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费之城”的猴子
第一站,是离洞里萨湖不远的小吴哥遗址。小吴哥就是吴哥寺,又叫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好的历史建筑,因此“吴哥窟”也被作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据说,小吴哥最初并非为佛教建立的殿堂,而是为真腊国王建造的陵墓。由于当时的信仰,陵墓建筑风格带有浓烈的高棉民族佛教艺术色彩。小吴哥的殿堂、佛塔及其附属建筑之间均有阶梯、扶栏、柱廊相连;整个石窟有佛像、莲花及其他人物石刻像1800多件,是东南亚的佛教圣地,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到小吴哥,自然要先行抵达其门户暹粒。这是一座由宫殿、寺庙、花园、城堡组成的完整城市,古高棉王国的首都。位于洞里萨湖北岸的暹粒,目前也是柬埔寨西北重镇暹粒省(人口90万)的省府,距离首都金边311公里,距离泰国边界却只有152公里,人口9万。柬泰两个邻国历史上各自强大过,又互相占领过对方大部国土,近代法国殖民者不断挑唆两国矛盾,并于1907年逼迫暹罗将暹粒、马德望等省份归还柬埔寨,埋下了两国文化遗产之争的根源。近些年来,暹粒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佛教地位的提升,削弱了泰国的同业竞争力。为了某座寺庙的文化产权归属,柬泰两国不仅将官司打到了联合国,还发生了好多起正规军之间的武装冲突。只是出于对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敬畏以及中国等友好国家的规劝,两国武装冲突才没有升级。
小吴哥,就位于暹粒以北约6公里处,长1.5公里,宽1.3公里,小吴哥在建筑结构和雕塑艺术上的完美使它成为整个国家的象征,并且出现在柬埔寨王国的国旗、货币和邮票上。
在这里,一切都是慢节奏的,唯一“运动”的就是从古树上快速滑下的“悟空”后代。而当如同端庄秀丽的仙女浮雕复活般地向你走来,如果作为游客的你要和这些“头戴花饰、面带微笑、传统盛装”的姑娘们合影,你得支付每位(形似《西游记》中女儿国的)造型者1000柬币(400柬币=1元人民币)。小吴哥由此也被旅游者戏称为“小费之城”,连不卖艺的猴子也会在很自然的合影后很有风度向你索取小费;它们不但听得懂“one dollal”的指令,还只认“一美元”的绿色纸币而拒绝接受本国的柬币。如此创汇,也堪称一绝了。
“地雷之国”的曲乐
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艺术瑰宝。音乐和舞蹈就是连为一体的艺术,在和平时期都是人类生活美好的见证。一位亚洲艺术爱好者声称:柬埔寨的音乐和舞蹈像阳光与爱情一样美好;特别是曲乐,通常在庆典、宴会、婚礼等场合演奏,能让你感受到小溪和山花、高山与流水以及柬埔寨旖旎美丽的自然风光,甚至还能听到了黄莺的歌唱、孔雀的开屏,整个世界充满美的和谐……
在世博会的柬埔寨馆,我也聆听、欣赏过曼妙的宫廷曲乐和华丽的王室舞蹈。传统的柬埔寨音乐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三国志》都记载过——公元243年,当时的扶南王就曾向诸葛亮政权派遣过曲乐团以加深友好关系;隋唐时期,文化上开放包容的中原王朝还把扶南乐列入天下九部经典曲乐名序之中。据说,世博会柬埔寨馆的主打曲乐已经是西方色彩打底了,而柬埔寨古典音乐中的代表高棉乐只有五个音阶,与西方音乐的七个音阶明显不同而各放异彩。于是,我就一直想去品味一下原汁原味的柬埔寨古典曲乐,哪怕是草根艺人合奏的演出。
离开小吴哥不久,我很快就“如愿”了。那是吴哥时代一个太后墓的前庭主干道,道边树冠合璧的林阴之下,一阵感染力很强又似乎带有幽怨的高棉鼓乐穿云而来……原来是个草根的民间管弦乐团正在演出,我惊悸地发现演奏者不是盲人、就是缺胳膊断腿的……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的技艺来自何方?难道暹粒地区的残疾人都有如此高超的演技吗?很快有了答案。
原来,这是一群柬埔寨战争的地雷受害者!柬埔寨本身的工业水平并不能制造地雷,但世界各地主要地雷制造商的“杰作”都拥进了这片富饶而多难的土地;其中,尤以洞里萨湖周边的暹粒、马德望等省份为重灾区。现在,战争早已结束,大选也已常态,但地雷遗害无穷。虽说包括中国工兵部队在内的友好力量,20年来已经帮助柬埔寨清理了400万颗地雷;但据介绍地下和湖中至少还有1400万颗,按其国家人口正好是人均一颗!所以,柬埔寨也被称之为“地雷之国”。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