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家中央单位继续帮扶甘肃省43个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时间:2021-10-15 18:34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记者王志俭文图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记者 王志俭)10月15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新闻发布会。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林邦,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挂职)陈世忠,山东省协作甘肃挂职干部管理组组长,甘肃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挂职)马伟,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二级巡视员、农村二处处长奉朝晖,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副处长、定西市通渭县副县长(挂职)吕忠,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毛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驻甘肃省会宁县帮扶工作组组长、会宁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胡海龙,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团委副书记王城,共同介绍全省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是“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201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以来,对口帮扶我省的天津市、福州市、厦门市、青岛市,以及36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深厚的为民情怀,真金白银投、真情实意帮、真抓实干扶,助推我省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为我省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作出了特殊重要贡献。
  
  今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化新一轮协作和帮扶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进一步集中帮扶优势,整合帮扶资源,国家对结对关系进行了优化调整,天津市保持与我省省际间结对关系不变,山东省青岛市在继续帮扶陇南市的基础上,增加帮扶定西市,新增济南市帮扶临夏州。36家中央单位继续帮扶我省43个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适应“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聚焦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携手东部协作省市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断档,进一步拓宽协作渠道,深化协作内涵,提升协作成效,呈现出高位引领推动、高质拓展深化、高效推进落实的喜人局面。

  
  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林邦介绍了全省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有关情况。
  
  第一,坚持以上率下,抓好统筹谋划。协作双方党委政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高度重视做好新阶段的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凝聚起了统筹推进的强大合力。一是坚持高层引领、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予以重点部署、重点推动。省上先后召开6次领导小组专题会和3次东西部协作专题调度会,主要领导先后8次作出指示批示,尹弘书记批示把东西部协作放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推动,力求在更宽的面和领域上形成合作。任振鹤省长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到省乡村振兴局调研,专题研究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在山东参加有关会议期间,专门对接商议鲁甘东西部协作。省委全委扩大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协作帮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经常议、亲自抓,定期调度推动工作落实。银川会议召开不久,天津市委市政府、山东省委主要领导亲自率团来我省考察调研,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先后到定点帮扶县调研指导工作,召开座谈会128次,帮助理思路、明方向、促落实。协作省市有关部门及所属35个结对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到我省结对县考察调研,给予面对面的精心指导。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谋划。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决策部署,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通知》和年度《工作方案》,省直相关部门分别制定13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津甘、鲁甘分别签订“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协作市之间签订行动方案,构建起了以“十四五”规划和《工作方案》为统领,专项方案为支撑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体系。三是坚持分兵把守、措施集成。为跟进抓好协作项目的落实落地,省里实行重点任务清单化管理,省直部门与中央和东部对口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开展常态化对接服务,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平台经济、消费帮扶、社会组织帮扶等方面形成了一揽子合作成果。省纪委办公厅专门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我省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从主动对接、产业合作等7个方面加强监督,为推动协作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可以说,整个工作呈现出“以协作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实现了从支持扶贫向支持发展转变、从集中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转变、从对口帮扶向协同发展转变、从定点定向向全面协作转变。
  
  第二,突出“五个对接”,做好衔接过渡。积极适应结对关系调整变化,坚持抓早抓实抓主动,推动工作有序衔接、平稳过渡。一是结对帮扶关系对接,3月初,主动前往天津市、山东省及济南市、青岛市上门对接,在银川会议召开前完成区县新结对帮扶关系调整,并推动向乡村、学校、医院下沉延伸。二是过渡期工作对接,省委分管领导带队赴厦门市、福州市答谢走访,分别签订友好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固化合作机制,巩固经济协作关系。目前,福州、厦门帮建的项目已全部完工,引进的企业和扶贫车间正常生产经营,继续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1.67亿元,捐款捐物1893万元,“点对点”向福州发出返岗专列,做到帮扶项目不停、协作企业不走、劳务协作不断。“你帮我脱贫·我助你抗疫”,近期厦门市遭受严重疫情影响,原对口帮扶的临夏州积极行动,短期内向厦门市捐赠了由本地生产的价值230多万元的抗疫物资,回馈厦门市在脱贫攻坚中为临夏州所给予的无私援助,做到协作“不停顿”、关系“不断线”。三是项目需求对接,立足“我方所需、对方所能”,组织受援市县提出了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6大类项目需求清单,经省直有关部门筛选联审,汇编成册,分别提供东部协作省市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共同推动落实。四是“十四五”协作重点对接,会同天津、山东编制了“十四五”东西部协作发展规划,放在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以项目为载体的互利合作走深走实。鲁甘规划计划投入“两市一州”财政援助资金78亿元,规划建设重点协作项目190多个。津甘规划重点帮助协作市县构建“多元业态”产业体系、共建“智慧集群”园区载体、搭建“接二链三”产销路径、筑牢“增收致富”劳务平台。五是年度工作对接,我省与东部协作省市分别确定了2021年度工作目标,各市州和省直部门向省委省政府签订了年度工作责任书,43个定点帮扶县主动对接中央单位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任务量化、责任清晰、时限明确、要素配套。截至9月底,天津市、山东省财政援助资金到位32.14亿元,均超过协议数34%,实施协作项目1502个。其中,天津市16.12亿元、34个受援县县均4741万元,山东省16.02亿元、24个受援县县均6674万元。36家中央单位向43个定点帮扶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4.9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71个。其中,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入会宁县、静宁县共1.47亿元,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投入卓尼县、康乐县、康县共9300余万元。我省向东部省市选派挂职干部175名、专技人才1858名,是协议数的1.2倍、1.3倍,协作方选派挂职干部187名、专技人才1462名,中央单位选派挂职干部69名、驻村第一书记46名到脱贫地区工作,有效促进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
  
  第三,加快提档升级,抓实产业就业。坚持把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稳定就业作为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的发力重点,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深化产业合作,突出产业耦合和优势互补,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以企业合作为载体,以受援县(市、区)为重点,面向全省开展产业合作。省上制定《招商引资指南》,汇编《重点招商项目》,出台《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各受援市县完善相关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引进企业开花结果。今年以来,新增引进落地东部企业109家,实际到位投资9.8亿元,吸纳407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津企陇上行”活动签约项目50个、金额128.44亿元,先后促成总投资8亿元的榆中盛阳200兆瓦光伏发电、9亿元的嘉立荷牧业甘肃武威奶源基地、天津金三农3万头种牛入驻景泰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等一批大型协作项目落地,“津企陇上行”已成为津甘协作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济南市、青岛市组织结对帮扶区县签订产业合作框架协议13个,签订马铃薯全粉加工、橄榄油脂肪乳提取等协作项目10个、总投资20.3亿元。青岛利和萃取陇南生物萃取新建项目3号车间已投入使用,第二套万升级超临界萃取设备年内也将投入生产,有效助力陇南地区花椒深加工。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发挥协调能力强、联系面广、政策信息富集优势,帮助引进资金2.15亿元、项目89个。其中,全国妇联帮助漳县引进总投资近亿元的食用菌菌种菌棒生产培养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5300万元。国家能源局将总投资120亿元的清水县黄龙抽水蓄能电站列入国家抽水蓄能“十四五”规划,正在协调推动项目前期工作。中投公司分别在会宁县、静宁县实施玉米和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对脱贫户产业因自然灾害减产和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为群众发展产业筑起了防护网。二是加强劳务协作,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优化支持脱贫劳动力定向外出务工就业奖补政策,出台6个方面17项具体措施,相关市州联合对口帮扶地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劳务部门、人力资源机构组成招聘“小分队”,深入乡镇、村社、集市宣传用工信息,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5月份成功向青岛发出全国首趟新一轮东西部劳务协作务工就业高铁专列。津甘签订东西部劳务协作备忘录,天津市在春节期间专门出台“留岗红包”政策,鼓励结对地区务工人员留津过年,继续通过“点对点”包车、“一站式”服务,开展多批次集中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创建“鲁甘人力”劳务协作品牌,山东实施“务工需求清单”“岗位供给清单”两清单制度,采取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和免车费、免三餐的“三门四免”举措,搭建甘籍赴鲁转移就业人员闭环运行系统。山东蓝翔技师学院等10所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与甘肃相关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面向各类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截至9月底,东部协作省市共帮助我省受援地区10.4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其中脱贫人口8.52万名,分别是协议数的3.5倍、4.2倍,并依托东部和定点帮扶单位资源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7万人次。三是拓展消费帮扶,东部协作省市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帮扶活动,助力我省以“甘味”品牌为主的特色农畜牧产品和手工艺产品销售升级加力。东部协作省市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23.51亿元,是协议数的2倍。天津市建立消费帮扶服务平台,实现消费帮扶工作的电子化管理、数字化经营,组织开展“津城献爱心•消费助振兴”、“消费帮扶月”等系列活动,引导市场主体与结对地区精准对接。山东省开展“陇货入青”、济南电商直播节等集中推介展销活动,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中央单位借助“五进”活动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农产品2.55亿元,其中,市场监管总局协调北京的批发市场和阿里巴巴网络平台,帮助销售礼县中药材、苹果和其它农产品7500余万元;中国石化发挥2.8万座易捷便利店等线上线下渠道优势,帮助东乡县销售农产品3418万元。在产业和就业帮扶有力带动下,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11元,同比增长13.3%。
  
  第四,注重示范引领,打造合作平台。在东西双方共同谋划下,启动实施“百村振兴计划”,计划协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00个以上,其中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至少3个,其他帮扶县至少1个,示范引领当地乡村振兴。天津、山东自我加压,主动把示范村打造数量增加到150多个,目前,示范村规划编制、人居环境改善、公共基础建设配套、基层组织共建等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中央单位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助力我省乡村建设,中建集团组织旗下7家设计院108名专业规划设计师为康乐县91个村庄编制规划;西南交通大学充分利用在交通及城乡规划等领域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投入112万元为秦安县6个村庄和1个镇区编制乡村建设规划;中组部帮助舟曲县规划实施42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国妇联在定点帮扶县开展“巾帼大讲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系列活动。同时,把共建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载体,结合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推动“一县一园”建设,支持引导东部地区参与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目前,共建或在建产业园区67个,引导78家东部企业入驻,脱贫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带动区域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
  
  第五,加强机制创新,推动工作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时期协作帮扶方面行之有效的机制办法有机转换、有效衔接到乡村振兴上。一是协作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完善协调联络、结对帮扶、督导评价、宣传推广四大机制,修订完善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确保重点工作有具体单位实施、有项目清单对接、有工作成效考核。实行协作帮扶“月通报、季分析、半年小结、年终总结”定期调度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形势,通报工作进展,督促推动落实。立足提前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会同天津、山东对全省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联合督导检查,配合天津市审计局对4个受援县协作政策落实和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开展延伸审计。中央单位加强经常性的调研指导,帮助脱贫县发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二是协作范围不断拓宽,在现有结对协作省市和中央帮扶单位之外,积极深化拓展协作领域和方式,借智引资促发展。在中纪委的协调和支持下,6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央企业助力甘肃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有23家企业与我省签订合作项目44个、签约金额2564亿元,其中11家定点帮扶我省的中央企业,签订乡村振兴项目17个、金额5.3亿元。协调浙江省金华市在我省陇南、定西开展以“三帮三强”(帮就业、帮发展、帮基层,强人才、强产业、强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婺爱秦巴”专项行动。目前,在金华参加社保的甘肃籍务工人员达到8432人,其中脱贫人口2487人,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有3894人,其中脱贫人口262人。三是纾难解困不断深入,聚焦“一老一少一困”重点群体,引导协作帮扶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全省正在开展的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协作省市团委、妇联、残联、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纷纷为特困群众提供救助,仅东部团组织就筹集社会爱心资金1626万元,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与困难家庭小学生结对子、组织参加夏令营等形式多样的爱心帮扶活动。特别是,今年入夏以来我省河东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遭受严重旱灾,协作市区第一时间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青岛市向定西市捐助资金600万元,天津市南开区、和平区向旱情严重的环县、会宁县捐款150万元,天津市援甘前方指挥部从工作经费中拿出10万元,为环县购买饲草56.5吨,帮助缓解当地羊只饲草供应紧缺问题,帮扶双方愈联愈密、愈联愈亲、愈联愈实,协作情谊不断升华。四是参与主体不断拓展,省内外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启动实施“万企兴万村”甘肃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引导、动员省内外2000家以上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助力3000个以上乡村发展振兴。开展“光彩会宁行”活动,实施“治水、兴村、助学、保医、招商、造林”六大行动助力革命老区发展,共计捐款捐物8655.42万元。碧桂园集团以党建为抓手,聚焦五大振兴,在东乡县逐步形成各类特色产业反哺乡村公用事业的“1+5+N”乡村振兴帮扶模式。辽宁方大集团在东乡县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7个、总投资5.5亿元,盘活运行扶贫车间31个,帮助就业9700多人,奏响了省市携手、区县对接、乡村结对、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进村帮扶的协作“大合唱”。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优势,双向发力,合力推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帮扶体系,推动协作帮扶工作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一是主动对接好,围绕年度协作帮扶确定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清单化对接落实机制,主动加强对接沟通,及时汇总共享工作信息,共同做好各项工作。二是服务保障好,尽最大努力为东部协作省市、中央单位和挂职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保障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项目实施、企业入驻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跟踪落实好,督促各市县发挥在帮扶项目落实落地中的主体作用,对双方敲定的帮扶项目,紧盯不放,跟踪服务,落实相关政策,确保落地见效。四是宣传推广好,深入挖掘宣传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涌现出的新鲜经验、成功模式和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宣传,充分展示工作成果,不断增进双方的情感认同和协作共识。

  
  记者问答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天津市对口帮扶甘肃20多年,成功助力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那么进入“十四五”时期,天津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是如何谋划推进的?  
   
  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挂职)陈世忠: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的确如你所说,天津市自1996年起对口帮扶甘肃省,两地就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特别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为甘肃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海河情”“天津力”。今年以来,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思路,做到“三加强、五聚焦”,努力打造津甘东西部协作“升级版”。
  
  在“三加强”方面:一是加强组织推动。今年以来,天津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同志全部来甘对接考察,第一时间印发了助力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及配套文件,并编制了津甘“十四五”深化东西部协作规划。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三位一体”协作帮扶机制,深入开展企地之间、区县之间、乡镇之间、村居之间的全方位结对帮扶。
  
  二是加强资金投入。天津市今年第一个下达了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计划,第一时间拨付到位资金16.12亿元,超过年度协议额34%,着重倾斜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涉藏地区,并动员社会捐款捐物合计1.2亿元。
  
  三是加强人才支持。今年1月初就完成了新一轮援甘干部选派和工作交接,在甘党政干部122人,超过年度协议人数52.5%;制定了近1200名柔性人才援甘计划,目前已经到岗996人次,帮扶半年以上的比例超过47%。
  
  在“五聚焦”方面:一是聚焦产业合作。一方面,抓好优质企业引进。发挥我市技术、人才、市场优势,对接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已引导64家企业落地投产,实际投资3.22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产业合作的平台、载体。实施“一县一园区”工程,进一步完善东西部园区共建机制,共建产业园区45个。高质量举办第三届“津企陇上行”活动,合作签约金额128.44亿元,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充分肯定。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在对口帮扶的34个县选定90个脱贫村实施示范村建设,整合全市各级财政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各方优质资源,集中支持示范村培育特色产业、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基层治理等工作,努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天津方案。
  
  三是聚焦劳务协作。坚持早安排、优服务、稳岗位、暖人心,今年春节专门出台“留岗红包”政策。春节后,通过“点对点”包车,开展多批次集中有组织的劳务输转。进一步加强两地用工精准对接,提前半年翻番完成劳务协作任务。目前已经帮助6.56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脱贫人口5.68万人,分别是年度协议人数的2.5倍、3.2倍。
  
  四是聚焦消费帮扶。依托天津市金融机构优势资源,创新建立了天津市消费帮扶服务平台。在津举办国家会展中心消费帮扶首展、东西部协作庆阳特色农产品对接会、白银文化旅游推介会等消费帮扶活动,挖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集团消费潜力,全面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构建让全市居民买到好东西、帮扶产品卖出好价钱、产销对接形成好机制、结对地区培育好产业、社会参与有个好平台和“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五好三为”消费帮扶大格局。前9个月完成消费帮扶17.0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23%。
  
  五是聚焦民生事业。持续深化“组团式”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为舟曲县“两校三院”选派专业团队共19名专技人才。打造“互联网+”健康医疗帮扶模式,提升受援地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对今年遭受严重旱灾的环县、会宁县和8月18日发生洪涝灾害的镇原县,第一时间筹措各类资金款物共计310万元,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下一步,天津援甘前方指挥部将按两省市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在产业合作、乡村振兴、稳岗就业、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县帮扶等方面持续用全力、取得好成效。借此机会,衷心感谢记者朋友一直以来对天津帮扶工作的关注关心,也希望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帮助我们共同讲好东西部协作的天津援甘故事。
 
  中国甘肃网记者现场提问
  
  今年国家对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进行了调整优化,山东省及济南市、青岛市帮扶甘肃省的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并派出挂职干部管理组进行协调推进。请介绍一下,今年以来鲁甘两省协作有关推进情况,取得了哪些成效?
      
  山东省协作甘肃挂职干部管理组组长,甘肃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挂职)马伟:
  
  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鲁甘协作工作高位谋划、顶格推动,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领导小组会进行专题部署。银川会议召开后,时任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第一时间率领党政考察团来甘考察对接,召开高层联席会议,签订鲁甘两省“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编制“十四五”东西部协作发展规划,确定了今后五年两省协作的重点领域、协作机制和帮扶措施等,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今年以来,山东省协作甘肃干部管理组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甘肃省定西、陇南、临夏三个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坚持以组团式帮扶为统领,围绕落实两省框架协议和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等工作,推动两省协作实现良好开局,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把产业合作作为协作重点,支持协作地特色产业发展。发挥山东农业大省、制造业大省的产业优势,立足协作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统筹财政援助资金50%以上,加强产业合作项目引导落地,推动由“扶贫帮扶”转向“协同发展”。截至9月底,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数45个,实际到位投资额6.58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其中脱贫人口614人,基本实现了每个协作县都有新落地项目。比如,总投资6亿元的海尔日日顺智慧物流项目落户定西,将为当地企业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提供城市到农村的全场景物流解决方案。聚焦“一县一园”目标,携手共建产业园区22个,引导入驻企业17家、实际到位投资1.54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495人。此外,我们进一步拓展协作空间,在兰州新区谋划设立山东飞地经济产业园。比如,滨农科技项目今年就完成投资9亿元。
  
  二是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促进协作地特色农产品消费作为助力当地群众创业致富增收的重要举措,围绕助力打造甘味品牌,开展鲁甘消费协作升级行动。利用山东“会展经济”窗口平台,组织开展“陇货入青”、济南电商直播节、进入驻青部队副食品集中采购平台等集中推介展销活动,引导山东省供销社等商贸流通企业扩大甘肃特色农副产品直采规模,持续推动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事业单位。截至9月底,累计采购、销售定西、陇南、临夏特色农产品6.43亿元。此外,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规模,谋划启动“十万山东人陇上游”“十万甘肃人齐鲁游”文旅推介活动,打造“好客山东、如意甘肃”文旅消费协作品牌。
  
  三是加强劳务协作精准对接,不断增强致富内生动力。谋划实施“鲁甘人力”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加大定向、定点有组织输转力度,累计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39034人,其中脱贫人口28377人,分别是年度任务数的11.15倍和12.9倍。创新劳务协作方式,创建“用工企业+挂职干部+劳务专员+村党支部”组合式招聘模式,在全国率先开设务工就业高铁专列,推动互建劳务工作站,“点对点”“一站式”帮助脱贫人口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就业。在稳定劳务协作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就业培训实效,累计举办培训班104期,培训农村劳动力7886人,其中脱贫人口5450人,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巩固一户”的目标。
  
  四是坚持资源集聚、资金整合、政策集成,强化要素支持保障。已拨付财政援助资金16亿多元、超过年度协议数34%,24个协作县平均安排资金6674万元,目前已使用资金10.4亿元,启动实施产业就业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项目626个,帮助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68个。对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倾斜支持力度,拨付资金8.24亿元,平均每个县7494.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77个。实施“组团式”人才帮扶,选派教育、医疗等专业技术人才466名,举办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38期、培训干部4997人次,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180期、培训专业技术人才8981人次。此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鲁甘协作,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198家企业与185个脱贫村、55家社会组织与63个脱贫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投入帮扶资金6210多万元、捐物3135.7万元。
  
  下一步,山东协作甘肃挂职干部管理组将按照两省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督导推进职能作用,聚焦重点合作领域,优化协作帮扶方式,为推动两省协作取得新成效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
  
  请问全国妇联作为群团组织,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定点帮扶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二级巡视员、农村二处处长奉朝晖:
  
  全国妇联对甘肃很有感情,从1998年开始定点帮扶漳县,2015年增加了西和县。多年来,全国妇联高度重视,举全会之力,助力两县脱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妇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定点帮扶工作部署要求,围绕甘肃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发挥组织协调优势,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物资1.3亿余元,选派挂职干部和扶贫小分队成员138人,助推两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1年以来,全国妇联严格落实中央“四个不摘”的要求,压紧压实责任、落细落实举措,助力两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我们主要做到“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担当。全国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在定点帮扶工作中靠的是人,靠的是用心用情,靠的是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妇联领导高度重视,沈跃跃同志先后3次深入漳县、西和县进行调研,明天她参加完中亚合作论坛后,又将赴漳县进行调研,指导推动工作。黄晓薇同志和书记处同志34人次赴两县调研。今年5月,杜芮书记带领我们深入两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分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创新方式聚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妇联不仅先后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25人开展帮扶。而且创新方式,选派19批113名干部组成扶贫接力小分队,赴两县开展各具特色的帮扶。比如,2019年第14批扶贫小分队,针对漳县殪虎桥镇羊肚菌和土蜂蜜销售难问题,制作带货小视频,在全国妇联抖音、公众号上进行推广,并借助阿里电商平台和微信群,把17万多元的库存产品销售一空,确保53户贫困户获得分红。同时,我们还将妇联改革成果转化为脱贫攻坚力量,推动妇联执委与原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进行结对帮扶。今年,我们将继续发挥村妇联执委和巾帼志愿者的作用,配合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防止返贫发生。
  
  三是坚持志智双扶激活力。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国妇联采取多种方式,培训两县基层干部1813人次,培训妇女骨干和致富带头人等5492人;指导基层妇联举办宣讲活动400余场,参与群众近3万人次;在两县评选出“最美家庭”1500余户、创建“美丽庭院”1400多户。今年,我们还把“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与“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相结合,借助山东寿光农业科技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培训县乡村三级基层干部97人,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和合作组织负责人等600余人。同时,充分发挥524个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在环境改善、矛盾化解、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作用,持续开展“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4000多次,现在村里妇女们聚在一起都要问问积分,个个都把自家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既改变了生活习惯,更激发了内生动力。
  
  四是坚持产业就业帮扶促增收。近五年来,全国妇联立足两县资源优势,建立手工编织、农产品、中药材等定点帮扶示范基地61个,仅西和县建立的29个基地,就带动6858名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5500多元。发放妇女小额贷款1.7亿元,扶持5800多名妇女发展种养加项目。指导两县妇联向北京、浙江等地输转女性劳动力,仅西和县就输转3.6万人次。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积极协调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漳县投资新型菌棒生产线项目近亿元,协调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旅行社、山东潍坊和寿光7家企业赴两县进行产业对接,达成10多个合作意向。同时,指导推动定点帮扶示范基地和15个巾帼扶贫车间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妇女群众就业增收。我们还通过直接购买、网红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今年帮助两县销售农产品228万元。
  
  五是坚持抓好党建促脱贫。连续三年组织两县519名村党支部书记到北京、陕西、山东进行全覆盖培训,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强信心。向漳县、西和县拨付党费120万元,支持两县发展脱贫产业。今年,我们还将组织全国妇联相关党支部与两县5个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联合开展党日活动、创建党员先锋岗,为共建村办实事。同时,继续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帮助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六是坚持整合资源送关爱。加大“两癌”检查和救助力度,帮助两县建立人工智能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实验室、筛查农村妇女近10万人次,投入314万元,实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全覆盖。今年,全国妇联将持续在两县开展“两癌”免费检查和救助工作,为脱贫妇女提供“两癌”和“加油木兰”公益保险。在两县举办“巾帼健康大讲堂”活动,组织北京、甘肃医疗专家为500余名妇女进行免费义诊,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同时,进一步发挥妇联所属基金会和团体会员作用,协调女性社会组织、女企业家等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送技术、送健康、送服务,帮助两县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举办的这次发布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将学习借鉴东部省市和中央其它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下更大力气、想更多办法,为助力两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请问国家能源局是如何发挥行业优势,支持定点帮扶县发展能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副处长、定西市通渭县副县长(挂职)吕忠:
  
  “十三五”以来,国家能源局党组坚定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支持定点帮扶的甘肃省通渭县、清水县能源建设,建成一批风电、光伏、地热等清洁能源项目,为两县脱贫摘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完成脱贫攻坚期定点扶贫任务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及时制定帮扶工作计划,明确帮扶目标,压实帮扶责任,继续在两县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带动投资、税收、就业增加,推动两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发展目标。
  
  一是持续提升两县供电保障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共安排通渭、清水县农网改造升级投资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610万元,两县的农村用电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是甘肃省较早实现农村动力电全覆盖的县。2021年,又安排两县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投资计划654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308万元,超过了“十三五”年均水平。将两县列为“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样板工程建设示范县,推动提升电力综合服务水平。
  
  二是大力推动风电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在通渭、清水县规划建设126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119.5亿元,2021年,又规划建设5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3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已建成并网66万千瓦,累计发电近35亿千瓦时,发电产值超过20亿元,实现利税1364万元,剩余风电项目也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可完成投资60亿元。
  
  三是协调支持光伏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局支持通渭、清水县建设光伏扶贫电站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共26万千瓦。2021年,已安排两县分别建设集中式光伏10万千瓦,总投资超过7亿元。此外,两县列入了甘肃省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县,2021年,通渭县将开工1万千瓦,清水县开工1.8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专门协调能源企业在通渭县孟河村建设了整村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创新商业模式,采取农户无需投入资金,以屋顶或庭院租金形式享受固定收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位于清水县的黄龙抽水蓄能电站列入国家抽水蓄能“十四五”规划,总投资120亿元,正在协调推动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在国家能源局的全力帮扶下,通渭、清水县正在从传统农业县向新能源县转变。2021年上半年,通渭县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8850万元,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2%。目前,国家能源局正指导两县编制“十四五”能源规划,下一步将继续发挥能源行业优势,结合乡村振兴需要,支持两县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探索农村能源建设运行新模式,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同时,国家能源局将在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方面全面发力,助力两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石化帮助甘肃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东乡县如期脱贫,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请问在乡村振兴阶段,中石化有哪些具体举措帮扶东乡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毛凯:
  
  八年来,中国石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东乡县布楞沟村视察时的嘱托,集团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5亿元,先后在东乡县生态最脆弱、基础条件最差、群众生产生活最贫困的布楞沟流域实施了一系列民生项目,群众行路、吃水、住房、上学、生态等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东乡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了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石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提前谋划,研究制定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发展规划》,并于今年3月1日向社会公布,其中在东乡帮扶资金4.47亿元,帮助东乡销售农产品10亿元。今年中国石化计划投入帮扶资金7320万元,目前已拨付5789万元,实施四大类七个项目,目前均已制定实施方案,并开工建设。
  
  一是绘好“一张图”。做好帮扶工作顶层设计,与东乡县委县政府共同分析现状,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完善制度体系和组织保障,与东乡县签订《“十四五”期间帮扶合作框架协议》;继续选优派强,压茬交接完成2名挂职干部轮换工作,帮扶工作组长留任,确保工作有序延续。
  
  二是做到“两手抓”。按照党中央要求,对帮扶县扶上马、送一程。一手抓巩固提升,实施民生提升改造项目,力所能及地帮助弥补公共服务、小型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同时为“边缘户和易返贫户”购买防返贫商业保险,更好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一手抓全面振兴,进一步做好把新农村建设好的后半篇文章,投入1480万元开发布楞沟村旅游资源,依托中国石化党校、石化旅行社等专业机构,建设中国石化党员教育基地。
  
  三是聚焦“三个重点”。发展一批帮扶产业,提升一批教育项目,打造一个帮扶模式。产业帮扶方面,立足东乡县资源禀赋,聚焦“一县一链”产业模式,打造藜麦全产业链帮扶亮点。今年在东乡推广种植藜麦1.6万余亩,建成200亩藜麦育种及示范种植基地;共建一个产业园,投入达1.345亿元的藜麦加工产业园已开工建设。教育帮扶方面,立足扶志扶智长效机制,聚焦“软硬件双提升”,打造教育帮扶亮点。投入1260万元建设考勒三塬学校,完善基础设施;投入1440万元满足石化中学开学需求,购置教学用具及生活用品;投入500万元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签订三方协议,启动东乡县区域教育质量工程提升和石化中学师资教育水平提升。消费帮扶方面,立足中国石化内部消费及渠道优势,聚焦“品牌打造、采购帮销”,打造消费帮扶亮点。已由党群工作部和乡村振兴办联合下发通知,将消费帮扶纳入直属单位党建考核;发挥集团公司内部线上线下渠道优势,帮助农特产品品牌塑造,推广宣传,带动群众稳定增收。2021年预计消费帮扶东乡县5000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进一步深化协作,再创佳绩。一是落实合作蓝图,全面落实与东乡县人民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靶向聚焦产业、教育、美丽乡村等重点领域开展帮扶。二是壮大支柱产业,加快藜麦加工产业园建设,推进农技培训和育种工作,扩大种植面积,将东乡藜麦全产业链打造成为企地合作的产业振兴示范。进一步发挥2.8万座便利店的渠道优势,向全国营销甘肃名品。三是打造办学典范。在东乡重点帮扶6所中学和小学,加大教育硬件投入,打造高品质办学典范,形成可推广的教育帮扶模式。四是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布楞沟开展企地党建共建,深挖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集传承红色基因、拓展素质培训、践行脱贫攻坚精神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力争把布楞沟建设成走在乡村振兴前列的新农村。
  
  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专家,继续帮助、鼓励、监督我们的工作,一起见证中国石化的真诚付出,共同期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
 
  甘肃农民报记者现场提问
  
  在脱贫攻坚期间,中投公司充分发挥国有金融企业优势,在发展产业,促进增收,稳定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在新阶段,中投公司是如何助力定点帮扶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驻甘肃省会宁县帮扶工作组组长、会宁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胡海龙:
  
  中投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定点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做到“三个不减”,(资金不减、人员不减、力量不减),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中投公司在推进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企业优势,主要是通过“1+6+1”帮扶模式开展帮扶。即制定1个“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五年工作规划”;着力在“两业”(即产业帮扶、就业帮扶)、“两基”(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两治”(即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基层治理)6个工作重点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直管企业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全品类金融业务这1独特优势,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助力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今年,已投入会宁县、静宁县无偿帮扶资金1.47亿元,实施了教育医疗帮扶、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生态精品林种植、红色文旅产业、防返贫综合险等一批惠及民生的帮扶项目。
  
  一是持续开展“防返贫综合险”帮扶项目。按照“一地一策”的原则设计适合会宁县和静宁县的“防返贫险”方案,投入帮扶资金850万元,运用保险工具实施防返贫工作,为脱贫户、边缘户和监测户近19万人设立“防返贫综合险”,有效规避了因灾因病造成家庭支出费用过大而导致贫困或返贫风险。
  
  二是持续开展“农产品+保险+期货”帮扶项目。今年共投入1100万元,在会宁县和静宁县继续开展玉米和苹果“保险+期货”帮扶项目,在会宁创新开展牛饲料新品种“保险+期货”项目,进一步提高帮扶工作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有效利用期货市场承接、转移和分散农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兜住收入底线。
  
  三是应用“投行服务”帮扶方式,积极发挥投行优势,派出专业团队对当地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按照“一司一策”的工作方法,培育发展当地龙头企业,帮助提升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辅导其到沪深主板和新三板上市,提升带贫规模效应。
  
  四是持续开展“党群创业互助基金”帮扶项目,使用集团党费设立产业专项计划即党群创业互助基金,帮助脱贫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建立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打下坚实经济基础。
  
  五是持续开展“场外期权”帮扶项目,对帮扶地区生猪等商品价格实施价差场外期权业务,帮助养殖户有效控制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切实帮助当地企业在疫情期间持续稳健经营,有效避免因疫影响收入。
  
  除了创新金融帮扶外,中投公司系统还实施了党建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电商帮扶、就业帮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帮扶组合拳,创新开展“保活付酬+综合增收”生态帮扶模式,推进治理缺水“贫根”的会宁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确定了坚持党委总抓、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加强挂职干部管理、坚持精准方略、提早落实资金、全员参与和引入社会力量、坚持基层培训、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完善帮扶资金监管、严格落实督办考核十条保障措施,确保帮扶力量有效凝聚,帮扶工作落地见效,为定点帮扶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中投力量。
  
  甘肃省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是如何发挥企业优势,助力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团委副书记王城: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也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
  
  2013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中建集团定点帮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和陇南市康县。累计认购央企扶贫基金16亿元,向三县投入帮扶资金3.71亿元,选派挂职干部30名,实施帮扶项目391个,为三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今年以来,中建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保持定点帮扶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发挥规划、设计、投资、建造、运营等全产业链优势,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持续推进产业、就业、教育、消费和党建帮扶,助力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落实“四个不摘”,保持定点帮扶工作力度
  
  中建集团按照“‘十四五’期间在定点帮扶县投入帮扶资金原则上不低于‘十三五’时期的总体水平”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定点帮扶工作方案。2021年,中建集团计划向三县投入帮扶资金1.185亿元(已完成9300余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2341人(已完成2432人),采购和帮助销售农特产品4000万元(已完成4200余万元),资金投入和农产品采购均创新高。现有的12名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做到“压茬交接,不留空档”,保持帮扶力度有增无减。
  
  二、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拓展定点帮扶工作深度
  
  一是发挥规划设计优势,绘就乡村振兴发展蓝图。组织旗下7家设计院尽锐出战,108名专业规划设计师驻村、驻镇,帮助康乐县91个村庄编制乡村振兴村庄规划,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方面编制多规合一的发展规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二是发挥特色优势,助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从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等方面,提升三县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为康乐县编制城市、旅游和民宿产业规划。投入4130万元建设康县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园、卓尼特色产业示范区、康乐县民宿等示范项目,并帮助策划运营方案,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示范。
  
  三是发挥劳务用工优势,助力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创办“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开办务工人员党校班,打造34个建筑劳务输出示范村,提供“培训、取证、就业”一站式就业服务,使三县群众“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今年,集团已招录和劳务输转三县1634名群众到中建就业。
  
  三、注重“点面结合”,延伸定点帮扶工作广度
  
  一是实施“中建幸福课堂计划”。投入1649万元采取“交钥匙”模式建设了康乐县温家河希望小学和老树沟小学,为康县10所中小学改造供暖设施。开展教育帮扶“春蕾行动”,组织干部职工“一对一”帮扶,举办“彩虹益路”“励志夏令营”活动,惠及近万名学子。
  
  二是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组织7家子企业与三县19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治理能力,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示范村。投入2404万元捐建9个扶贫车间,帮助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211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
  
  三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35家子企业通过定点帮销、直播带货等形式集中采购帮销康乐香菇、卓尼藜麦、康县核桃等农产品4200余万元;开展“救急难”行动,捐建卓尼县人民医院连廊、康县多处水毁桥梁等灾后重建项目,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中建集团将牢记央企使命担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国资委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三县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发改委老干部“颂党恩、 庆重阳”文艺联欢活动在金益
  • 甘肃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近日成立
  • 2021年甘肃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敦煌开启
  • 甘肃移动亮相甘肃省网络安全主题展
  • 《甘肃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2021年甘肃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敦煌开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