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伊朗的“交情”有多深

时间:2011-12-29 00:28来源:世界知识 作者:祖立超 点击: 载入中...
        由抵制制裁到附和美国的声音,再看历史上的俄伊关系,俄罗斯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出现的反差,耐人寻味。 
   
  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长期充当伊朗的辩护人,是美国推动对伊制裁的最大阻力。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一些微妙变化。不久前,伊朗拒绝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浓缩铀外加工”方案,美法等国再度挥舞制裁大棒,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如果国际社会通过谈判争取伊朗放弃核计划的努力失效,俄罗斯准备对伊朗实施制裁。由抵制制裁到附和美国的声音,再看历史上的俄伊关系,俄罗斯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出现的反差,颇耐人寻味,也让人开始猜测俄罗斯的真实立场。 
   
  历史上怨恨交加 
   
  俄罗斯与伊朗在历史上怨恨交加。19世纪初,随着俄国帝国版图扩展至外高加索地区,俄国与控制该地区的波斯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冲突一触即发。19世纪初,俄伊战争爆发,俄军大败伊军,之后,双方缔结和约,条约不仅承认俄国对格鲁吉亚和达吉斯坦的统治权,而且将杰尔宾特、巴库和卡拉巴赫等地区割让给俄国。1826年,俄国发动新一轮对伊战争,俄军攻占埃里温,进入阿塞拜疆等地,伊朗被迫求和,两国签署《土库曼彻和约》,该条约不仅使俄国获得了包括埃里温在内的部分亚美尼亚领土,而且攫取了在伊朗的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以及独霸里海的航行权。此后一个世纪时间内,俄国伙同英国操控着伊朗的政局和经济命脉。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与伊朗政府签订友好条约,宣布放弃俄国在伊朗攫取的一切特权,致力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然而,苏伊关系的发展仍未一帆风顺,两国曾因里海捕鱼权和伊朗共产党受到镇压而时有纷争。20世纪30年代,伊朗与德国的贸易和工业关系逐渐加强,德国在伊朗的工程师和专家人数有所增多。二战爆发后,由于伊朗被苏联等同盟国怀疑加入轴心国阵营,伊朗政府被迫将600名德国专家运送到土耳其。然而,随着德国军队推进到高加索,盟军为防伊朗投靠德国,苏联与英国出兵直接占领了伊朗。 
  1945年5月,欧洲战事接近尾声,伊朗政府要求德黑兰会议三巨头兑现承诺,从伊朗立即撤军。美英表示同意,但苏联以各种理由推托,同时加强了对伊朗内政的干涉,支持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和库尔德人从事分裂活动,甚至以武力阻挠伊朗政府军的平叛行动。1946年,伊朗政府在联合国安理会两次将苏联推上被告席。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也为了防止给美英在其他国家驻军的口实,斯大林被迫做出让步,决定全部撤出在伊军队。出于对苏联的疑虑和不信任,冷战开始后伊朗倒入反苏的西方阵营。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政权提出了“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的口号,伊朗外交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伊朗政府拒绝苏联的援助,甚至强烈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有一次,苏联驻墨西哥代办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苏联政府准备帮助伊朗抵抗美国的压力,如果伊朗政府提出要求的话,苏联愿意提供包括军事在内的一切援助。四天之后,霍梅尼发表特别声明,不仅拒绝了苏联的军事援助,并严厉抨击苏联。释放“善意”不成,苏联政府再次玩弄支持伊朗境内民族分裂活动的把戏。在苏联的暗中帮助下,库尔德人武装在与伊朗革命卫队的战斗中一度占据上风。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朗面临艰难的处境,不得不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双边关系才逐渐有所改观,直到苏联解体。 
  可见,历史上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怨恨交加,至今,沙俄时期和苏联时期俄国人对伊朗的恃强凌弱和占领在伊朗人心中仍是难以抹平的伤痛。 
   
  相逢“泯恩仇” 
   
  现实的国家利益让俄罗斯和伊朗相逢一笑“泯恩仇”。冷战结束之初,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巨大影响力不复存在。近年来,俄罗斯急于恢复大国地位,重返中东,伊朗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雄厚的能源潜力无疑是俄罗斯恢复影响、捞取利益的重要渠道。而在伊朗方面,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反恐与民主改造战略的推进,伊朗的地缘政治形势呈现恶化的趋势。因此,俄伊政治交往逐渐展开。 
  90年代中期后,俄罗斯与伊朗的经济关系逐渐升温,双方的武器贸易稳步推进。1992年至2000年,俄罗斯向伊朗出售了超过40亿美元的武器,伊朗成为俄罗斯武器的第三大出口国。2000年12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访问德黑兰,双方讨论了一项为期10年、价值30多亿美元的武器和军事技术项目,包括在俄罗斯军事院校培训伊朗军官和工程技术人员。2005年11月,俄伊双方签署了总价7亿美元的军售协议。2007年,双方又签署了有关出售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合同。S-300防空导弹系统是目前俄军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之一,能同时向多个目标发起攻击,具有拦截空气动力目标、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对于经常采用低空飞行突袭战术的美国和以色列空军可形成巨大的威胁。 
  俄伊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样引人注目。1995年1月,俄罗斯与伊朗达成协议,同意帮助伊朗兴建布什尔核电站。俄罗斯负责向伊朗供应一个VVER-1000核反应堆及其所用的核燃料并负责培训伊朗专家。布什尔核电站的总造价为10亿美元,供应VVER-1000核反应堆的合同价值就占8.5亿美元,足见其分量。由于受多种因素干扰,布什尔核电站启动时间多次推迟。此外,在俄伊贸易和经济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框架内,俄罗斯与伊朗的油气合作也稳步推进。2007年以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在伊朗投资了40亿美元开发南帕尔斯天然气项目,其子公司目前在伊南部进行油田勘探。2009年11月,俄罗斯能源部长与伊朗石油部长签署协议,同意组建一个联合能源投资公司,合作完成15个新的油气项目,在里海附近建造一个炼油厂以及进行天然气交换。今年1月,俄伊能源部门讨论石油天然气领域未来30年的合作计划。 
   
  两国仍互有需要 
   
  与美欧对伊朗的孤立和封锁相比,俄伊关系的热络程度和“交情”显得非同一般。因此,国际舆论才对俄罗斯近期的“变脸”倍感意外。实际上,去年9月,俄罗斯的立场就有变动的迹象。9月15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谈及伊朗核问题时,对美国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给予了支持。梅德韦杰夫称,“制裁并非对解决所有问题都有效,但有时候采取制裁的办法乃无奈之举,也未尝不可。” 
  俄罗斯态度的转变对俄伊两国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两国关系不会出现大的转折。俄罗斯在伊朗经营多年,且随着俄罗斯国力恢复,其重返中东的心劲势必更盛,伊朗是俄罗斯扩大在该地区影响的重要堡垒。如果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过度向美国靠拢,则有失去伊朗朋友的可能性,其苦心盘算的“伊朗牌”将有打输的可能。因此,俄罗斯对伊朗立场的转变,策略性成分居多,一方面旨在对伊朗发出警告,一方面意在做给美国人看。梅德韦杰夫强调,对伊朗采取制裁的前提是制裁方式要“有效”和“巧妙”,其措施不针对平民。 
  针对俄罗斯“背信弃义”之举,伊朗已开始发泄不满。伊朗运输部门限令在伊的俄罗斯飞行员两个月内离境,理由是这些外来的飞行员飞行记录不佳。与此同时,一些伊朗媒体公开抨击俄罗斯“背叛”,但伊朗官方的态度相对克制,措辞中也留有余地。伊朗政府的克制属无奈之举,各大国中谁会与伊朗为伍?放眼望去,俄罗斯或许依旧是伊朗的“救星”。如果失去俄罗斯的理解和支持,伊朗将进一步孤立无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乾隆与历代帝王庙
  • 丰子恺曾暂居开封12天 与河南画家谢瑞阶合作画册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
  • 古今中外的大赦与特赦
  • 唐伯虎推窗与朱子明画驴
  • 湖南长官李庾的美女小妾与四兄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