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齐白石的陇右弟子韩不言(2)

时间:2011-12-28 11:49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王文元 点击: 载入中...

  拜师要举行拜师仪式,要请见证人,要给师傅叩头献茶。拜师后,他就正式成为齐门弟子,他后来刻了一方章,内容就是“白石门下”。韩不言前后跟随齐白石七年,学到了中国画的精髓。有一次,他临摹了一幅王石谷的作品,王石谷是清初著名的画家,为清初四王之一。他临摹完后,齐白石看了在画上戏题曰:“致中弟不做伪君子,若肯题上王石谷三字,卖与耳食着,可获千金。”可见,这时韩不言的国画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一天,齐白石看了默默作画的韩不言,心中一动。把他叫过来写道:“你以不言作名吧!”就这样,韩致中又得名“韩不言”。这个名字来自于“石不能言最可人”这句话。

  从这以后,他的画作上就都署名“不言”二字。

  邓宝珊派人把他接到了兰州

  1948年春天, 李苦禅、韩不言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轩举办《李苦禅、韩不言联合画展》,此画展名动平津,他也一举成名。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中央发出号召,支援大西北。韩不言报名参加了。这时,他生活很稳定,名气日渐增长,完全可以不来大西北的。但他想为祖国建设出力。

  1955年春,一家人经过20多天的跋涉才到了银川。他和一批支援大西北的建设者被分配到了银川市贺兰县一个新成立的乡,名叫金京乡,这个乡是专门安置北京来的同志们的。

  这时,他的处境就变了。到了乡里他才知道,人家根本不按照个人特长安排工作。一律把人打发去干挖水渠之类的重体力活。韩不言在挖水渠的工地上干了好几个月。他是一个聋哑人,视力又不好,吃尽了苦头,脚上磨出了血泡,手上满是老茧。后来,才把他调到乡剧团,画道具布景,这也不是他的特长,但周围的人都知道他是位名画家,还接他到银川画画。

  真正改变他命运的人是邓宝珊。邓宝珊和齐白石也很熟悉。一次,邓宝珊在北京开会,齐白石说他有个弟子在甘肃,邓就详细地询问了相关情况。邓宝珊返回甘肃后,派人把韩不言从银川(1954年9月,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1957年7月,中央通过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决议。)接回来。

  扎根陇上,一张照片留传奇

  到兰州后,他被安排在甘肃省工艺美术社任职。没干多久,他就被调去筹建甘肃聋哑学校。

  就在这期间,他的眼睛再次出现问题。他本身视力就有问题,再加之长期用眼过度,在银川更是饱受了剧烈劳动,眼睛严重受损。害怕出问题,就越出问题。在学校的植树劳动中,他用力过猛,造成视网膜脱落。面对这种状况,领导劝他退职,无奈中,他只好回家,每月只能拿到27元的退职金。收入比原先的少了许多,但还是要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很是艰难。为了维持生活,很多收藏品都变卖了,其中有大量的碑帖、有心爱的照相机、有几十方名砚。

  那时,我们几个年轻人经常邀他出来,谈天说地,也算是苦中作乐。他和齐白石先生有张合影照,是他自己拍摄的。这是张很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50年春天。由于是自拍像,一个人还差点闯到镜头里,齐白石伸出手阻拦时,拍了下来,很是难得。

  这张照片曾经差点毁在火中。1966年,我和朋友毅明去他家,当时街头一片混乱,不少“红卫兵”在走动。他在家里准备烧掉大师们寄来的信件、作品,其中就有这张合影。毅明拦住了他,他就将照片送给了毅明。后来,毅明又将该合影照片翻拍了一张赠给了我。数十年,我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也算是对一段往事的纪念。

  如今,韩不言也去世十多年了,很多人仍在谈论着他,说起他在陇上的故事。我想,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吧!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一代战神——19岁的平凉市长名垂青史
  • 朱绣:身中七弹的一代名士
  • 朱绣:身中七弹的一代名士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