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短房 (本报特约评论员)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中美这两个国家间就悄然出现一种互相间的、颇耐人寻味的逻辑。即往往把对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合理想象”为针对自己。
这不,近期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东南亚周边国家,便引发一些美国舆论、智库的品头论足,在某些论者看来,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正努力修复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而之所以如此,则是为了抗衡美国“重返东南亚”,甚至试图“反制美国”,是“中美对抗大战略”的一环。
如此解读未免有些多虑了。任何一个国家在搞外交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首先把与邻国的关系放在首位。这是因为与邻国山水相连,人民相望,文化相通,历史和现实的渊源较多。如中国和东南亚许多国家间,不但有自古相沿的人员、贸易和文化往来,而且随着彼此的发展,在经济层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明显和密切。
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中国早已是其最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之一。交道既多,关系也密,既有人情账,又有经济账,不多交多谈,常来常往,又如何能做到心意互通,利害互同?或者再说白一些,彼此有这么多人、这么多钱在对方那儿挂着,不常去看两眼,嘱咐关照几句,能放心吗?
邻里之间关系最为密切,还不仅仅体现在互惠互利方面。俗话说得好,马勺没有不碰锅沿的。邻居之间鸡毛蒜皮的磕磕碰碰,肯定会比两户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的人家间要多出几个数量级。家庭如此,国家自更如此。邻国间即便关系再怎么密切,疆壤相接,摩擦也势必很多,陆地边界,领海与专属经济区纠纷,跨界犯罪团伙打击,法律体系差异的碰撞,水源、矿藏、环境等五花八门的跨界分歧,等等,这些事有的事关原则问题,有的则是小事。但不论大小,倘置之不理或处置失当,便很可能影响两国睦邻关系和两国人民福祉。因此必须经常沟通,努力解决。既然邻居间合作多,纷争也多,双方外交接触、互访更多一些,又何足为奇。
事实上并非中国如此,美国也不例外。历届美国总统首访和访问次数最多的国家,不是墨西哥便是加拿大,而这也恰是美国仅有的两个陆地邻国;美国虽是全球性大国,但合作最密切的是“美加墨”,磕磕绊绊、小吵小闹最多的也是和这俩邻居,如和墨西哥没完没了的边防控制扯皮,和加拿大的“软木纠纷”、“边检分歧”、“环保争议”,等等。相应的,双方外交层面往来之频繁,也便到了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地步。
既如此,中国和邻居常来常往,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事实上中国常打交道的是“四邻”,而不仅仅是和东南亚邻国,“上合”诸国、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日韩等东亚国家,以及俄罗斯这个最大邻国,和中国间的互动同样甚至更加频繁。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奥巴马或希拉里,在“重返东南亚”中都多次强调“并非针对中国”、“美国本就在这一地区”,既然“本就存在”、“并非针对”,那么所谓“抗衡”、“反制”,又从何说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