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甘肃洮岷“花儿”为例
“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大地上的一种民歌,是丝绸之路上的口传歌谣,珍贵的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根据其发源地和艺术风格的差异,可分为“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流派。“河州花儿”发祥于古代的河州,今甘肃临夏一带;“洮岷花儿”的发祥地为古代的洮州和岷州,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临潭县和岷县一带。“洮岷花儿”历史可能要早于“河州花儿”,是西北“花儿”的先声。
a. 洮岷花儿的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a)传统功能弱化。“花儿”原有的教育和娱乐功能正在被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电视、电影、广播、流行音乐等现代的娱乐形式取代。正规的学校教育可以给青少年更丰富、更新鲜的知识,而现代媒体、多元化的音乐对青少年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因此,古老的“花儿”原有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和吸引力正逐渐消失。
(b)语言土壤丧失。随着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增加,普通话也逐步在年轻人中普及,用当地的方言土语所演唱的土生土长的“花儿”已失去成长、发育的语言环境,这对“花儿”的传承造成威胁。
(c)传承后继乏人。“花儿”是口传歌谣,现在唱“花儿”的多是中老年人。客观上看,10多岁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很少和会唱“花儿”的大人一起从事农业劳动,因而也就失去了学唱“花儿”的环境;主观上说,孩子们对“花儿”这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已经失去了兴趣。
b. 洮岷花儿保护与开发措施
(a)从娃娃抓起。从培养青少年的基础工程入手,改善“花儿”后继无人的状况。学校教育是“花儿”得以传承的有效载体。“花儿”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在各地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适量的“花儿”教学及“花儿”名曲欣赏课程,让中小学生不仅懂得“花儿”的唱法和艺术魅力,了解“花儿”的历史,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的传统歌谣,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
(2)产业化发展。地方政府应该把“花儿”的开发利用当作促进经济建设的文化产业予以重视,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加以保护,这是现阶段抢救和保护“花儿”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凡是地方政府重视“花儿”开发利用的“花儿”的保护情况就比较好。比如岷县通过举办“花儿”大奖赛,奖励“花儿”歌手等举措,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唱“花儿”的积极性,达到了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等产业发展的目的,客观上保护了“花儿”的发展。
(3)国际化道路。西北“花儿”流传年代之久、流传地域之广、歌唱民族之多、民间“花儿会”声势之大,属世界罕见,令不少国外专家学者所惊叹。“花儿”不仅是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而且属于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范畴。“花儿”不仅沿丝绸之路流传于中国西北各地,而且也流传于境外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族(海外回族)之中。
(2)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以新疆诺鲁孜节为例
诺鲁孜节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历史。“诺鲁孜”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醒的吉祥节日,尤如汉民族的“春节”,日本的“樱花节”,缅甸人的“泼水节”一样,是点缀大自然,促使其复苏的庄严节日。“诺鲁孜”一词原属波斯语。它是由“诺”(即:新),“鲁孜”(即:日)等两个词组成,表示“新的一日”、“新年”等含意。“诺鲁孜节”是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的节日。
由于对外宣传力度不大,到新疆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对“肉孜节”、“古尔邦节”等节日有所耳闻,而对“诺鲁孜节”并不熟悉和了解。为了对新疆诺鲁孜节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针对到新疆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对“诺鲁孜节”并不熟悉这一情况,学习国外许多节庆活动中的一些经营方式。如主办者除向新闻媒介发布信息外,将节庆活动的主要节目、时间印成多种文字,在表述方式上也尽可能考虑异地人的接受能力,提前半年进行宣传;在交通枢纽处如火车站、飞机场出口设置节庆活动导游图,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提高客源量,从而烘托出节庆活动游人如织、商贾汇集的场面。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