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明确奖惩制度,推动各地晒三公

时间:2013-04-12 16:19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点击: 载入中...

  去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


  如今一年已过,但各省的三公账单仍“残缺不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对31个省份“三公”公开的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底,有17个省份公开了“三公”经费,但公开的部门数量不尽相同,多的有29个,少的只有1个;还有14个省份未公开“三公”经费。


  按国务院要求,明年4月底应是“大限”,现在却还有14个省份迟迟不见动作,离公众的期待显然有距离。而已公开的省份,公开的“质量”也堪忧。有的省份,包括卫生、建设、商务等18个部门,“公费出国”竟无一笔支出,这样的数据也令人生疑。


  当然,全面晒“三公”作为破冰之举,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国务院之所以给出两年时间,想必也是为了让各地做好准备,进而提高“账单”的质量,但现在看来,不少地方交出的“成绩单”并不理想。按照目前的进度和公布方式,明年“大限”一到,公布的整体效果也难以让人放心。


  要确保“三公”公开不走过场,除了希望各地严格落实中央精神之外,不妨总结过去一年来的“地方经验”,出台更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三公”公开范围和公开方式作出统一规范,防止信息的失真,同时让民众看得懂。


  最近,广州市质监局公开2013年三公账单,详细列出了公务接待标准、预计接待人数、公务用车数量以及每辆车每月的花费(包括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路桥费等),还列出了因公出国人数、平均每人预计花费的数额等。尽管这个10页纸的账单只公开一晚就神秘消失,但足以说明,“三公”经费让民众一目了然,并非不能做到。


  在进一步明确公开的细则要求之外,还要建立考核和问责制度。例如,通过审计监督,对一些“三公”账单进行抽查,这样的抽查,可结合最近各地交出的“八项规定”执行“成绩单”,正好检验一下“八项规定”在各地的实际成效。


  对于三公账单造假、没有时间表、逾期没完成公开工作的地方和部门,当对主管官员和上级进行问责。同时,对“三公”公开执行到位,民众称赞的,应给予嘉奖。惟有建立了“三公”公开奖惩机制,才能让“良币驱逐劣币”,让各地各部门在“三公”公开上展开竞赛。


  最近,李克强总理要求,“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行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三公”公开推广到基层,令人期待。面对当前一些省级政府公开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中央部门有必要拿出“顶层设计”,“一级做给一级看”,督办各地不折不扣地执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光明日报:明确国有文化经济战略定位
  • 宁夏:明确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办理标准
  • 广东中山明确楼市限价政策不延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