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8月,日军派出航母“龙骧”和“凤翔”等海军舰艇,对珠江口实施封锁,并先后三次对虎门要塞发起大规模攻击。中国守军在海军部次长陈策的带领下,以过人的勇气和奇谋险招,坚守要塞一年多不失,陈策为此还失掉一条腿,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
1 南支派遣舰队来了
1937年8月,日军派遣包括航母在内的强大海空编队,气势汹汹南下,对珠江出海口实施封锁。
当时,中日上海之役激战正酣,南京保卫战也即将打响。日本当局认为,中国幅员广大,人力资源充足,但国内的战争物资储备不足以支持长久抗战,必须依靠国际援助和物资进口,而三分之二以上的进口物资都要经过珠江口进入内地,一旦将这条补给线切断,中国将不战而降。
珠江出海口掌控在谁手中,事关整个战局走向!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急令粤守军阻塞珠江六大出海口,特别是守住虎门要塞,因为它扼珠江主要出海水道,有“金锁铜关”之称。
此时执掌镇守虎门帅印的是海军中将陈策,他以国民党中央执委,海军部次长的身份,率领第四舰队(又称粤海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守土。
敌我双方的实力如何呢?
开赴虎门的日军舰队叫南支派遣舰队,由高须四郎海军中将率领,仅航母就有“龙骧”和“凤翔”两艘,还有被称为日本海军现代巡洋舰里程碑的“夕张”以及现代化驱逐舰“疾风”、“追风”、“朝颜”等。
陈策的粤海舰队,主力舰艇仅两艘:巡洋舰“肇和”和巡防舰“海周”。“肇和”是清朝从英国购买的涡轮透平主机巡洋舰,在多年内战中东征西伐,舰体老迈,已经伤痕累累。“海周”购自法国,是早已淘汰的旧扫雷舰,当初陈济棠买来供海关缉私用的,只有前甲板一门127毫米火炮有威力。
粤海舰队还有“仲元”、“仲恺”、“坚如”、“执信”等浅水炮舰,“海瑞”运输舰等也相继加入舰队。除此之外,陈策手上还有最新式的武器,就是四艘从英国和意大利购进的先进鱼雷快艇。
但是,粤海舰队的军舰,满打满算几千吨,还比不上日军一条航母的吨位。陈策知道硬碰是不行的,他设计的抗敌策略是:以虎门要塞两岸和江心三岛炮台火炮为防御主力,粤海舰队的“肇和”和“海周”巡弋于虎门前沿至大铲岛一带(约15公里外),协同要塞作战,此外用水雷等物封锁水道。
就陆上实力来说,粤海军方面也并不强大。原本,虎门要塞上有70多门德国克虏伯大炮和英国维克斯大炮,但之前的内战就不断让陆军借走,只剩下不到40门。陆战队员也少,加在一起不到陆军的两个团。当时的粤空军飞机,因大部分已北上到淞沪战场,留在广东仅有霍克三型战斗机九架,对虎门要塞显然不能提供太多的掩护。
2 摆出“核桃壳”奇阵
虽然形势险恶,“悍将”陈策并不胆怯。陈策是海南文昌人,毕业于广东海军学校(清时名为黄埔水师学堂),读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是民国海军元老级人物。1923年,孙中山任命他为广东舰队司令,北伐后,广东舰队改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仍以陈为司令。
陈策长期指挥“中山”、“飞鹰”、“肇和”等舰在珠江河道、万山群岛乃至琼州海峡东征西讨,护航、剿匪、抢占地盘,杀进杀出虎门已是家常便饭,对于复杂的珠江水道和这一带地形了如指掌。这一优势,在其后的谋兵布局和战术运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强敌来临之前,陈策一直在认真备战。
首先,他将近二百艘被征用的商船、渔船以及拆去舰炮的旧军舰,满载巨石沉下江底,仅留下一条自己才知道的狭窄航道。水面加布多道水雷防线,仅虎门水道就布雷2000余枚。
其次,加紧修台护壕,布设火炮。前清炮台胸墙多为红砂条石或三合土,陈策从香港购进一批水泥和钢板,加强防护炮台工事。
虎门要塞被陈策布防为三线:最外端的大角、沙角炮台为第一线,横档炮台为第二线,镇远、威远炮台为第三线。
按正常布防,应该是大炮在后,小炮在前,陈策自知力量不足,想出一个外硬内空的“核桃壳”奇阵:把炮台重火器,即清光绪“洋务运动”年间购入的德国23和25厘米的克虏伯大炮和英国维克斯大炮统统部署在前沿,而后面的炮台只装备轻型火炮,用于打击绕到大角和沙角背后的敌舰。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