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的关系

时间:2014-01-20 08:50来源:陇西李氏文化网 作者:范三畏 点击: 载入中...

伏羲庙

 

  笔者曾经在以前一系列有关伏姜文化的论文中指出,"伏载"是古华夏主体的古民羌戎族群(藏缅语族各族)的图腾。其形象本体是"黑文白虎"的"骆虞".之所以以虎为图腾,主要应基于猎牧时代的原始宗教需要。这是因为虎是真正的"山君地长",被尊为天神中最贵之"太一".而这种"白质而黑章"虎图像的产生,则应与上古时的图绘条件有关:通常是在涂白底的崖面、洞壁或墙面上以木炭图影之故。在"黑文白虎"或"白虎黑文"一词中,"白虎"无疑为主体,而"黑文"则为主饰。这一点,从"伏哉"的古读即是"白虎"也可看出①。换言之,此一阶段的"黑文白虎",亦可省称"白虎",其义并无不同。随着文明的演进和图绘技术的提高,图腾文化也在发展,表现为两方面的趋势:一是"黑文白虎"分化为"白虎"和"黑虎"两种图腾,而为两大分支民族所奉祀;一是"黑文白虎"另一变为"五彩毕具"的"异文白虎",而为另一分支民族所承祀,后者即《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记的林氏国骑吾(虞)。至于前者,祀白虎的,有传至今日的羌语支之普米,彝语支之白、土家;祀黑虎的,有彝语支之彝、保僚、纳西、哈尼、拉袖,语支未定的怒族等。


  "夏建寅,宗伏载",至少在战国时代, 楚人已用夏历,屈原自以生辰在寅而自豪, 《离骚》《天问》等又独详夏史。至晚在春秋时代,"寅"已与"虎"义相关。《春秋》与《左传》皆记陈固有执政大夫庆寅、庆虎弟兄。再往前溯,考之"寅"字本义,朱芳圃、郭沫若、徐中舒与姜亮夫等,均以为甲骨文"寅"字象矢或双手奉矢、奉矢于架阁之形。姜氏更详为指出:


  细为分解,则寅字盖为奉矢祷斗巳之义。与后世文饰之词则"三矢告庙"而已。在渔猎时代,矢为最重要工具,则有大事,必举以告于图腾,或宗神,或祖先,而后行事,此常理也。


  由训话言之,"寅"有进、敬、恭、畏诸相承义,至《玉篇》又有强、演二训,义皆相反相成,实均关乎图腾或宗神,而狞猎时代的最大图腾是虎。如陇南文县白马藏人实即古自马民之遗裔,所祀"白马老爷"应即《山海经·海内经》的"白马是为筋、",但全寨人都姓班,而"班",分明是白虎图腾的手遗!


  "伏羲《驾辩》,楚《劳商》只",游国恩先生既证《劳商》即《离骚》,何国治先生又证《离骚》为琴歌,今考之《世本·作篇》"伏幸运造琴瑟"的传说,则游、何之说不为无据。荀子后期任楚兰陵令,晚年退居兰陵,仿楚调作《成相》辞,亦有"基必施,辨贤罢,文武之道同伏幸运"的辞句。汉初,不仅楚人严忌《哀时命》也有"上同凿梢於伏恙兮"这一脉相承的句子,更重要的是,文献和民俗中,尤其是南方文献和民俗中有关伏羲,有关白虎、黑虎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只是由于文明日进,早已出猎牧而入农耕,考历法以严四时,祈雨水以尊龙蛇,是以龙腾而虎潜,自虎伏事是遂亦演变为 "大路氏以龙纪"(《左传·昭公十七年》)之类。又因思致日密,以青龙配东与春,主生; 以白虎配西与秋,主杀,于是伏裴本虎图腾之义已涅没无闻了。在上层文化中,当时已是虎自虎而载自萎了,无人知道楚人曾经乐道的伏羲远祖,其根本在西北民羌戎。


  伏羲是为白虎图腾,故白虎成为吉祥之象征:"白虎者,仁而不害,王者不暴虐,恩及行苇则见"、"德至鸟兽,白虎见"②。由白虎为祥瑞,推而至于凡动物之白化者,古悉以为祥瑞。然自脱离图腾时代,虎配秋令主杀,白虎反为凶神矣!


  西汉焦延寿《易林》已称虎为"唐伯" "李耳"③,扬雄《方言》第八更明确指出:"虎一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虎兔';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班固《汉书·叙传》:"楚人……谓虎'於檡……楚人谓虎'班'."东汉末应召力《风俗通义》则云:"呼虎为李耳。俗说虎本南郡中李氏公所化为,呼'李耳'因喜,呼'班'便怒。"


  综上所述,可知——


  一、"於虎兔(菟)""於檡"④皆楚人对虎之异称,显然也是黑文白虎的"驺虞"之转音倒读。⑤


  二、"班""唐伯""李父",即至今土家族所称的"李爸"("唐"疑"虞"之形讹),皆指公虎,也即图腾的白虎(土家族祀白虎。"伯""父""爸"音义相近;"班" "巴""白"音近相转)。


  三、"班都",当即"自虎"之义。西北的"关东西"所祀者本为白虎。


  四、"李耳"与"李父"等称呼相对,即至今土家族所称雌虎、图腾黑虎的"李尼卡" ("尼""耳"音转,"卡"为语助)。


  由此还可以继续推出——


  五、楚人黑虎白虎皆带"李"称,"李" 应是"驺虞"的合音("驺",庄母侯部,"虞",疑母鱼部;"李",来母之部。庄、来齿舌邻纽,鱼、之旁转),而不应是"虎"之对等音转("虎",晓母鱼部。"虎"与 "李",虽然韵部为鱼、之旁转,但声纽关系较远)。


  六、"李"的图腾学本义,是指神圣而又具象的"白虎黑文""黑文白虎"的驺虞,而非一般意义的抽象之虎。


  "李"作为族群图腾的一大专有名号,同时又是我国"四大姓氏"之一。然则其与虎图腾是否有内在的联系呢?


  《广韵》引汉《风俗通义》供文有"李氏:李伯阳之后"(按,据《史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则认为:"李氏,赢姓。高阳氏生大业, 大业生女华,女华生泉陶,字庭坚,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夏商之季有理徽……以直道不容,得罪於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真逃於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根据后一条来看,姓氏的"李"、"理"同源;而现代的《新编千家姓》收有"老"姓,那么,根据前一条及《史记·老子传》,既然老子姓李名耳,则"李"、"老"二姓亦为同源。据笔者考察,姓氏之"李 《通志》的利真母子"食术子而得全,"飞,\,还 是《史记正义》引神仙家言说"李母怀胎 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老 子)",显然皆是望文生义之谈。后一条之荒 唐不足据自不待言,而前条以大理之子偏 食李(木子),也未免太为巧合,令人难以据 信。倒是李、理之姓悉出于大理之宫,其说 近是,而其源、亦更古,但尚未溯及其本也。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甘肃古建筑丨王城堡魁星阁
  • 【溯源甘肃】悬泉置:驿站小人物与历史大事件
  • 甘肃,真正的千面女郎!
  • 甘肃渭源:让古老“光影”艺术薪火相传
  • 甘肃张掖:九曲黄河灯阵亮灯迎客
  • 航拍甘肃张掖钟鼓楼 灯光璀璨庆新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