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白银专场
鑫报/大西北网讯 (记者 王志俭)12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白银专场新闻发布会,白银市委书记苏君,白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隆基,白银市政府副市长吴震,围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白银市委书记苏君就白银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作了介绍。
苏君介绍说,白银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所辖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5个县区均为“三西”农业建设县,会宁、靖远、景泰3县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平川、白银两区为省定插花型扶持县区。全市179个深度贫困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大沟深,有的十年九旱,有的高寒阴冷,有的风沙漫天,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很多村子缺乏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极大。长期与贫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始终是贯穿白银工作的一条主线。
面对千百年来戴在白银头上的贫困帽子,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天津市和中央各定点帮扶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下,坚持把精准脱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以敢死拼命精神迎难而上,以背水一战作风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的成就。2019年全市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剩余的0.34万户1.06万贫困人口和6个贫困村全部批准退出,如期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历史标签。
一是精准脱贫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持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找准“穷根”,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增收难、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多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定西市岷县漳县地震重建的异地安置移民村,初期移民生活不习惯,对发展大棚设施农业不认可,干群矛盾突出,经过细致工作,多方合力攻坚,一场改变旱作农业习惯的产业革命悄然发生,该村完成了由“问题村”向“先进村”的华丽转身,成功实现整村脱贫。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脱贫37万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14元。
二是农业十大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立足资源禀赋,按照“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发展思路,培育形成了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黑毛驴、水产养殖、文冠果“十大特色产业”。开展“破三弱、强造血”“两园两率两节点”等产业脱贫行动,建成脱贫产业园330个、特色产业园403个,总结推广“扶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和“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发展模式,让贫困群众种上了“摇钱树”、拔掉了“穷根子”,每家每户都有了“旱涝保收”的增收渠道,贫困户依托产业实现增收3165元,占4000元脱贫指标的79.13%。
三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牢固树立三产融合、齐头并进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新兴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和品牌创建行动,引进牧原、润丰、海升、海大、雄特、新希望、阿西娅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25个,会宁小杂粮、靖远羊羔肉、景泰戈壁鱼虾、平川黑毛驴一批“银字号”产品享誉全国,有效构建了企业、农户、市场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三次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二五”末的15.45:41.24:43.31调整为2019年的17.89:37.17:44.94,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四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拉开架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版”,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四抓四促”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累计建成了白银区“六朵金花”,会宁县丁家沟·线川、紫香·童家湾,靖远县水韵·独石、稻花香·瓜园,景泰县石村·大水、桃花谷·红岘台、平川区古村落·小黄湾、陶瓷小镇等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169个,大水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顾家善村和龙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决心,更要有精准务实的思路举措。我们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紧盯贫困县退出“三率一度”要求,重点突出“绣花、植根、强基、兜底”四个方面。
突出“绣花”,把精准施策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坚持精准绣花,靶向治疗,大规模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农户算好算细算准产业收入、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政策性收入“四笔账”,为3.48万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脱贫计划,为1730户边缘户和1931户监测户制定巩固提升计划,实施动态管理。对深度贫困逐村逐户分析,“一对一”“滴灌式”帮扶,重点项目挂图推进,重点人群挂图帮扶,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逐渐使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突出“植根”,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着眼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弱、小、散”问题,集中精力打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组合拳”,通过主动出击,招大引强,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43家、农民合作社8080家、支持建成扶贫车间137个,吸纳就业4420人,依托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十亿、百亿级农业产业链。会宁县采取“基础补助”和“达标奖励”相结合的办法累计发放到户奖补资金9.65亿元,靖远县2019年引进的新希望50万头生猪生产线不到半年就建成投产,景泰县依托海大集团建成盐碱渔业产业示范园8000余亩,平川区4524户贫困户18574人入股黑毛驴养殖企业,这些措施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特色产业成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定海神针。
突出“强基”,把基础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支撑。紧盯农村基础建设短板,组织实施了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引洮供水二期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工程,新发展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23万亩,硬化了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道路9791公里,完成31.42万户123.23万人集中供水,建成10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近6万人住进了新房子,702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达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6%。着眼打造一支不走的基层工作队伍,选派302名年轻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建强“两委”班子,230个村党支部书记实现专职化,697个村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为农村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兜底”,把保障保险作为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着眼建设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全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后顾之忧。全市共兜底保障贫困户1.87万户4.3万人,发放保障资金近16亿元,累计开发各类公益岗位8592个,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实现了应兜尽兜、因保尽保。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将牛、羊、蔬菜等主要特色种养业全部纳入产业保险承保范围,贫困户产业参保率达到100%,有效化解了因自然灾害、市场波动致贫返贫的潜在风险。
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靠领导,带动靠干部,保障靠政策,主体靠群众,帮扶靠社会。我们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层层靠实责任,形成了全市动员、全民动手的强大攻坚合力。
一是压实党政、部门、帮扶“三条线”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市级指挥督战,县区主体落实,乡镇属地管理,部门落实政策,帮扶线宣传政策、协调对接。建立领导包抓和挂牌督战工作机制,全市31名地级领导干部中25名联系会宁、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不仅抓好联系贫困村的工作,还要统筹协调贫困村所在乡镇的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市县领导对全市69个乡镇、302个贫困村、400个非贫困村和108个易地搬迁点包抓全覆盖,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布下全民参与、天罗地网大会战战场。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充分发挥行业和社会力量,各部门单位、社会组织、企业个人齐上手、尽全责,变“单兵冲锋”为“全民皆兵”,大力推行电商扶贫、消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定点帮扶,光伏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形式,全市共有726个帮扶单位22362名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东西协作扶贫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6.94亿元,312户企业、4个商会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建成消费扶贫专馆19个,累计输转劳动力141.86万人次,汇聚起了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
三是深化冲刺、清零、会战“三大系列行动”,凝聚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强大合力。立足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质量,去年组织开展了“3+1”冲刺清零、“5+1”巩固提升专项行动,今年我们利用疫情防控带来的经验启示,3月份组织了“四抓四促”城乡环境大整治,4月份开展了“五盯紧五整改”脱贫攻坚大会战,5月份开展“过筛子、补漏洞、化矛盾”问题大清零,6月份组织“星级”乡村大评比,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实现任务大起底、漏洞真补齐、矛盾全化解、问题全清零,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保证了脱贫成色。
苏君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白银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脱贫攻坚画上了句号。下一步,白银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始终保持奔跑向前的思想觉悟和连续作战的实干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崭新的风貌开启白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全国来看,因病致贫人口占全部贫困人口的比例比较高,抓好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在健康扶贫方面,白银市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白银市政府副市长吴震:
基本医疗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性要求和标准。白银市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414户、57860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6%。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概括起来,就是“两提升两落实”。
一是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对县乡村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人员“三合格”、服务能力“三条线”进行全面检视,全市702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配备合格村医1139名;69个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规范,设备人员配备到位;5个县区人民医院均通过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评审,实现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目标。
二是全面提升贫困群众就医结算服务水平。全市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帮扶措施落实率均达到98%以上,累计为5177名重大疾病患者开展集中救治,为3.54万名慢性病患者、1.93万名常见病患者落实帮扶措施。全市113家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住院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每个县区均有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757家村卫生室实现即时结报。
三是全面落实参保资助全覆盖要求。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作为健康扶贫的首要任务,以全市大数据平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基础,做到贫困人口参保底数准、动态明、无遗漏;严格落实困难群众当月参保、次月资助政策,实现参保资助应补尽补。
四是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倾斜政策。把贫困人口疾病救治作为健康扶贫的重要方向,今年全市有386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患者按规定享受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263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门诊慢性特殊疾病保障范围,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应治尽治、慢病患者应管尽管,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的负担。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请问白银市在产业扶贫和扶贫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苏君: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着力构建稳定脱贫的四梁八柱,扶贫产业逐步走上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现代化快车道,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突出因地制宜,实现了产业布局区域化。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会宁县重点发展南牛北羊+高原夏菜+旱作农业,靖远县重点发展北畜南菜+杞瓜枣梨+高效农业,景泰县重点发展鱼米粮仓+现代园区+戈壁农业,白银区重点发展东棚西加+物流仓储+休闲农业,平川区重点发展茄果芋药+陶瓷小镇+黑驴养殖产业,全市支撑产业链项目达到83个。
二是突出特色优势,实现了产业规模基地化。扎实开展“两园两率两节点”产业脱贫行动,做大做强十大特色产业。全市牛、羊、猪、驴饲养量分别达到19.8万、454.3万、220.4万和6.6万头(只),水产养殖2.3万亩,瓜菜、果品、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文冠果种植规模分别达到75.2万、33.9万、118.9万、63.2万、46.1万和45.7万亩,建成脱贫产业园330个、特色产业园403个,带动贫困户10万户、42.1万人,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人均实现收入3165元。
三是突出质量为本,实现了优势产业品牌化。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全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25个。会宁小杂粮等5个农产品进入“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众品牌名录。靖远羊羔肉、枸杞列入“我心目中的十大‘甘味’品牌”。小杂粮等19个农产品入选国家扶贫产品名录。“菁茂甘草羊”等44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金奖。靖远县白茨林村(枸杞)、会宁县杨崖集村(中药材)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靖远县荣获“中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四是突出市场导向,实现了产销对接网络化。加强与北京等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企业对接,建立白银市农产品直销窗口或销售专区10多处。建成县乡村电商服务点529个、县乡农贸市场64个、果蔬保鲜库225座,购置移动保鲜车40台,建成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个,外销农产品12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
五是突出龙头带动,实现了产业经营现代化。坚持外引与内育并举,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成功引进了润丰、雄特、新希望、阿西娅等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443、8080和1839家,真正把贫困群众嵌入了产业大链条,各类经营主体吸纳劳动力就业2.5万人,全市农业生产从“传统”开始走向“现代”。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当前,我国正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请问白银市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上,做了哪些工作?
白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隆基: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衔接转换至关重要。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收官在即。为确保两大战略接力跑的“冲刺交棒”与“起步接棒”紧密衔接,我们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频道不换、靶心不偏、焦点不散,保持现有政策稳定,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开展脱贫攻坚基础工作、产业项目和政策精准落地“回头看”,密切关注边缘户、监测户、特殊困难户等重点人群,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全面梳理总结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把典型经验转化为常态化制度保障,抓好产业、就业和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不断汇聚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各界的工作合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二是下好规划的先手棋。制定出台了《白银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民居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持续深化要素保障、组织体系、财政投入、人才引育等各方面改革,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电、物流等基础设施,努力在功能定位、设施布局、产业支撑、文化品位等方面做到因地制宜、独具特色。加快完善村镇规划,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星级乡村”创评行动,清晰明确权责界定,确保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
三是夯实产业的硬支撑。以建设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为抓手,加强与牧原、润丰、阿西娅等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化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强牛、羊、菜、果、薯、药、小杂粮、黑毛驴、水产养殖和文冠果等十大特色产业,打响会宁小杂粮、靖远羊羔肉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企业对接,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链式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
四是提升乡村的宜居度。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每年将20%的行政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和环境整洁村的目标,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和生态绿化,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白银区“六朵金花”、会宁县丁家沟线川、靖远县水韵独石、景泰县石村大水、平川区古村落小黄湾等一批特色独具、风景怡人、乡愁浓郁的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同时,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培育文明乡风、时代新风,真正让农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大家都知道,就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据着很大比重,直接关系着一个家庭能不能稳定脱贫。但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为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白银市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苏君:正如你所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限、就业收入减少,增加了脱贫攻坚的难度。对此,我们建立贫困劳动力数据核查和数据分析机制,深入了解掌握全市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确保贫困劳动力出得去、稳得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目前,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1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5%,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和返乡回流实现“双清零”。概括来说,我们主要做了“稳、转、拓”三篇文章。
——“稳”,就是大力支持企业稳岗。充分发挥国家和省上政策合力,全面落实“减、缓、降、返、补”稳岗政策,加强用工指导和技能培训,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农民工返岗复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以来,共为1135户企业发放援企稳岗返还补贴1.4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亿元,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任务超额完成46%。
——“转”,就是积极组织劳务输转。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优先组织保障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实施“一对一”帮扶和“点对点、一站式”运送。市域内指导县区与中兰客专、甘肃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劳务对接机制,争取最大限度使用本地劳务资源;市域外建立驻外劳务输转联络站,加强与宁夏、重庆、新疆等地沟通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点对点”“一站式”专车输转96车次。
——“拓”,就是着力开拓就业岗位。积极稳妥承接返乡贫困劳动力,促进就地就近就业,重点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以及会宁、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围绕疫情防控、“四抓四促”等工作,设立防疫消杀、巡查执守、保洁环卫等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公益性岗位达到8592个;新认定扶贫车间33个,扶贫车间总数达到137个,确保了贫困劳动力返乡有就业、收入有保障。
法制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前面介绍了“十三五”以来在易地搬迁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但是大家都知道,易地搬迁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工作要求,还有许多的工作去做。就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白银市有什么计划或者工作思路?
吴震: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白银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关注关心。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我市共投资40.42亿元,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区)108个,搬迁群众1.4万户、5.9万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户、5.2万人,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了搬迁入住,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无遗漏、产业扶持全覆盖、劳动力就业有保障。可以说,这些群众不仅顺利搬迁了,也基本稳住了,正在向逐步致富努力,全面开启易地新生的幸福生活。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后续扶持政策措施,聚焦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查漏补缺,持续巩固提升,努力交上一份满意的易地扶贫搬迁答卷。
一是坚持系统谋划,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健全完善后续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脱贫举措落实和搬迁群众家庭收入变化等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二是坚持突出特色,持续抓好产业培育。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银行贷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种养业,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扶贫车间、乡村旅游、资产收益分红等产业项目向搬迁群众聚焦发力。积极扶持有条件的搬迁贫困户发展容易上手、短平快的“五小”产业,增加财产性收入。
三是坚持精准施策,切实做好就业服务。以安置点为单位建立精准就业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继续鼓励引导政府投资、以工代赈等项目吸纳搬迁群众就业,优先安排外出务工有困难搬迁群众从事公益性岗位,始终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的搬迁群众实现应训尽训。
四是坚持组织引领,不断优化社区治理。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安置区社区治理机制,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持续推动法律、文化、治安、志愿服务等社会治理资源向安置点聚集,让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诉求有回应,加快促进社会融入,切实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