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10月8日电(记者胡伟杰)万学文第一次走出大山,是在十八岁参军那年。他在部队里识了字,拿到了人生中第一本书,一本红色封皮的《毛泽东选集》。
万学文家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大山里,这里干旱贫瘠、“苦甲天下”。他所在的巉口镇联星村,更是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山里人几乎与世隔绝。
“一年下一趟山,有时两年。”万学文在大山里的生活就像一个封闭的“坛子”,隔绝了外面的知识与信息。他从部队回来后,那本《毛选》就是家里的唯一书籍。
在部队时,班里每晚都要组织读书学习,报纸、杂志、名著,万学文从没上过学,但他渐渐地认识了所有常用汉字。
万学文复员后回到山里,发现在部队培养的读书看报的“闲情雅致”已没有发展空间。全家人赖以生存的三十几亩山地广种薄收,辛苦劳作仍不足以养家糊口,他日复一日地种地、喂牲口。“庄户人哪有时间看书。”万学文苦笑着说。
万学文和他人生中第一本书《毛泽东选集》。新华社记者胡伟杰摄
后来有点时间,他就会看看那本《毛选》,也会去别家借书来看。《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都让他体验到种地外的另一种生活。
有一年,他上省城兰州的书店。“眼都看花了。”在一本讲开国元帅的书籍前,他停留了很久,看了看价格,又默默地放下了。
家里日子还不好过,种地挣钱养家是第一要紧事。最后,他挑了几本种菜养殖的书就离开了,价格也不贵。
由贫困和自然环境造就的“坛子”,暗不见光,密不透风。时间一久,万学文都不再想去打破它,干脆忍着。
脱贫攻坚开始后,因为家里人口多,缺技术,村里把他家评为贫困户。
2016年,安定区在巉口镇实施康庄花苑易地搬迁工程,准备将周边乡镇上千个贫困家庭集中安置,让他们进城落户,彻底斩断“穷根”。
村干部动员万学文搬下来住,他走了四十分钟的山路,坐了半小时大巴,来镇里看新房,他一看,便不走了。
万学文搬下山后的新家。新华社记者胡伟杰摄
这是一栋103平方米的二层小楼,独门独户,前面还有一畦小花园可以种菜。按照政策,他家里5口人可获得16万元搬迁补助,这些完全够后期装修。
搬下来后,万学文被选为楼长,日常帮助社区管理维护,一年有6000元工资性收入,老伴去社区旁边的蔬菜种植合作社打点零工,再加上老两口的养老金补助。日子开始不那么紧巴巴了。
口袋鼓了,空闲时间也越来越多。万学文拿出没看完的《毛选》接着看。但那本书印刷年代过早,纸张小,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已看不清楚。
一天,万学文溜达到社区广场,发现新开了一家农家书屋,里面摆满书架,所有书都可以免费借阅,还有阅览室。他看着书屋里明亮的灯光,干净的地板,在门口踌躇了好一会才进去。
从那以后,万学文成了书屋的常客,一周去四五次,每次都找讲开国元帅事迹的书看。最近他又拿了一本《贺龙年谱》。“我就喜欢看这些老将军的书,刚刚看到贺龙27岁那一章。”万学文对记者说。
对万学文而言,69岁那年,隔绝他与外部世界的“坛子”在搬下山后被彻底打破。今年,他实现了随时随地看书的梦想。
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配送图书达12亿册。(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