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10余部中、长篇小说。但他写小说完全是业余,他大半生一直在从事新闻编辑工作。他24岁时进入报社工作,从此便一直与新闻和写作相伴。
1938年1月15日,《新民报》在重庆复刊,张恨水任副刊编辑。当时《新华日报》也迁来重庆,周恩来、郭沫若皆从武汉来重庆领导报社工作。两家报社相距不远,关系很密切。
张恨水当时除办报外,一直在热情地创作抗日题材的小说,如《虎贲万岁》《东北四连长》《巷战之夜》等。但是,国民党当局却很反感,如他在重庆写《疯狂》,就遭重庆当局的“新闻检查”.但《新华日报》却非常支持张恨水的创作,他写有关游击队题材的小说缺乏生活素材,《新华日报》资料室允许他任意索观有关资料和文件,这让他非常感动。
194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周恩来在《新民报》负责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家中,与张恨水等人见面。周恩来除了与大家谈起时局发展等若干问题,还特别提到了张恨水的小说。他风趣地说:“同反动派做斗争,可以从正面斗,也可以从侧面斗。我觉得用小说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也不会弄到‘开天窗'.恨水先生写的《八十一梦》不是就起了一定作用吗?”
周恩来提到的《八十一梦》,是张恨水在《新民报》上连载的小说,对当时重庆的腐败现实和种种弊病进行了无情鞭笞,重庆当局对之极为不满。有一个高官责问张恨水:“您是不是想到息烽(即监狱)休息休息啊?”迫于压力,《八十一梦》停止了连载。但后来这部小说出了单行本,并在延安出版发行。
1945年国共两党开始和平谈判,毛泽东由延安飞抵重庆,其间他会见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张恨水。当天,毛泽东与张恨水单独长谈了两个多小时,临别还亲自送张恨水延安产的呢料和陕北特产红枣、小米。
据考证,毛泽东在重庆期间会见了大量党内外各界人士,单独会见的只有柳亚子和张恨水二人。至于毛泽东和张恨水单独晤面时交谈了些什么,张恨水一直没有对外披露。后来女儿张明明就此事专门询问父亲时,张恨水只是笼统地说,毛泽东和他谈到了“关于写爱情的问题”.
张明明认为父亲张恨水是一个正直的、有爱国心的新闻记者和作家。舆论长期以来只把他划为“蝴蝶鸳鸯派”或“礼拜六派”作家,是有失公允的。
张恨水一生的主流是追求进步并与黑暗势力抗争。他青年时代受五四运动影响,只身来到北京投入新闻界。抗战爆发后,张恨水写了大量小说、诗词等作品疾呼抗日救国,因而被日伪列入黑名单。“九一八”事变后,张恨水在北平参加人民抗日动员集会,还曾被军警拘上囚车。
张明明说:“父亲在抗日时期很关心国家的兴亡。在重庆时,他出任了新闻界抗日同盟会长。他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国要用我何妨死‘.他甚至想组织一支军队去抗日前线,但国民党当局没有批准。所以,说我父亲是’蝴蝶鸳鸯派‘,是没有看过我父亲的全部作品、不了解他的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