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翰林院三代主人的传奇故事

时间:2014-01-07 10:35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雒焕素 点击: 载入中...

古槐大院

 

古槐大院


  武威翰林故居,位于城区一中巷东口,距今二百多年,它就是光绪年间翰林院庶吉士、进士李于锴的祖宅。因这个院落里出了翰林,老百姓干脆把它叫“李翰林院”(现名“李铭汉故居”),李铭汉系李于锴之父,是武威一中前身雍凉书院的首位山长(相当于校长),着有史学名着《续通鉴纪事本末》110卷。翰林故居,在清末民初以其雄厚的“家学”驰誉西北;李氏三代主人,其传奇式的人生经历令这座古建筑院落充满了神秘色彩。

 

 

  李铭汉:写巨着《续通鉴纪事本末》

 


  提起武威一中巷,武威当地人都知道。在这个巷道,不仅有武威当地驰名的品牌中学--武威一中,还有一座人们引以为豪的“翰林院”,又称“李铭汉故居”.根据当地人描述:以前的“翰林院”有北向歇山顶式大门;大门内有过厅,将大院分为前后两部分。原后院为祠堂院,祠堂内供李铭汉牌位。前院为大门院,院西有二门,二门内分里外两院,为住宅区。祠堂后为花园,内有花厅三间。整个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雕廊画柱,气派非凡。早些年前,翰林故居占据了大半个武威城,该故居也是武威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宅院。


  走进今天的翰林故居,一道残缺的横梁土块凸显,一扇斑驳的木门半掩半开,一院杂物横陈气味复杂。高挂的“山川画院”“梦想英语”的牌子提醒着人们,这里仍然是个文化之地。根据租住人介绍,1958年城市房屋改造时,此院大部分由房管部门管理。后祠堂成了粮站,现粮站已经撤出,祠堂空置,不过大门已被拆除,整个翰林故居,除祠堂院的起脊槽型瓦屋顶和厢房、过厅起脊砖面屋顶尚能依稀看出昔日景象,其余门窗、走廊、庭院、花园,皆原貌不存矣。


  李铭汉(1809年-1891年),字云章,武威人,清代着名学者。他一生多次参加科试,但大都失意,直到42岁时才考中副贡生。李铭汉爱读书,武威进士尹世阿自江西罢官归来,家中藏书甚多,达十余万卷,李铭汉经常去尹家借书阅读,向尹请教。尹询问他学习的志向,他以“实事求是”回答,尹世阿夸他是“真正读书的种子”.李铭汉先后师从尹世阿、张澍、陈世熔等名师门下,他博通经史,才华出众,于天文、算术、舆地、兵农均有研习,尤擅音韵、训诂学,在当时陇上名士中声名雀起、极负声望,甘肃学使胡景桂上疏推荐为陇上耆儒,光绪帝下令加国子监学正衔。李铭汉一生勤于着述,其中学术成就最大的就是撰写了《续通鉴记事本末》。这是一部继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之后的别具一格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当世和后世的高度重视。他用几十年时间潜心创作《续通鉴纪事本末》,临死时,该书只完成89卷。他以未能写完该书为恨,临死拉着李于锴的手,反复叮嘱儿子要把书接着写完。

 

 

  李于锴:“公车上书”甘肃第一人

 


  光绪十七年(1891年),84岁的李铭汉逝世,他的次子、年仅18岁的举人李于锴带领家人发丧后,即将后院改为祠堂,供奉李铭汉牌位。守孝三年,李于锴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赴北京参加会试,当年冬天,先取得京城甘肃籍朝官的印结,租宿山陕会馆苦读。次年三月初九日,参加乙未正科会试。四月初九日,杏榜题名。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得3甲第26名进士。五月,被光绪帝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这批翰林中,大多是着名的“公车上书”事件各省举人的组织者。李于锴的同榜年兄康有为是2甲46名。


  《清实录》记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四月,光绪帝“引见”李于锴等“乙未科散馆及补行散馆人员(相当于翰林院结业)”,下旨将李于锴等18人“俱着以知县即用”,李于锴被用为山东蓬莱知县。随着李于锴步入仕途,李家的宅院自嘉庆、道光时期修葺以来,再次补修。光绪三十年前李于锴寄资补修的宅院颇具规模:有北向歇山顶式大门,前院为大门院,院西有二门,二门内分里外两院,为住宅区。祠堂后为花园,内有花厅三间。走廊、庭院、花园排布错落有致,成为当时武威城的名宅。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十八日,乙未正科会试刚结束,北京城就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公车上书。当时,李于锴留京期间,就在山陕会馆密切关注甲午海战。四月初六至初八,各省应试举人在北京宣武门松筠庵集会,李于锴等数名甘肃举人到会,会上决议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推康有为起草。康有为用了一天两夜的时间,写成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四项主张。上奏皇帝的万言书写好后,有16省的应试举人603名在上面签了名。李于锴奔走劝说61位甘肃举人在康有为的万言书后面签名,人数之多仅次于广西(99人)、贵州(95人)、广东(86人)、四川(71人),位居第5.李于锴回到寓所后,又同甘肃举人们商议,大家一致推举他代写一篇《请废”马关条约“呈文》,准备送交都察院,请求代为向光绪皇帝呈递。李于锴写的这份《请废”马关条约“呈文》对李鸿章签订的卖国条约表示了坚决反对,其中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反对赔款;第二,反对割地;第三,反对日本在中国建厂。爱国忧民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请废”马关条约“呈文》写成后,有76位甘肃举人在上面签了字。


  李于锴在山东蓬莱当官闲暇之余,继承父亲遗愿,奋力创作,终于完成了后21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李于锴在山东将《续通鉴纪事本末》刊刻问世。

 


  李鼎文:与郭沫若的一场学术争论

 


  李于锴有两个儿子,长子李鼎超,次子李鼎文。李鼎文教授,字献甫,1919年5月16日生于甘肃省武威县。他5岁丧父,13岁丧兄。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没有上过小学,13岁以前,由长兄鼎超言传身教。1949年,在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四年级插班,次年毕业,任教于武威师范。1956年调甘肃师专(校址在天水)任教。1957年,甘肃师专合并到西北师院,他随即到西北师院任教,任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87年退休。


  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李鼎文与郭沫若发生过一场学术争论。《胡笳十八拍》是一篇近1300字的骚体长诗,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对于这首诗的作者,一说是蔡文姬,一说为后人(唐人)拟作,历代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郭沫若曾连续撰写了七篇专论《胡笳十八拍》的文章,力主恢复蔡文姬的着作权,在不少专家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学术界遂展开了一场围绕此诗作者和年代问题的空前热烈的学术大讨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六十年前 一段保卫千石军粮的传奇故事
  • 六十年前 一段保卫千石军粮的传奇故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