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喜欢报考“职校”

时间:2016-07-03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倪方六 点击: 载入中...

古代铸钱生产教学现场

 

古代铸钱生产教学现场

 

    随着高考结束,上什么样的学校以及选报什么样的专业又成为很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新的趋势是,职业技术类学校越来越受青睐。或许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才有的事情,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已出现了相当专业的“职业学校”.最早的职校“校长”是一位叫秦承祖的太医令……


    最早的职业专科学校出现于何时?


    《唐六典》:南朝宋“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


    中国最早的专科类职业教育学校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设置的“医学”专科职业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这所职校的“校长”叫秦承祖,时为南朝刘宋太医令,鉴于当时疫病高发、缺医少药的情况,他建议朝廷设立医学专科院校,以培养当时急需的医护人员。《唐六典·太常寺》:“宋元嘉二十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秦承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提出创办医学职业教育和从事医学职业教学的人。


    在刘宋出现医学院后,北魏也出现了类似的教育机构“太医博士”,以培养高级医学专科人才为目标。到了隋唐,中国的职业专科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仍以医药职业专科学校为例,隋朝在太医署中设置了医、按摩、咒禁三博士,教授职业技能。在隋朝的基础上,唐朝专业分科更细化为“医”、“药”二部。各科均由博士、助教给学生上课,《本草》、《脉经》为学生必修课。学完基础课后,再细分具体专业,有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等五个专业。此外,唐朝还一度在地方各州推广职业教育,并开设了农业畜牧业需要的兽医专业,一次可招学生100名。


    古代报考“职校”容易吗?


    《宋史》:“学生常以春试,取合格者三百人为额”


    在医学类职业学校出现后,天文历法、算学等学科也出现了相应的专科职业学校。那么,古代上职校容易吗?


    众所周知,古代的学校教学以儒学教育为主,培养的是治国经世之才,方向都是做官,科举考试竞争残酷。职校与之相比,在社会评价和地位上有不少差异,但古人想上职校也不容易,尤其在南北朝早期职教起步阶段,因为职校并不面向社会招生,民间子弟想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几乎没有可能。


    直到唐朝,平民子弟才有了上职校的机会。据《唐六典·太常寺》,唐朝在药部设药园师专业,“药园师以时种莳、收采诸药。”当时在京师所设的医药职业学校,首先面向社会招生:“置药园一所,择良田三顷,取庶人十六已上、二十已下充药园生,业成,补药园师。”


    宋朝的职业教育比唐朝更进了一步,以医药专业职业学校来说,已细分到小儿科、产科。据《宋史·职官志四》,宋朝医药职教分为9科,分别是: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噤科。


    分科多了,招生要求也多了。在宋朝,欲上专科职校必须参加考试。宋朝职校招生时,有一套严格的录取程序,有专门的考试,名额也有限定。《宋史·职官志四》称:“学生常以春试,取合格者三百人为额。”也就是说,每次考试,全国仅录取300人,可见宋代考职校的竞争有多么激烈!


    古代“职校”学生怎么学习?


    《新唐书》:“职校”均为“师带徒”的教学模式“钿镂之工,教以四年”


    古代职业教育更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理论在其次,即便是官办职校也是如此。授课老师本身就是拥有精湛技艺的“大师傅”、“大工匠”.古代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艺徒制”,即俗话所说的“师傅带徒弟”教学方式。师傅手把手地教,学生往往多能得到真传,毕业后掌握一门过硬的手艺。


    如唐朝“皇家职校”,就特别强调教学与生产实践活动结合到一起。据《新唐书·百官志》,朝廷设有织染、冶炼等多种官营作坊,专为皇家生产和制作生活用品、工艺品等,对专业技工需求量很大。为保证工人有稳定的技术水平,“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监便开设了“职校”,一边生产,一边训练技术工人。《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钿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矢镞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弁帻之工,九月。”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有明确规定,工艺要求高的制作珠宝的钿镂专业学生,须学习四年才能出师,即现代所谓的“毕业”.出师时并不是师傅说了算,须考试:“四季以令丞试之,岁终以监试之。”为防弄虚作假,这些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制作的物件上均要刻上自己的名号,即所谓“皆物勒工名”,以备查考。但唐代对于简单易学、水平要求不高的专业,也可以缩短学制。如制作衣冠的“冠冕弁帻之工”,学满9个月就可以出师。


    古代“职校”为什么受青睐?


    《元史》:“果有异能,则于司天台内许令近侍”


    职业教育比儒学教育实用,有一技之长的人在社会上普遍受尊重,生活体面,因而也更受欢迎。这当然也与“饿不死手艺人”的传统观念有直接关系。而且,古代官办专科性质的职校生大多都是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往往由朝廷统一安排工作。


    如在元朝,阴阳学、医学这些“职校生”与“儒学生”待遇一样,成绩好同样会受朝廷重用。《元史·选举志一》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夏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要求“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对成绩优异的“术数精通者”,每年上报,集中到京城参加朝廷组织的统一“试验”(摸底考试),才能超常的会被留下重用。此即所谓“果有异能,则于司天台内许令近侍”.


    除了能学到可以谋生的一技之长,古人喜欢读职校还与学习期间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分不开。古代“职校”无需缴纳任何学费,虽然有的民间作坊式教学会收学生的“压柜钱”,但这只是一笔押金,出师后要如数退回。由于古代职教都为“艺徒制”,即俗话说的师傅带徒弟,徒弟大多是以工助学。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徒弟还可以从师傅那里拿到“零花钱”,如供理发洗澡用的“月规钱”,年节的“压岁钱”等。


    古代“职校”能不能混日子?


    秦律《除弟子律》:“当除弟子籍不得,置任不审,皆耐为侯”


    现代有一种不太好的说法叫“职校好混”,古代恰恰相反。不论官办性质的还是民间作坊师带徒式的职校,对老师和学生均有严格要求。虽然在“艺徒制”教学中老师使唤学生的权力很大,但也不能为所欲为。早在先秦时,已有各种保护生徒的规范。


    1975年底,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秦国竹简,上面记载了不少秦国司法条例。其中的杂律里就有约束师傅行为的《除弟子律》:“当除弟子籍不得,置任不审,皆耐为侯(候)。使其弟子赢律,及治(笞)之,赀一甲;决革,二甲。”大概意思是,如果师傅将弟子不当除名,或任用保举弟子不当,就会受到耐刑的惩罚,即剃去鬓须,罚作劳役一年。如果使唤徒弟超出法律规定,出现笞打等体罚行为,则罚一副铠甲;如果将徒弟打伤破皮,加倍惩罚,即罚两副铠甲。


    在古代,徒弟学不好老师是有责任的,师傅的行业口碑也会因带不出好学生而变差,所以师傅多会认真带徒授业。同样,学生如果只是混上几年,不好好学习,也很没面子。以秦国为例,秦律中的《均工》规定:“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


    在这里不难发现,在秦国,师傅必须认真教徒授业,但同时对学生也有硬性要求: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在一年学成,没有工作经历的应在两年学成。如果提前学成,上级会给予奖励;如果期满学不好,名单要上报。如果学生不好好学,学不成、学不精,或学时不够,就算出师了,在业内也很难立足,到清末仍如此。据《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清末湖南武陵《刻字店条规》规定,徒弟要学满四年,“恐四年未满,不准出师,同行也不准容留。”


    据《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古人冬天穿什么御寒
  • “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 烈日炎炎古人如何避暑?锦衣五重仍轻薄透凉
  • 古人怎么过大暑天
  • 古代足球也疯狂
  • 古人写日记始于何时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