨家将的小说《杨家将演义》中,潘仁美的儿子潘豹被杨七郎所杀,但杨七郎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潘仁美最终借刀杀人的导火索。且不说杀人不偿命是法律不允许的,单凭潘美和宋朝皇室的交情,这一点还真说不通。《宋史》记载潘美的6个儿子,个个为官,没有胡作非为之事,更没有潘虎、潘豹、潘洪其人。


  咱们先接着说青年潘美的故事。潘美年轻时所在的后汉,经历了短命的4年后,被后周代替。这段时间,周世宗柴荣还是开封府尹。


  《宋史》说“美以中涓事世宗”,中涓其实和潘美原来干的典谒差不多,还是迎接宾客的活路。这说明,潘美年轻时,已和后周的宗室攀上了关系。虽然官不大,但毕竟是周世宗柴荣的下属。


  柴荣和赵匡胤的渊源,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柴荣即位后,潘美逐渐走上了军旅之路。这段时间,潘美和掌管禁军的赵匡胤关系非常好,可说是宋朝开国皇帝的铁哥们。好到什么程度?《宋史》上说:“太祖遇美素厚,及受禅,命美先望见执政。”经过陈桥兵变受禅后的赵匡胤,命令潘美去见执政大臣,宣谕圣旨于中外。这么重要的活儿交给潘美,可见他和皇室的关系之厚。


  可以说,潘美是一直跟随赵氏集团闯天下的老牌下属。而杨业和宋朝皇室的关系,却远远不如潘美。因为杨业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站在宋王朝的对立面。


 

 

半生和周宋对立的杨业

 


  当后汉被后周代替时,杨业和潘美的人生同时发生了转折。潘美一路依附皇室,成了宋朝高官,而杨业却走上了与后周的对立面。


  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论出身,杨业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弱冠时就跟随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因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


  后汉是“十国”中唯一的北方政权,经常联合契丹与后周对着干。长期在这个王朝做官的杨业,一直站在后周、宋的对立面,前前后后为北汉干了29年。


  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征讨北汉。杨业所守的古城被宋兵围攻,杨业劝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使者召见杨业,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军队回朝后,又任命杨业为郑州刺史。杨业成为宋朝官员,比潘美晚了20多年。


  话说回来,从上述潘美和杨业分别与宋朝的关系来说,如果杨七郎真的杀掉宋朝老臣潘仁美的儿子而不被处罚,这事说得过去吗?


 

 

潘美成为杨业的上司

 


  北汉灭亡这一年,宋太宗马不停蹄地与辽国进行了高粱河之战。这是宋与辽第一次直接战争对话,宋太宗意图攻取北京至大同一线的幽云十六州。宋太宗这次决策失误了,他以疲惫之师攻击以逸待劳的辽国,结果宋军大败,宋太宗自己还中箭受伤。


  这场战争后,宋太宗开始贬斥群臣,一些在灭亡北汉中有功的大臣被剥夺赏赐。


  这场战争后的一年间,潘美任幽州行府事兼三交(今太原附近)都部署,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这是潘美和杨业成为上下级的一年。潘美是三交一带的战区总指挥,杨业的官职相当于三交地方部队长官,潘美的官职比杨业大。


  杨业在这一代经营多年,对边疆战事很熟悉,这样的官职配属,证明了宋廷内阁希望利用杨业的战争经验,但又因为他是降将而猜忌,因此派潘美遏制他。


  内阁的这一官职安排,和杨业之死有着微妙的关系。


 

 

潘杨有过愉快的合作

 


  980年,辽国发动对宋的雁门之战,发兵十万攻雁门。杨业领数千骑兵,绕到雁门关以北,往南突袭辽军,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