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杨莲娣 甘肃秦腔耿派传人杨金民之女
杨金民(右一)在《白逼宫》饰演的曹操奸雄气扑面而来(翻拍)。
流传下来的耿派秦腔脸谱造型(翻拍)。
秦腔是流淌在西北大地上的天籁之音,震天动地的锣鼓,高亢激昂的唱腔,人头攒动的观众,将秦腔定格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喜欢秦腔的人多,但真正了解甘肃的秦腔的人并不多,而那些秦腔名角台上台下的故事就更鲜为人知了。远在康熙年间,甘肃就有了秦腔演出的记载了。漫长岁月中,秦腔艺人们在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与陕西秦腔不同的特点。到清乾隆年间,甘肃秦腔形成以庆阳、平凉为中心的“东路”,以天水、陇南为中心的“南路”,以兰州为中心的“中路”的秦腔流派。其中,“中路”是甘肃秦腔流派的代表,以兰州为中心,秦腔艺人们“创造了以讲究功架(兰州人称为‘架架儿’)的雕塑感和造型美为主体的表演程式、动作、技巧以及脸谱和服饰装扮,形成了粗犷激越、古朴浑厚又干散硬扎的艺术风格。” (牟豪戎语)
甘肃秦腔多以甘肃方言行腔,供奉庄王为戏神,以社火为祖,皮影为舅,深受甘肃的历史传统、地域景观、生活习俗、民间文化特别是宗教神庙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凸显出崇尚做派,注重功架,善造气氛,造型独特等特点,流传的传统剧目多达1500多种。自清末以来,甘肃名角辈出,至今先后诞生了近80位秦腔名角,继承了耿派表演艺术的杨金民就是其中之一。
杨金民是陕西武功人,十一岁学艺,一生崇尚甘肃耿派艺术,善于融汇陕甘各派之长,遂自成一家,代表剧目有《火焰驹》中的折子戏《艾谦传信》、《白逼宫》等。
12月1日,杨莲娣讲述了秦腔名角杨金民的故事。
妆未卸,兄妹俩落荒而逃
父亲原先并不在甘肃唱戏。为何到甘肃来呢?说起来,还有一段非常曲折的故事,也能了解到解放前民间艺人艰难的生存状况。
我们祖籍陕西武功,爷爷是个手艺人,逃难到了宁夏中卫。解放前,中卫靠着黄河,灌溉方便,人们生活相对好一点。爷爷到中卫后,无处可去,就在一座破庙里安身了。爷爷踏实勤快,还有一技之长,看庙的老人就把他的姑娘许给了爷爷。这样爷爷才算扎下了根。
父亲从小就是在庙里长大的。寺庙是一个地方公众聚会的场所,逢年过节,自然要唱大戏。一来二去,父亲就喜欢上了唱戏。据说,他8岁就开始登台演戏了。到了11岁时,又拜了著名的秦腔艺人霍正川学艺,一年后,就登台演出了,扮演娃娃生和小生,如《三娘教子》中的薛依哥、《游西湖》的裴生等等。那年头,艺人们行走江湖大多用艺名。在舞台上正式亮相后,父亲扮相英俊,唱腔有韵有味,十二岁便小有名气,所以才有了艺名“十二红”。
霍正川是中卫刘家戏班的台柱子,父亲就跟着戏班在甘肃和宁夏两省间走江湖唱戏。可是,好景不长,很快,他们的生活就被打破了。
事情的起源和我姑姑杨金凤(著名秦腔演员)有关。那时,他们还住在庙里,姑姑那时只有七八岁,也非常喜欢唱戏,可是奶奶不让唱,一天就把她锁在屋里让她拣豆子。姑姑就在屋里唱《柜中缘》,有一次中卫县长正好走过,从窗外听了姑姑唱的,大为欣赏。听说是“十二红”的妹妹,便叫父亲给她排戏。姑姑登台后,一唱成名,人们称之为小十二红妹子。
姑姑后来拜师吕少亭(艺名“金叶子”)和寇银川(艺名“大嘴旦” )等人。师傅们给姑姑取名杨金凤,“金”就是来自吕少亭的艺名中的“金”字,父亲也按照金字取名杨金民。
到三十年代末,兄妹俩在甘宁两省间有了名气。谁知,一位公子哥却纠缠着姑姑不放。一天,那位公子哥甚至到后台劫人,戏班的伙计非常气愤,双方发生冲突。据说还死了一位戏班伙计。在大家掩护下,没有来得及卸妆的姑姑和父亲便落荒而逃。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