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改名张家界后,好处多多。
人工天河红旗渠,让林州这个名字蜚声海内外。近日当地官方主办的红旗渠网发出了一则旗帜鲜明的“民意征集”——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张家界一样给百万林州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林州市委相关领导做出回应,改名一事并未上升到政府层面,他也正在进一步了解核实相关情况。
与其事先设置议题,讨论能不能更名,不妨跳出圆圈,“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更名了又会怎么样?
相对于林州,红旗渠显然知名度更高。但提高知名度,归根到底还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人举出大庸改名张家界的例子,论证城市更名的好处。把一个城市的发展,归结于一个因素,特别是一个“非核心因素”,过于简单化和游戏化。或许大庸改名张家界,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但把张家界今天的发展完全归功于当初的更名,置张家界天生的旅游资源于何处,置当地人民的创新实干于何处?
现实中更名的城市,其实并不少,难道都“一朝更名天下达”吗?不妨列举几个:徽州改名黄山,大庸改名张家界,南坪改名九寨沟,淮阴改名淮安……而湖北的“荆沙市”,在历史上更是只看了两年的日出。很想弱弱地问一声,这些更名的城市,都实现当初目的了吗?其实上述城市中,有些因为更名,至今还为人置喙。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要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此为主干,余皆枝叶,不应该搞“名字决定论”.
城为名之本,名字其实因人而异、因城而异。能不能赢得尊重,城市是根本,名字只是表象。不是说有一个好的名字,就一定会发展起来;也不是说没有一个好名字,就不会发展起来。即便你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字,知名度很高,如果失去了精气神,城市也不能发展起来,也不会赢得尊敬;反之,即便城市名字不怎么样,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城市也会发展起来,一样会赢得尊敬,城市名字也“与有荣焉”.
更名未必成功,且有许多负面影响。一个城市老在名字上动脑筋,可能是一种本领恐慌。而且,改的是名,花的是钱。据测算,一个150万人口的小城市改名,光是重办身份证就要花掉2000万元;一个中等城市,改一个名字则要耗费数亿元;大城市,差不多要几十亿元了--实是不堪承受之改。一旦决策失误,更名失败,达不到目标,民脂民膏就等于白白打了水漂。
由是观之,城市更名其实是门“风险活”.需要讲的是,城市不是绝对不可以更名,如果名字确实不雅,且有更好名字,更之又何妨;但在更名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民意。一点个人看法,其实“林州”这个名字很不错,广州、杭州、苏州、扬州,又有哪个差?真没有更名“红旗渠”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