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德国汉堡社会研究所的调查结果证实,20世纪30年代中期,100家最大的美国公司中有26家在德国积极参与过纳粹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战争刚在欧洲开始之后,还是在美国参战之后,这一情况都一直存在。
纳粹德国全盛时期 资料图
本文摘自《石油阴谋》 作者: 安迪·斯特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德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学到的一个经验是,如果在某个时间再投入战争,国家必须保证燃料供应。
1913年,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科学家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FriedrichBergius)开发了一种从煤炭中提取液体燃料(可用于内燃机的液体燃料)的方法,其所采用的工艺被称为“氢化作用”。德国有大量的煤炭,但几乎没有石油。1926年,德国化学工业巨头法本公司购买了贝吉乌斯方法的使用权。
起初,有关法本公司新燃料的报告令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深感不安。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研究主管弗兰克·霍华德(FrankHoward)非常担心这会使欧洲能够自给自足,从而破坏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在欧洲的石油市场,所以,他在1926年看到这种产品后,立即给沃尔特·蒂格尔发电报,让他过来亲自看看。
细心的沃尔特·蒂格尔会见了法本公司的管理人员,并且达成了一项协议,这项协议允许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建造一个氢化工厂。
3年以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和法本公司达成了一项更广泛的协议,即把德国以外的氢化专利权授予标准石油公司(其最初计划是用在石油上来提高汽油产量)。法本公司得到美国标准石油公司2%的股份,价值百万美元。这两家公司达成了协议,彼此不涉足对方的主要业务活动领域。在协议签署以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位职员说:“法本公司不参与石油业务,而我们也不插手化工业务。”
然后在1930年,这两家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变成了法本公司的最大股东,而法本公司是继洛克菲勒家族之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
接下来,法本公司又达成了一项协议,不过这次是和纳粹分子达成的协议。当希特勒还只是在德国议会上只有少数几个席位的一个小党派的领导人时,两名法本公司的高管就要求召开会议了。尽管过去纳粹分子一直对该公司充满敌意,但氢化工艺使德国在燃料方面能够自给自足的可能性迎合了希特勒的期望。
会议结束时,法本公司承诺继续从事煤炭氢化工作,并开始资助纳粹分子,而作为回报,如果纳粹分子上台,它们要给这家化学公司提供政府津贴——这是必需的,因为氢化工艺在商业上尚不可行,氢化成本大约是提取石油的10倍以上。尽管布吕宁政府只提供关税保护,希特勒还是同意了保护法本公司的价格和市场,条件是它要继续提高合成燃料的产量。
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法本公司几乎完全被“纳粹化”了。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签署最早那份协议的当时的董事长(不是纳粹分子)被取代了,而他的继任者们一个个匆忙加入纳粹分子的派系。曾经是法本公司很大一部分劳动力资源的犹太员工都被逐出公司。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继续与法本公司亲密合作,并继续履行在石油和合成燃料方面的公司协议。1944年9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给他的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的信中说:“纳粹分子利用法本公司信誉的历史读起来就像一部侦探小说。”
战争爆发以后,许多重要的美国公司继续与纳粹德国合作。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洛克菲勒所拥有的美国大通银行在内的银行、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等这样的大公司以及德士古石油公司、几家前身属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公司,都在德国经营运作(一些还使用了战俘劳工),或者遵守其与德国公司之间的协议,继续给德国供应石油和其他战争中的必需物资。
调查结果还显示,许多美国政府官员都把苏联描绘成了主要威胁,并且设法诋毁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支持者,企图阻止美国参战,或者阻挠、制止美国的石油公司给德国供应石油。这些官员中很多都与石油公司勾结着。
在纳粹主义最严重的暴行暴露出来以后,这些公司设法解释说,它们要么是被迫与纳粹分子合作,要么就是它们与纳粹德国的交易是在美国总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可是,通常情况下,合作不仅仅是在美国总部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还是在美国总部的策划之下进行的。很多大公司竭尽全力紧紧抓住其在德国的资产,并且继续与纳粹分子合作,尽管在美国参战以后这意味着触犯了美国的法律。
在整个战争期间,法本公司一直都保持着其与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的关系。该公司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附近建立了一个新工厂,目的就是为了利用集中营里的战俘劳工。大约有2.7万战俘在法本公司的工厂工作时累死了。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