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新在内蒙古的日子

时间:2015-08-26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方新报 作者:乌吉斯古冷 点击: 载入中...

麦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大刀进行曲》在我国已传唱70多年。


    《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麦新同志(原名孙默心),1914年12月5日生于上海市一个职员家庭,是中国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伟大音乐家,是冼星海的学生和战友。麦新同志还和我们内蒙古有着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起来的难忘岁月。


    一


    1946年12月,麦新同志奉上级党组织的派遣,来到我区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开鲁县工作,时年32岁;1947年6月6日,在一次与土匪的战斗中壮烈牺牲。麦新在内蒙古生活了短短16个月,却给内蒙古各族人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麦新分配到开鲁县工作的那一天,北国早春寒风凛冽,大地铺满1尺厚的积雪。而麦新的到来,就像吹来和煦的春风,给革命的队伍送来一片暖意。


    大家听说他是全国千千万万抗日军民都会唱的那首《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队伍里革命气氛立即出现从未有过的浓厚,信心陡然倍增,力量仿佛一下子壮大了许多。


    当时的条件艰苦,麦新两口子和另外一对夫妇,中间隔一道布帘,同吃同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土房里。战斗年代不讲究,不但在住的方面凑合,吃的方面也凑合,凑合的日子却过得十分乐观,常常有说有笑。


    麦新在开鲁县先后担任了县委秘书、县委机关党支部书记、城关区区委书记和县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等职务。那些日子里,白天晚上,党组织发放粮食、开斗争会、草拟文件、执笔“建国会”宣言等工作,麦新忙得不可开交。除此之外,他还主动替别人核算粮食账目,经常是一算就算到半夜三更。他的革命热情和工作劲头令人敬佩。


    干部、战士及老百姓都很尊敬麦新同志。麦新是一个十分简朴的人,他中等个子,因常年在外教唱歌曲,脸被风吹日晒,显得黑黑的。他经常是头戴一顶破毡帽,穿一身带补丁的灰色旧军装,操一口上海的普通话。他的开朗性格加上一副热心肠,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二


    麦新第一次到一个叫南罗家窑的地方时,群众闻讯赶来,都想听听他的讲话。麦新创作了《穷人穷,为什么穷》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用的是老百姓自己的话,说的是老百姓自己的事,老百姓不仅感到语言特别上口,在感情上也特别亲切。这首歌的曲子又是东北男女老少都会哼哼的秧歌调,经麦新教几回,群众很快都会唱了,他结合“穷人穷,为什么穷”这个道理,深入浅出地发表过许多演讲,使群众明白了穷人受地主剥削压迫的原因,认识到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斗地主、闹翻身、打土匪、保卫胜利果实的重大意义。有一次,搞扩兵宣传工作,他把老百姓的心都说得热乎乎的,在他的宣传下,一下子就有2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壮大了革命队伍。


    来内蒙古那年的7月份,有一批延安鲁艺的同志去洮南县打算组织东北的鲁艺,当别人问他怎么没有去时,他说:“不懂得农村,就不懂得中国,我要守在农村。”一句话,同志们都向他投来感激的目光。麦新如此深深地爱恋着我们内蒙古的农村、牧区,大家不但敬重,更加喜爱这位音乐家了。


    8月的一天,麦新下乡来了,他刚一踏上当时的六区,便急着催问到哪个乡去。六区是一个土匪多的地方,有些地方的群众还没有发动起来,个别顽匪活动很猖狂,他们利用我方同志们尚不熟悉情况,暗中和我方周旋,抢劫杀害村民的事件时有发生。而麦新是我们队伍中的知识分子,是“宝贝”,担心万一有个闪失,况且,麦新还没有学会骑马,也不熟练枪法,经过研究,组织上派他去义德隆。那里虽说问题较多,但是,是开鲁县委开辟的重要后方根据地之一,这里还有我们的一个小铁匠铺,可以修兵械,以及一个布厂和一个纸厂,村周围有1丈多高的土围墙,东西各有一扇大门,四角还有岗哨,紧贴着围墙里面另有5尺多高的“跑墙子”,像这样的大村,易守难攻,土匪如果人数少,轻易不敢冒犯。


    第二天,麦新到了义德隆。义德隆的武装队组织欢迎麦新,敲锣打鼓非常热闹。


    麦新深入到一个叫小街基的地方后,住在耪青的破房里,和他们一起吃猪草菜。贫困的生活境况,深深地印在麦新的脑海里,他的心和广大贫雇农的心紧紧扣在一起。


    麦新具有很强的深入群众的能力。他平日非常艰苦,他用的一个茶缸子,早已该扔了,他却视如珍宝。他穿一身补了又补的衣服,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就跑遍了六区的大坝、何家堡、蒙古营子、召根庙和东公司等七八个屯子。他和贫雇农促膝谈心,向他们了解情况,发动群众,培养农会干部、党员。后来,有许多经过麦新培养的干部,还在开鲁、通辽各级岗位上工作过。


    三


    他在六区工作时,听说东公司村的农会干部把胜利果实拣好的都分了,还为一个坏蛋搞公开祭奠活动。麦新经过调查后,组织群众揭露了这个假农会,建立了真正是贫雇农掌握权力的农会,大长了贫苦老百姓的志气。


    同年秋天,河夹信子农会主任自作主张,带领部分农会干部到双四台村宋某某家挖出一支手枪,农会留下自己使用,并认为是立了一功。麦新同志得知后,教育这个农会主任说:“你脑袋一热,就连夜到邻村去把枪挖来,一不向上级请示,二不和邻村联系,出了事怎么办?缴获又没归公,你说这是功还是过呀?”接着又给他讲了革命队伍要有纪律,革命干部要遵守纪律的道理,终于使这个农会主任提高了认识,把拿来的枪归了公。


    也是这一年的冬天,区上的一位通讯员奉命给麦新送文件,一进屋,麦新就忙着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问他冷不冷,见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小棉袄,就说:“衣服这么薄,又没有穿衬衣,白天黑夜地外面跑,这怎么行啊!”说着,他从行李底下取出一件半旧的毛背心说:“来,把它穿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得注意呀!”通讯员说什么也不要,麦新笑着说:“别客气,快穿上吧,这还是我从关里穿来的呢,送给你留个纪念吧!”他的一席话感动得通讯员流下了泪水。


    麦新在开鲁县期间,从来不搞特殊。比如有一回他要住在一个老贫农家,老贫农说:“我家房子太矮,弄不好就要碰头,这怎么行呢?”麦新笑了笑说:“你们能住,我怎么就不能呢?我们都是一家人嘛!”说得老贫农心里热乎乎的。


    还有一回,麦新带着贫农吴洪章干完活后,吴洪章要为麦新擀面条、炒鸡蛋,麦新说什么也不让,他说:“5个鸡蛋能卖2角多钱,能称2斤多盐,还是用在过日子上吧,我有小葱大酱就蛮好了。”麦新就这样把党的形象深深地留在老百姓心里。


    1946年10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开始进攻开鲁,在六区的麦新奉命带领县委工作团、区中队和部分区村干部战略转移,开展游击斗争。撤离之前,县委有位同志商量着要用手榴弹一举炸毁拘留所和拘留着的土匪以及其他有问题的人。麦新得知后,迅速制止,他严肃地说:“我们撤走了,可是党的政策不能丢掉,那里面有的人有问题,有的人问题未搞清楚,哪能不分青红皂白呢?再说,就是有问题,也不一定都是坏人、都够死罪呀!”那个同志不服气,麦新又继续开导、做工作。“先把他们放了,给他们一个改造自新的机会,再做坏事,等回来一起算账也不迟。是坏人也跑不掉。”就这样把这批人都放了。后来事实证明,那些被放了的人里面果真有的做了对革命有益的事情,甚至其中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还保护了我们的干部家属。通过这件事,各方面的人都很感激麦新。


    四


    农历腊月廿三那天,游击队伍辗转到通辽县白音花村的时候,老百姓正包饺子过小年,见八路军进村了,都纷纷请子弟兵吃饺子。麦新召集队伍开会,对大家说:“老百姓一年辛辛苦苦,过年过节才吃上一顿饺子,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应该让乡亲们过好年。饺子,我们不能吃!”于是,部队只吃了自己做的高粱米饭。


    有一天,部队路过一个蒙古营子,有一只狗咬伤了一个战士,这个战士一气之下开枪把狗打死了。麦新得知后,一面教育战士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要搞好军民关系;一面带头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己掏钱,做了赔偿。这件事,对全村老百姓影响很大,都赞夸麦新是党派来的好干部。


    1947年春,麦新到五区发动群众,搞生产自救,当时农具、牲畜很缺乏,群众种地困难很大。麦新在组织群众互助互利的同时,带头参加各种劳动。他和区委书记刘志勇等同志肩拉犁杖,用一连几个晚上的时间翻了军属赵大娘的6亩地,并及时种上了种子,还帮助老贫农郭万才脱坯、垒墙;帮助赤贫户背柴火、扫院子。有一天,他从万发永村回县里开会,途中经过华家铺村时,特地去看望军属刘大娘,给刘大娘挑满了一缸水,把院子打扫干净之后,又掏出了仅有的几角钱给刘大娘,充分表现出军民的骨肉情谊。


    在土召根庙村时,有一回,一个老实厚道、给地主扛活的李富,一时糊涂,放走了一个地主,受到农会的拘留,麦新知道后,就对李富进行耐心地启发教育,结果李富提高了觉悟,把他放走的那个地主,又抓了回来,后来,李富经过麦新的不断培养,当上了该村的武装队队长。不久,麦新又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另有许多同志,如倪有才、史凤祥、宋久奎、邓云、郑荫庭等,都是经麦新的培养教育和介绍,先后参加了革命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减租减息、反霸、剿匪等工作在当时是很繁忙的,但麦新常常熬夜挤时间创作歌曲。在开鲁这段时间,他创造了《农会歌》《中华歌》《翻身歌》《四季歌》等十几首歌曲,其间还教群众唱《东方红》《大刀进行曲》,教儿童唱《儿童团歌》。他以歌曲宣传群众,组织发动群众,鼓舞人们的斗志。


    五


    1947年6月6日,这一天是一个悲痛的日子。麦新在县委开完会返回五区的途中,在刘祥营子附近,突遇众多土匪的包围,他临危不惧,当即应战,为掩护同志突围,经过一阵激战,终因敌众我寡,先后中4颗子弹,不幸壮烈牺牲。伟大的音乐家,我们敬爱的麦新同志在内蒙古的热土上,洒下了最后一滴血,结束了他年轻的革命音乐家生涯。当时年仅33岁。开鲁县委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和追悼大会,群众伏柩痛哭。中共开鲁县委和政府决定将万发永村命名为麦新村;将五区命名为麦新区(今改为麦新镇)。各族人民为缅怀麦新的功绩,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园。一尊高大洁白的纪念碑--镌刻“麦新烈士永垂不朽”--耸立在园中。


    1985年4月,布赫同志到开鲁视察,参观了“麦新生平事迹展览”,为麦新挥毫题词:“少年立志救中国,作词谱曲当干戈,奔波南北唤群众,至今犹听大刀歌。”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发现一处远古岩画群
  • 探访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力博尔式摔跤
  • 内蒙古磴口首次发现史前蹴鞠岩画 距今已5000年
  • 内蒙古阿尔山现驯化马岩画 或改写世界马文化史
  • 内蒙古学者考证出《加泰罗尼亚地图》绘于1375年
  • 内蒙古首现“清代民告官胜诉”案件石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