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谭开云将军二三事: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系列之十三

时间:2021-12-20 18:0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刘恺 点击: 载入中...
◆作者  刘恺
  

  编者按——
 
  《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系列》是由原兰州军区机关门诊部退休医生刘凯先生近期推出的系列回忆作品,独家授权大西北网刊发。刘恺早年在原兰州军区从事保健工作,和老将军们有了大量接触的机会,他以一个医生的独特视角,书写与老将军们接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语言简练质朴,文字情真意切,反映了老将军们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伟大精神,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深受激励。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教育意义。

  谭开云是江西省永新县人,兰州军区副政委,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党的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他身经百战,满身伤疤,但平易近人,爱兵如子。在我和他相处的日子里,细微处感受最深的几件事。


作者刘恺(右)和谭开云将军(中)及爱人在一起
  
  将军的伤疤
  
  我有幸两次随兰州军区参加两会,作为大会工作人员出席两会。分别是全国人大第五届及政协五届一次会议。(1978年2月24日至3月8日)及五届人大及政协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4日至12月11日)
  
  在这两次的两会期间,我负责照料军区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因此,和谭开云将军接触很多很深入,特别是在会议的闲暇时间,常常陪谭开云将军聊天、散步。
  
  有一天晚饭后,陪首长散步,我特别注意将军走路时的姿态,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左肩膀低,右肩正常,右臂挥手的样子,以右手频率快,走路右脚踩的实,左腿有点儿斜颠,右侧为健侧,灵活,左侧有拖地现象,抬腿时不利索。散步回来,我帮将军擦皮鞋时,看到左脚的那只鞋跟,磨蹭得很多。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对此产生了好奇心。临睡前,我陪将军洗澡,在给他搓澡时,发现他身上有多处伤疤,特别是左大腿腹沟上外侧肌肉萎缩,疤痕更显眼,大约3×5公分。于是,我就拉开了话题,想知道这些伤疤的来历,但将军似乎并不想多说。
  
  一天晚上,在北京友谊宾馆的房间里我又陪将军聊天,趁机又问起了伤疤的事。首长端着手里的茶杯,一边喝一边给我讲起了那些经历:“我在战争年代有六次负伤,两次印象较深。
  
  1931年9月7日,在中央苏区,江西老营盘进攻战中,我任连长,带领全连战士穿插到敌人纵深断敌后路,与敌展开白刃格斗。在我接连刺倒五个敌人后,左臂和腿部被敌人多处刺伤。在受伤的情况下,继续顽强战斗,直到我流血过多昏死过去被抬进红军医院才醒过来,知道就是这次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推荐我提干的我们敬爱的军长黄公略光荣牺牲,在举行军长追悼会时,我让医院的战友用担架抬着去的。在医院住院治疗期间,由于条件有限,伤口反复感染,溃烂,发烧,以致多次昏迷,因此,就落下了后遗症。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即将结束到吴起镇,我是团级干部,也参与指挥了切尾巴战斗。在与追击红军的敌人三个骑兵团的战斗中,不幸被敌人子弹打中,子弹从左大腿和肚子穿过,形成贯通伤。被战士送到陕北红军后方第三医院治疗,医院条件很差,伙食也不好,伤病员意见很大,我给伤病员做思想工作,在治疗期间,我被任命医院政委,名正言顺的做伤病员工作。伤好后出院,任陕北独立二团政委。”
  
  枪伤贯穿肚子伤口很深,愈合的部位凹进去很深,疤痕触目惊心。想想当时的条件,没有麻药,没有消炎药,仅用盐水这些简单的药品,因此,伤口愈合得不好,产生的疤痕就大。将军说:“能活下来就是奇迹,全凭个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家宴
  
  1977年秋,谭开云将军家里来了一位50多岁的老乡,是从山东临沂来的。将军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时期,老李是我的警卫员,马夫,多次随我出生入死。我俩感情很深,抗战胜利后,因母亲年迈,家里无劳力,就离开部队复员返乡了。”
  
  将军热情地接待了老警卫员,并且让我们陪他去兰州五泉山、白塔山等景点游玩。首长留他在家里住了一周,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家宴。将军夫妇和没出去当兵的小儿子,小女儿也都出席陪同,并且让我们这些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参加了,热热闹闹的一大桌子上挤了13个人。拿出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茅台酒。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宴会的主厨,是特别聘请了军区闻名遐迩的大厨一一沈兰久大师亲自操刀,首长爱兵如子的高贵品德可见一斑。
  
  沈兰久大厨自幼在饭馆子挑水烧火,打杂洗碗,他聪明好学,勤奋肯干,偷艺成材。
  
  兰州解放后,沈兰久被调入西北军区管理处食堂。沈兰久厨艺超群。凡是在军区大院的无论是首长,战士以及家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吃过沈师傅炒的菜,都是赞不绝口。
  
  为办这一桌宴席,沈师傅提前来将军家里看了食材,然后写下了菜单,六凉八热,主食蒸红苕,玉面发糕,米饭和馒头。
  
  沈师傅的拿手绝活:春雷一声响的锅巴鱿鱼,铁锅蛋,吐司面包鸽蛋,香酥鸡,锅塌豆腐,醉瓜八宝。
  
  其实我也在韩先楚、肖华等将军家里见过沈师傅大显身手。这次我给大师搭下手。特别是那道香酥鸡,上浆挂糊的蛋清,要求很严格,也很讲究,沈师傅打了五六个鸡蛋,只用蛋清,让我顺着一个方向,左手握两双筷子,由外向里一个方向使劲搅拌,直到筷子能立直为止。他对食材的要求一定是要新鲜,调料要齐备,大师的刀工非常精湛,炒菜的火候把握得非常精准,就是摆盘也特别的讲究。
  
  菜上齐,将军让沈师傅和老马夫坐在他的两旁,说:“今天大家都不要讲究了,是家庭宴会,按年龄排座,让炊事员小周和家里小孩先给沈师傅和老马夫敬酒,对老一辈劳动者要有敬重之情。”然后提议大家一起干杯!
  
  宴会结束,我看到将军从楼上拿出一包二两花茶,亲自送给沈师傅说:“沈师傅辛苦了,谢谢你。”
  
  通过这些事情足以看出,谭开云将军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虽然有些说起来是小事,但是这么大的首长考虑得如此精细,让我们都很感动。
  
  “来南京,就住在家里
  
  1995年11月5日,我出差去南京,很想去看看谭开云将军,就给首长家里打了电话,杜秀娟阿姨问我:“你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我回答说:“杜行长,我刚下火车。”
  
  “你在那里等着,我让司机去接你。”
  
  还说:“来到南京,就住在家里吧!”
  
  我到了首长家,杜阿姨告诉我说:“首长得了脑梗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你这两天有时间就多陪陪他,和他多说说话。”
  
  我看见首长,看见他得病的样子,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我想起了过去,他跟我讲的故事,现在他讲不成了。
  
  我也想起多次和将军出差的事。那年,在沈阳,在长春,在上海,在北京以及陪同将军在大连八七疗养院的情况。常常和他下棋,散步,那日子多好啊!
  
  将军有早起的习惯,吃过早饭,我们推着轮椅出去遛弯。他的精气神很好,我几次想和他拍照留念,他都摆摆手,在我再三的要求下,才留下了这张极其珍贵的历史瞬间。其实我明白,戎马一生的将军现在被疾病折磨成这个样子,没有痛苦地呻吟,只是低头不语。虽然警卫员小罗每天做些康复训练,但在与疾病顽强斗争的将军也是备受煎熬。
  
  每当想起和将军相处的日子,想起他给我们讲血与火的长期革命战争中,身先士卒,率领战士冲锋陷阵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我就肃然起敬。
  
  永远怀念谭开云将军!
  
  
  
  2021年10月9日写于兰州
 

  
  作者简介:刘恺,陕西渭南人,兰州军区机关门诊部退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忆张藩将军:一粒刻骨铭心的花生米(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之十
  • 杜绍三将军领唱军歌——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系列之十五
  • 韩先楚将军的趣闻轶事(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之十四)
  • 孔俊彪将军的乒乓情怀——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系列之十二
  • 黎原将军青海高原行记
  • 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系列之十一——回忆吴华夺将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