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甩掉穷帽幸福来——关注贫困县脱贫摘帽之正宁篇

时间:2018-10-18 20:05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安志鹏 点击: 载入中...
  
  
  正宁县周家镇燕家万亩苗林示范基地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近年来,正宁县坚持“生态性、景观性、社会性”于一体的建设理念,探索出了一条现代林业发展新路子。本报记者张子恒
  
  本报记者安志鹏 通讯员张丽娜燕超
  
  正宁县是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87户39229人。为了让这些群众尽早甩掉贫困帽子,正宁县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抓关键,近年来稳定减贫9170户37595人,2017年底剩余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580户2141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
  
  日前,省政府宣布全省18县(市、区)脱贫摘帽,正宁县“榜上有名”,成为庆阳市率先摘帽的贫困县。
  
  让群众不再犯难
  
  基础设施落后是贫困地区的通病,是脱贫的最大“瓶颈”,也是正宁县聚力突破的第一难关。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交通不畅、集体产业不优等因素,成为正宁县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为打破这些制约瓶颈,县里采取超常规措施,凝聚合力抓扶贫。
  
  “以前‘人在北边住,地在南边种’,过河是大伙的难肠事。现在架子车、三轮车,就连小汽车过河也没问题,种田、拉货方便多了。”三嘉乡关川村党支部书记魏鹏前说,这些改变,缘于连心“桥”。
  
  2012年,正宁县衔接帮扶单位省安监局先后投资60多万元,在关川村以及支党河上下游的村里修建漫水桥9座,彻底结束了群众趟水过河的历史。
  
  五顷塬乡孟河村靠近子午岭东麓,群众依山而居,出行不便不说,每遇暴雨,还存在山体滑坡隐患。2014年,村里借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31户群众从山区搬到塬上,使他们从此告别了危房(窑)。
  
  像孟河村一样,正宁县很多群众都实现了“安居梦”。
  
  “新房建好了,住着很舒心,孩子们回到家也方便了。”提起新房子,赵永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永珍是三嘉乡关川村村民,通过实施精准扶贫项目,今年他家盖起了4间新瓦房,老房子也维修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新建安全住房8218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9处,配套建设维修高原机井、小电井及泵站扬水等供水工程2151处,受益群众1.8万户;实施自然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19个,农电提质改造48处,安全稳固住房、安全饮水、动力电实现了全覆盖。
  
  除此之外,精准扶贫启动以来,正宁县还新修农村公路678.5公里,新栽生态苗林6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000亩,新修梯田1.47万亩,治理小流域71平方公里,全县94个行政村实现土地流转、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点等全覆盖,各村面貌陡然升级,变化巨大。
  
  把每一滴水都浇在根上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正宁县山川塬兼有,致贫原因各异。在扶贫施策中,县里坚持精准滴灌,对山区贫困村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养殖和苗林培育;对川区贫困村突出发展瓜菜和苗林产业;对塬面贫困村重点推广果烟果药果菜套种模式,为各个区域提供了有效有力的脱贫路径。
  
  脱贫攻坚,人是最关键的要素。如何把贫困群众科学分类,然后“对症下药”,这是正宁县一直在着力突破的问题。对于暂无主导产业但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县里按照“长短结合、种养互补”的思路,实施近期以发展兔、鸡、猪、牛、羊、蜂养殖等短平快产业为主,远期重点谋划发展苹果、花椒、苗林、烤烟、蔬菜、中药材等长效产业。
  
  王顺玲是西坡镇高红村村民,3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老人年事已高。2015年,在外打工的王顺玲得知村里建成了整体配套、设施齐全的养牛小区,便返回高红村发展养牛产业,在2017年已顺利脱贫。
  
  针对无意愿且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正宁县以西坡镇、三嘉乡2个乡镇11个村“三变”试点为依托,选择步天医药、金牛公司等一批有基础、有意向的27户企业和合作社作为承贷主体,实施“331+”项目34个,计划投入资金3.4亿元,流转土地3.85万亩,带动群众9427户,其中贫困户3001户。
  
  与此同时,正宁县对因大病致贫的贫困户,建立健康医疗APP服务体系,配备乡村签约医生和健康指导员,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贫困群众,落实慢性病鉴定、用药,享受报销政策。对兜底保障的贫困户,县里集中和分散供养913人,集中供养年人均补助达642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补助达5010元。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县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541.67万元,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保障下,2017年,正宁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00元,比标准线高出750元。
  
  产业带动稳定脱贫致富
  
  “变‘给票子’为‘给路子’,让贫困群众参与进来,获得利益。”这是正宁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法宝。以合作社为“主力军”,用产业项目带动扶贫,是正宁县脱贫攻坚最有效的“利器”。
  
  围绕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贫困户共享共融、合作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正宁县积极探索发展“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支部”等形式,促进贫困人口多元增收。
  
  “加入合作社以来,我每年的‘工资’收入就有3万多元,现在脱贫已有3年多了。”在老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套袋的社员范占平说。范占平等群众以果园、农业机械等形式入股到老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既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红,也可以享受合作社统一开展的农资配送、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
  
  为了给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合作社高效运营保驾护航,正宁县先后成立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94个,入社社员14924户;协调发放涉农贷款18.95亿元,2.05万贫困群众从中受益。同时,县财政还为19个省定贫困村每村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助力各村发展。
  
  据了解,近些年,正宁县累计发展苹果21万亩、规模养殖小区73个、规模养殖户550户,完成苗林结合培育25.87万亩,年合同种植烤烟2.6万亩、瓜菜9.5万亩,扶持发展羊肚菌栽培、獭兔养殖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9个,实现了每户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产业经营收入占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的68%以上。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永登:留守妇女火小萍创办养殖合作社甩帽脱贫奔小康
  • 甘肃青海两省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跨越式”奔小康
  • 【脱贫攻坚奔小康】李应川:总书记来过我的家
  • 【脱贫攻坚奔小康】甘肃苹果闯入资本大市场——郑州商品交易
  • 【脱贫攻坚奔小康】抱团聚“合”力奔向致富路
  • 【脱贫攻坚奔小康】无忧养牛 致富有路——瓜州县河东镇发展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