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鸿之女常沙娜:“敦煌之花”优雅绽放

时间:2011-12-28 11:53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国平 点击: 载入中...

 

  常沙娜说:“艺术不能赶时髦,要立足自我,立足自己的文化。”记者 郭红松摄

 

常书鸿的绘画作品《画家家庭》(1934年)。

 

常沙娜在美国留学期间与黑人孩子的合影。

 

常沙娜的作品《雷神引高能》。

  祖籍杭州,生于法国里昂,学在美国波士顿,自称“敦煌人”,80岁的常沙娜显得有点“复杂”。

  或许正是因为什么都经历了,所以内心如水般纯净。

  老了,发丝银白,年轮无情。但举止依然端庄,笑容依然优雅,英文、法文依然纯正,惊讶时身体会向后倾,来一句“是吗?”,眼神里依然有光。

  更要紧的是,她懂得坚守,不轻易被所谓的新潮迷惑。

  “现在流行什么岩彩画,他们要我去讲,我说不懂这个,要讲就讲20世纪四十年代父辈临摹敦煌的历程。”秉承父亲常书鸿的遗志,远在西北边陲沙漠里的千佛洞在她的心里有千钧重。

  “我的‘源’就是流淌在我身上的敦煌艺术文脉。”年岁越长,这样的认识越发坚定。

  敦煌艺术、花卉写生、装饰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她一辈子就干了这四件事,至今还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

  她爱敦煌,每次到敦煌都感觉是回家省亲;她爱花,视其为“大自然的宠儿”、“生命和美的象征”、“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

  她宛如一朵“敦煌之花”,装点在民族艺术的大花园里,吐纳着属于自己的芬芳。

  盛开在戈壁滩上的“波斯菊”:父爱如山

  四次“走”进父亲的画里

  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现代巴黎的象征。这里藏有一幅《沙娜画像》,作者常书鸿。

  画上的常沙娜留着齐整的“锅盖头”,一脸的懵懂、天真。

  当时,公费留学法国的常书鸿,绘画才华正受到法国同仁的追捧,事业冉冉上升。孩子要出生了,取名字是大事,并期待这个名字跟出生地里昂有关。

  好友吕斯百想到了里昂的两条河,一条叫“LE RHONE”(音“罗那”,阳性),一条叫“LE SAONE”(音“塞那”,阴性)。吕斯百建议如果是男孩,就叫“RHONE”,是女孩就叫“SAONE”。常书鸿和妻子满口应下了,待女儿呱呱坠地,就唤名“沙娜”。

  有了孩子,家庭才算完整。1934年,常沙娜3岁,常书鸿创作了《画家家庭》,画的正是自己的三口之家,“他那讲究的色调及细微的表现手法,真切地描绘了谧静祥和的家庭气氛。”常沙娜这般解读父亲的手笔。

  这样的氛围翌年被内心升腾起来的使命感打破。在巴黎塞纳河河畔的旧书摊上,常书鸿看到一本《敦煌石窟图录》,著者是法国人伯希和。在常沙娜眼里,这位东方学家“贪婪得如吸血虫吸取浓浓血浆似的,把藏经洞的精华狠狠地都吸干了”。

  常书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祖国竟拥有如此悠久、灿烂的艺术?“自责、数典忘祖,真是惭愧之极,不知如何忏悔才是!”在回忆录《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里,他难以自持地写道。

  他决定回国,献身敦煌,不管当时的中华民族正在遭遇战争的创伤,这个国家还顾不上去满足他的愿望。

  首度跟随父母回到祖国的常沙娜,还习惯说着法语,怎么也想不到生命的威胁就在眼前。

  1939年初,他们举家迁到贵阳,正好遇到日军发动“2·4”大空袭。常沙娜和母亲死里逃生,家里的一切物什化为灰烬。

  孩子受到惊吓了。画家让妻子给女儿缝制了新衣裳,还让常沙娜穿上新凉鞋、白袜子,手里拿着画家庞薰琹夫人丘堤设计并制作的布娃娃,坐到他的画架前。一幅《沙娜像》诞生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