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李井泉:群众交不起公粮一律免

时间:2011-12-28 17:22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核心提示:为迎击国民党可能发动的大规模内战,李井泉于1946年6月19日主持召开了晋绥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决定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并根据贺龙的建议通过决议:减轻农民负担,1946年度的公粮由上年的47万石减为25万石;发放农贷1.6亿元西北农币,解决农民发展纺织业的困难;农民过去欠交的公粮,欠还的贷款,凡交不起的,一律免除。

文章摘自《人民政协报》2011年11月24日 作者:卢品张 原题为《“两驾马车”在晋绥“贺唱李和”》

晋绥解放区由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山西新军以及其他抗日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共同创建,是我国最早的敌后主要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它阻敌西进、屏障陕甘、拱卫延安,是保卫中共中央的前卫阵地,是延安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以及北平、天津联系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延安与莫斯科联系的国际交通线;在解放战争时期,它又是中共中央(昆仑部队)和西北野战部队转战陕北的大后方。

1945年8月,抗战取得完全胜利,国民党却想独揽胜利果实,国共内战危机日重。就在当月,李井泉担任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委,从贺龙的老部下成长为贺龙的好搭档。1946年春,他正式就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贺龙为常委)兼晋绥军区(司令员)政委,和贺龙一起成为中共在晋绥地区的“两驾马车”。

为迎击国民党可能发动的大规模内战,李井泉于1946年6月19日主持召开了晋绥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他和贺龙在会上一致强调:国民党打内战是靠美国人,而我们是靠人民。真正把农民的土地问题解决了,群众斗争的积极性就会起来。蒋介石打我们5年、10年、100年也不怕。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决定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并根据贺龙的建议通过决议:减轻农民负担,1946年度的公粮由上年的47万石减为25万石;发放农贷1.6亿元西北农币,解决农民发展纺织业的困难;农民过去欠交的公粮,欠还的贷款,凡交不起的,一律免除;制定如何划分阶级成分的政策性文件,为全面展开土地改革作准备。到1946年底,占晋绥全区三分之一(100万)人口的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支前的热情大大提高,为晋绥地区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谈起这次高级干部会议,李井泉归功于贺龙:“都是老总唱的戏!”贺龙回答说:“你可是分局书记啊!”

1946年11月,根据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大打出手的现实,贺龙、李井泉商量之后报经中央军委批准,将晋绥野战部队组成3个纵队:第一纵队,由张宗逊任司令员,廖汉生任政委;第二纵队,由王震任司令员兼政委;第三纵队,由许光达任司令员。贺龙、李井泉刚刚把晋绥的全部野战部队编成3个纵队,中共中央军委即来命令,调其第一纵队西渡黄河,保卫边区。贺龙、李井泉二话没说,亲自到第一纵队驻地,动员部队愉快地服从命令,执行保卫边区的光荣任务。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军委又下令调晋绥第二纵队开赴陕北。贺龙、李井泉照样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送王震部过了黄河。

此时,贺龙、李井泉深感自身任务的艰巨:他们统率的部队仅剩1个野战纵队、l个骑兵旅以及10余个地方团队,既要保卫和巩固晋绥解放区,又要为陕北战场输送人员、物资,任务确实不轻。贺龙和李井泉鉴于主力部队几乎已经全部西调的情况,认为必须大力加强地方部队,运用抗日战争中“挤敌人”的成功经验,在党的一元化的领导下,大大加强对敌斗争,方能更有效地对付傅作义和阎锡山,巩固根据地,于是委托副司令员周士第进行具体筹划。

1947年12月,在贺龙、李井泉领导下,晋绥军区和晋绥分局联合召开对敌斗争会议,全面检查1年来的对敌斗争,发现不少问题:

在地方工作上,因为受土改中“左”倾错误的影响,在新区和边沿区,发生了一些“过火行动”:如过早地实行土改,在土改中又过多地扣押地主、富农,错斗中农,以及分粮食、吃大户等,扩大了打击面,伤害了基本群众,孤立了自己;军事斗争上,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也暴露了一些干部对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针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理解不深,以致有些仗收获不大。

为了纠正错误,根据党中央十二月会议的精神,贺龙、李井泉主持召开对敌斗争会。在会议上,贺、李强调:地方工作要纠正过去的错误,正确执行政策,组织反对阎锡山、傅作义反动统治的统一战线,集中打击依附国民党的恶霸地主,缩小打击面;军事斗争上,地方兵团和游击队要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针对敌军活动规律,适时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在敌大兵团出动时,则集中更大的兵力,主动积极作战。争取在一二年内,配合友邻军区夺取太原、归绥,解放全山西、全绥远。

对敌斗争会议后,贺龙、李井泉指示晋绥军区各分区先后召开了党、政、军、民负责人参加的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军区也派出工作组下去帮助落实。不到半年,晋绥地区形势愈来愈好。

由于贺龙、李井泉十分重视地方部队的建设,及时使游击队、地方兵团逐步升级为野战部队,晋绥地区的野战机动兵力增加了近3倍,战斗力也日渐提高。“晋绥部队1948年作战1173次,歼敌5.5万余人,到当年年底,除太原、大同、归绥、包头等大城市及平绥路西段外,晋绥广大地区都已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

生前谈起在晋绥地区的工作,李井泉总是谦虚地说:“讲功绩首先要讲贺老总,我只是贺(龙)唱李(井泉)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搜山检海捉赵构的金兀术,实力比岳飞更强吗?
  • 古代建筑屋顶上的“五脊六兽”
  • 遵义会议的前奏
  • 明清时期京城如何管理“公车”
  • 《千里江山图》中的历史密码:隐藏宋徽宗人才观
  • 谁说文盲不为将?盘点三国时期两大文盲将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