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娱乐历史让国民教育一地鸡毛

时间:2013-05-20 16:54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唐伟 点击: 载入中...

  世相评谭


  □唐伟(四川营山)


  “温州一女生庆祝生日,扮成日本侵华士兵的样子,如此恶趣味,会不会太低级了!”18日,网友在微博爆料并附上照片。照片中多名年轻女子,涂上小胡子,身着侵华日军的黄色军服取乐。(5月19日《温州都市报》)


  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的行为可以算作“无意识举动”,也是当代人民族意识淡薄的表现。日军军服是国耻的象征,是永远无法忘却的民族伤痛,以军服作为娱乐的道具,无疑于拿国耻开玩笑,这样的民族也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


  然而,我们似乎又没有足够的底气去指责这一群年轻人。她们今天的表现,整个社会都应当为此承担责任。放眼时下的社会不难发现,正是见利忘义和见利忘本的风气,让年青一代的价值观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使他们将严肃当儿戏,将屈辱当娱乐。如2011年,安徽黄山的普仁滩景区,几名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穿着日本军装,装扮成侵华日军,上演了一幕日军侵华,烧杀抢掠的场景。而在无锡锡澄路一家“红太阳”饭店,晚上吃饭期间有穿着日军军服的演员扛着刺刀在席间穿梭表演。


  如果再加上影视剧中的“戏说”,以及时下方兴未艾的“抗日神剧”,不难发现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之下,价值伦理正在被全面颠覆,连历史的伤痛也可以成为哗众取宠的方式。在这样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年轻的女孩子们拿日本军服作娱乐,自然也就不足为怪。


  从多年前“慰安妇写真风波”与“日本军旗装事件”的比照中,我们不难看出国民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短板。前韩国小姐、女演员李成延因在日本广岛拍摄以从军“慰安妇”为背景的写真,激起韩国民众的举国公愤,被视为国民公敌。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戏说和娱乐民族情感也将遗患无穷。谴责穿日军军装庆生的同时,更应反思我们的国民教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态度。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红网:211万份放假问卷不会是一地鸡毛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