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杭州一段情

时间:2015-08-20 08:01来源:大西北网-人民文摘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学友杨在葆因主演影片《原野》赴港,金庸以《明报》社长查良镛的名义,在美丽华饭店设宴款待。他得知杨在葆与我是大学同窗好友,高兴地请他带话:“那您回去后一定代为问候,我们是亲戚,不过我和他姐姐早已分手了。”

 

 邂逅


    抗战胜利后不久,父亲杜宗光在杭州直通西湖的中正街上买下了一栋政府官员的房子,父亲因公务缠身,先让姐姐陪母亲去那里居住。1947年的8月,我也去西湖度暑假。当年偌大个杭州城,叫得响的就那么一份《东南日报》,枯燥乏味,唯独其中的“咪咪博士答客问”像万宝全书,是人人都要抢着看的。这“咪咪博士”正是金庸。一天,栏目里众多答问有下面一则:“购买鸭子需要什么特征才会好吃?”咪咪博士回答说:“一定要颈部坚挺结实,可示鲜活,毛羽丰盛浓密,必定肥瘦均匀。”我看后不以为然,信手写了张便条寄去:“你说鸭子的羽毛一定要丰盛浓密才好吃,那么请问,南京板鸭一根毛都没有,怎么那么好吃?”过了几天,突然收到咪咪博士的亲笔来信,他说觉得我很有趣,想上门造访,和我见面交谈。


    礼拜天下午,咪咪博士刚一落座,父亲便开始检讨小孩子不懂事,胡乱写信等。查哥哥连忙说道:“没关系,没关系,冶秋提的问题很有意思,很幽默的。”这时,姐姐冶芬很有礼貌地端上一杯浓茶,娇小玲珑、清秀文雅的她是非常迷人的。感情上的事,往往就这么简单。次日,查哥哥便再次登门,送上一叠戏票,约我们全家去观赏郭沫若的名剧《孔雀胆》。那天看戏,查哥哥不断从身后将“可口可乐”传送过来,这可是战后最为时髦的饮料了。此举无疑拉近了相互间的情谊,之后,他便成了家里的座上客。

 

成婚


    暑假结束,我随父亲返回上海上学。时隔不久,查哥哥竟然也来了,原来他在数千名竞争者中崭露头角,考入了上海《大公报》。小别重逢,格外亲密。这时,他和姐姐杜冶芬已经相恋。据说1948年3月《大公报》要派查哥哥到香港工作,他不是很乐意,曾写信到杭州征求姐姐的意见,她的答复是短期可以,时间长了不行。后来报馆高层同意了查哥哥的要求:只去半年。1948年秋天,查哥哥忽然从香港回来,向父亲提出要和姐姐结婚的事。对此,家里人都感到十分唐突,因为姐姐尚未满18岁,孝顺能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此宝贝的女儿远嫁他乡,怎么舍得?再说对方才学虽令全家钦佩,但一直是以友人相待的。可他俩主意已定,父母最终只好依从。

 

印痕


    不久,查哥哥和姐姐乘船去了香港。1950年初,姐姐突然回来了,并说查哥哥可能调回内地工作,大家都格外欣喜。不多时,查哥哥也来了,后来知道他是去北京求职未果,败兴归来顺便接姐姐回香港的。但此时姐姐已不愿回去,她在香港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适应查哥哥的生活规律。她又不会说粤语,不愿一个人出去,生性活泼幽默的她自然寂寞难耐。但经父亲再三规劝,她依然顺从查哥哥的意愿回了香港。几个月后姐姐来信称,查哥哥写了大量影评文章,心情很好。还为此取了个“林欢”的笔名,“林”是因查杜二字的部首均为木,从而移花接木为之林字;“欢”自然是指他们当时幸福快乐的生活。现在有些传媒添油加醋,把他们后来的分手,硬扯到姐姐阻碍丈夫北上求职。姐姐的青年时代,纯净慧敏,至少给查哥哥的生活和文思,留下了美好的瞬间。事后,查哥哥曾对父亲说:“是我没有照顾好她!”应该是真诚的。


    数月后,姐姐真的回来了,而且再没回香港。直到1953年初,查哥哥才到上海和姐姐办了离婚手续。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蔡澜笑谈金庸古龙往事 透露李翰祥迷恋女人小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