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结婚证内容统一仅三句话

时间:2015-07-01 08:02来源:大西北网-燕赵都市报 作者: 点击:

60年代结婚证

 

  1950年婚姻法颁布以后,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精神逐步得到了贯彻执行。当时,国家忙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抗美援朝,尚无暇顾及婚姻证件规范一类的具体问题,婚书的文字内容各地不一,表述比较混乱。一些带有旧时代特征的内容仍然出现在婚书里,如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及一些含有封建色彩的祝词等。

 

首次统一内容的婚书


  1955年6月1日内务部公布了由国务院批准的《婚姻登记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结婚证、离婚证由县、市人民委员会依照本办法附件的规定统一印制。婚书内容为: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1955年下半年,一些地方即出现了按"办法"规定统一印制的婚书,之后逐渐增多,因为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以前印制的婚书还在继续使用,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婚书内容基本统一。


  这件婚书的突出特点是文字内容简练准确,仅仅三句话三十个字(其中十个字还是名词),就把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依法登记的婚姻法精神准确地体现出来。二是婚书以五星红旗和平鸽、花卉嘉禾红双喜为装饰,开新中国婚书主题花边之先河,表达了劳动人民企盼丰收、生活幸福的美好心愿。

 

证本是计划生育婚书


  安徽省望江县婚书。宽12厘米,高8.3厘米,塑料封套,证本形式,封二婚书正文。封三为计划生育工作方针:书记挂帅,全党动员,宣传教育,典型引路,加强科研,提高技术,措施落实,群众运动,持之以恒。要晚、晚、少、优,一对夫妇最好只生一个孩子。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这就是计划生育。我国自古就是人口大国,新中国成立后,人口一度无节制地急剧增长,给资源、环境、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民主人士、国民党元老邵力子首先呼吁控制人口、节制生育,经济学家马寅初写出了中国的计划生育理论著作《新人口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计划生育工作作出指示。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强调:"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步走向有计划的状态。"成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


  1964年,成立了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一些地区也相应成立了类似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国家开始节制生育试点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国城乡全面展开,国家提出了"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并首次在政府正式文件中提出了人口控制目标:在"四五"期间将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千分之十左右,农村降到千分之十五以内。1972年,政府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思想。1978年,国家提出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1980年,国家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确立了计划生育的法律地位,走上了依法行政的道路。


  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三十年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966年,婚书上首次出现关于计划生育的文字。以毛主席语录为主,还有标语、口号、题词等。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统一印制婚姻证件前,计划生育一直是婚书上的主题词之一。


  一般,这种婚书为目前所见最小的证本式婚书,也是各种类型婚书中开幅最小的。即使展开后,仍比最小的卡片式婚书长宽各短0.3厘米左右。妙在布局合理,封二为4×6厘米的表格,分6项10个栏目,70余字,文武线边框,方寸之间容纳如许多的内容,却不显拥挤窘迫,给人疏朗清晰之感。封三的计划生育宣传词也是70来字,同样清晰明白。

 

婚书上的商品供应


  一件吉林省汪清县百草甸人民公社1960年12月28日签发的结婚证书,宽33厘米,高26厘米,周边草绿,中间粉红,花卉嘉禾、五星红旗、橄榄枝、和平鸽、红双喜围成花边。婚书背面写着几行钢笔字:猪肉果子已供、棉布已供、水果已供。


  婚书上出现商品供应,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始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消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延续了整整三十年。1955年10月,北京市的婚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布票已发"的小型戳记章,从此,商品供应专用章成为城镇婚书的特殊标记,见证了不同年代新人的生活情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简朴,公职人员结婚多在单位借一间屋子,把两张单人床并在一起,就是新房。婚礼由单位领导主持,亲友同事参加,撒点喜糖就行了。婚书上供应的商品主要是棉票和布票,拿棉票可以买棉花做被子,用布票买布能做件新衣服。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观念悄悄发生变化,开始在新房里摆放简易家具,那时工资低,成品买不起,凭婚书还要通过人情关系可以到计委批点计划内木材自己做个梳妆台、酒柜或是一对简易沙发。婚书上的供应商品除布棉外,又增加家具票证,有的地方还可以凭婚书托人情拿到商业局的批条,买到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商品。


  由于各地经济情况不同,婚书上的商品供应品种和数量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多的,糖、烟、酒,锅、瓶、盆,布、棉证等吃、穿、用都有;少的只有布票一种。1960年沈阳市颁发的一件婚书上盖着7个条形章,分别是:暖水瓶供应完、面盆供应完、蒸锅供应完、硬糖果供应完、香烟供应完、棉证已发、布证已发。而山东枣庄的婚书上仅有一个布票已发的供应章。是两件结婚证书的背面,左面的婚书上盖了5个条形章,内容分别为:方凳已供应、方台已供应、大床已供应、大厨已购、被面已购。右面的婚书上面盖了2个双喜章、3个条形章,小双喜章由两个圆形红喜字边缘叠加在一起,是祝福喜庆之意;大双喜章是圆形公章:中间刊圆形大红双喜字,印文由左至右呈环形,喜字上方为"结婚商品已购",下方为"国庆门市部";三个条形章分别为:布证已发、购物券已发。婚书上加盖商品供应章,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一道别样的风景。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